没有救不起的球只有不顽强的人,世乒赛金满贯林慧卿,爱国华侨
中国早期乒乓球运动,主要是靠东南亚的华侨华人传到香港、广东,然后再慢慢发展起来。
中国第一位世乒赛大满贯林慧卿,祖籍广东新会,1941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一个小商人之家。她从小喜爱乒乓球运动,因性格斯文娴静,于是选择了以柔克刚的削球打法,曾在全印尼少年赛中夺冠。
林慧卿身在印尼,心系祖国,1959年初,她回到祖国,入选上海乒乓球队,开始系统训练,进步神速,翌年跻身国家集训队。
1961年全锦赛,林慧卿在团体赛中击败了中国首位世乒赛女单冠军邱钟惠和世乒赛铜牌得主王健,一举成名。
1961年林慧卿首次参加世乒赛,还有点沉不住气,全盘看首局,首局开局打得不称手,一定“凶多吉少”。她对阵匈牙利名将高基安,开局丢了几分,林慧卿急躁起来,乱打一气,0-3惨败。其实当时林慧卿已具备与高基安抗衡的实力,被自己的心浮气躁断送了。
林慧卿痛下决心要克服急躁的缺点,训练更刻苦,斗志更顽强,再困难的球,她都尽最大的努力去把它救起来,有时连削好几百板,累得站也站不住了,但她振作起精神,咬牙坚持下去。为了激励自己,林慧卿做了一个小牌子,写着:“没有救不起的球,只有不顽强的人”,时刻激励自己。
1963年世乒赛,林慧卿击败日本著名选手关正子。
1965年世乒赛,林慧卿付出的汗水终于有了收获。
女团项目,林慧卿与梁丽珍、李赫男、郑敏之为主力。前几轮淘汰赛与欧洲选手交锋,都是由两位直拍快攻打法的梁丽珍、李赫男出马,以闪电般的战术,打得对手片甲不留。
女团决赛,碰上了当时的霸主、上届冠军日本队,日本队两大主力关正子、深津尚子都是直拍快攻,球风凌厉,一路势如破竹,如果再派出梁丽珍、李赫男,以快制快,中国队不一定占有上风。
中国队出奇制胜,决赛派出林慧卿、郑敏之两位横拍削球手,上演了以柔克刚的经典之战,第二盘林慧卿2-1击败深津尚子,第三盘林慧卿/郑敏之联手对阵日本直拍快攻组合,观众大饱眼福,两直两横,一攻一守,日方以凌厉的直拍轮番猛攻,中方彩蝶飞舞,动作优美,刚柔并蓄,精彩纷呈,以2-0完胜对手。
最终中国队3-0大胜曾6次夺冠的日本队,首次捧起了考比伦杯。
接着,林慧卿与郑敏之又为中国首次夺得女双冠军。
女单赛场,林慧卿闯入决赛,最终不敌日本名将深津尚子,获得亚军。
正当林慧卿大展拳脚的时候,十年浩劫来了,中国缺席1967、1969两届世乒赛,林慧卿在巅峰期错失了机会。
1971年世乒赛,中国队恢复参赛,林慧卿担任中国乒乓球队女队副领队兼队员,当时已30岁,宝刀不老。
女单项目,林慧卿先后击败日本冠军大关行江和欧洲亚军沃斯托娃,决赛击败队友郑敏之,成为我国第二位世乒赛女单冠军(首位是邱钟惠)。
女双项目,林慧卿与郑敏之再度配合,3-0完胜日本组合夺冠。
混双项目,林慧卿与张燮林合作,在决赛中对阵跨国组合斯蒂潘契奇(南斯拉夫)/亚历山德鲁(罗马尼亚),比赛异常艰苦,张林两位削球组合顽强地顶住了对手的进攻,3-1胜出夺冠。
林慧卿共获得世乒赛5金,1965年女团、女双冠军,1971年女单、女双、混双冠军,是中国第一位获得世乒赛“金满贯”的选手。
在当年没有奥运会和世界杯的情况下,林慧卿也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位大满贯。
1971年世乒赛结束后,林慧卿退役,担任中国女队主教练。随队参与了“乒乓外交”。
1973年,她率领中国女队参加了第32届世乒赛,胡玉兰获得女单冠军,梁戈亮/李莉获得混双冠军。
1979年起任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同年移居香港,改行从商。
林慧卿经常参加“爱祖国、爱香港、爱华侨”活动,多次举办两岸三地交流赛,是爱国爱港的楷模。
乒乓网——太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