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津天海俱乐部正式宣布解散并退出本赛季的中超联赛,中国足球本年度最轰动的新闻就此诞生。事实上,早在天海退出之前,中甲、中乙、中冠已经有不少俱乐部退出,只是这些消息远没有天海退出的新闻更吸睛。
从2月3日足协设定的提交工资确认表的时间,到5月13日天海解散,恰好100天。在这100天的时间里,中国职业足球四个级别联赛已经有22家俱乐部确定退出。
目前已确定解散的球队包括:
中超一队:天津天海;
中甲四队:广东华南虎、辽宁宏远、四川FC、上海申鑫;
中乙九队:银川贺兰山、大连千兆、福建天信、延边北国、吉林百嘉、保定英利易通、杭州吴越钱唐、深圳鹏城、南京沙叶;
中冠八队:湖北武体载铭、肇庆天峰东湖、甘肃麦斯力、海南陵水鼎力、延边海兰江、湖北华创、西安高新易联、丹东瀚通。
金元滚滚的中超联赛,让中国球员赚得盆满钵满,但年少多金却掩盖不了高薪低能的事实。相比于处于职业联赛顶端的中超,没有超级外援、没有大牌外教的中甲、中乙联赛,才是中国足球更真实、最本来的面目。
22家俱乐部的退出,显然已经动摇了中国足球的根基,当初要将中超打造成“世界第六联赛”的豪言壮语已经被现实打的鼻青脸肿。
以中乙为例,2018赛季中乙俱乐部平均收入仅为900万元人民币,仅平均球员薪资支出就达到了800万元,加上其他开支,平均每家俱乐部亏损2000万元。
同样,中甲俱乐部去年平均亏损也是2000万元。
这样的事实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中国的职业俱乐部几乎没有造血功能,只能靠投资人、母公司不断输血。
这显然是中国职业足球发展最为畸形的地方。
职业俱乐部如果没有造血功能,当投资人遭遇商业困境时必然陷入危机。但如果不遏制俱乐部无限制烧钱,最终摧垮的不只是俱乐部自身,而是整个联赛。
天海解散,深圳佳兆业成为幸运儿,而中甲本身还缺4个名额,足协原本打算从苏州东吴、江西联盛、河北精英等6家中乙俱乐部中选择递补。但上赛季排名北区第3的河北精英直接就宣布放弃,苏州东吴至今还存在欠薪问题。
说完中甲,再看中乙。中乙上赛季有32支球队,升入中甲3支球队、再递补中甲4支球队后,加上目前还未按时提交工资确认表的有银川贺兰山等9支球队,中乙还剩下16支球队。100天内,一个级别联赛的内32支俱乐部少了一半,举世罕见。
这还没完,因为按照递补的原则,中乙欠缺的16个名额将由中冠球队补充。然而去年参加中冠联赛的球队只有16支队伍,不管那8支未提交工资确认表的球队最终结局如何,都意味着本赛季的中冠联赛将无队可赛。
一张工资确认表,直接将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华丽新衣”扒落的干干净净。
中超联赛“烧钱”没有节制,但低级别联赛的退出潮已悄然来临。这样惨痛的现实,自然让中国足球片地哀嚎,甚至成为足球圈内的笑柄。然而,这不过是中国足球“自救”过程中必然的“阵痛”,不去掉中国足球中的“泡沫”部分,中国足球想要良性发展,只会是笑谈。
长痛不如短痛,中国足球只有“刮骨疗伤”,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