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2008年“奥运遗产”延用!建设者揭秘赛后如何惠及你我

13年前,“鸟巢”见证一场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今天,完成改造的“鸟巢”,焕新亮相。还有不到100天,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圣火就将在“鸟巢”点燃,这座“双奥体育场”将再度成为世界的焦点。

不仅仅是“鸟巢”,13年间,2008年北京奥运会留下的丰厚遗产,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打下坚实基础。4个夏奥竞赛场馆完成改造,工业遗产中架起滑雪大跳台,赛后利用计划贯穿场馆建设始终……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契合了奥运会的改革理念,正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被国际奥委会赞许为“奥运新标杆”

双奥转换 夏奥遗产应用冬奥

十几年前,为筹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黄晖作为负责人参与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建设的全过程。十几年后,当他再次回到“鸟巢”执行改造任务时,看到恢弘的钢结构,海浪般的座椅,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老友。

如今,黄晖是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处处长,说起北京奥运会,这位“双奥建设者”滔滔不绝。“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绿色施工、无障碍设施、钢结构、膜结构这些国际上最先进的理念我们都是第一次听说,只能摸索着干。”黄晖陷入回忆——

那时,有人不理解膜结构,还笑称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不就是一个塑料大棚嘛,这么大的塑料棚被鸟啄破漏气了该咋办?国家体育场‘鸟巢’4.3万吨的钢结构如何拼装,也曾让建设者绞尽脑汁,最后动用了全国仅有的几台进口设备才能完成。”

参与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黄晖很自豪,他说:“精彩的奥运会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体育盛会,而是理念上的升华、技术上的腾飞。

参与北京冬奥会的筹备,黄晖更有底气,“2008年夏季奥运会为北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遗产。”黄晖说,这是他的底气之源。

北京冬奥会由北京市负责筹建的场馆总共24个,其中20个在北京赛区

“经常有人诟病国外奥运会场馆利用率低下,甚至遭到废弃。”黄晖说,按照“坚持节约原则,不搞铺张奢华,不搞重复建设”的要求,北京冬奥会筹备坚持对场馆共享利用、综合利用、可持续利用,使用了14个2008年奥运遗产。

其中包括10个场馆遗产。北京赛区竞赛场馆除国家速滑馆、首钢滑雪大跳台外,全部利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国家体育场等。这些北京奥运会留给北京的新地标,已变成大众健身的乐园,不足百天后,又将成为冬奥健儿的舞台。

还有4个土地遗产。国家速滑馆使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两个临时场馆:曲棍球场和射箭场的土地;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北京冬奥村则使用了奥林匹克公园的预留土地。

冬奥建设者在可持续理念、绿色建筑、智慧建造等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世界领先的体系和标准。”黄晖的脸上,满是自豪。

水冰转换 所有场馆冬夏“两栖”

2007年8月,齐志广第一次来“水立方”时,项目已经进入建筑主体结构收尾阶段。那时,他怎么也没想到,十几年后他和团队竟能将“水立方”变成“冰立方”,让水冰自由转换。

2008年,蔚蓝色的“水立方”惊艳世界,一项项世界纪录在这里诞生。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水立方”变成了市民的戏水乐园;2014年APEC会议,这里成为大国外交的舞台。

2022年北京冬奥会,“水立方”将变身“冰立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奥运场馆。

这是一次没有先例的挑战。

最开始的方案是在游泳池内搭设钢架,形成新的支撑体系,再通过浇筑混凝土加制冷管道,形成永久的冰面系统。这意味着“没有了水,‘水立方’岂不是没了灵魂?”齐志广和团队大胆设想,能不能用一种可转化的钢架支撑系统进行临时冰面建设,再在钢架上铺设预制混凝土板,用时摆上来,不用时撤走?

想法虽好,但能不能实现,谁心里也没底。

水、冰,一字之差,挑战前所未有——

相比泳池高温高湿的环境,冰壶场地需要低温低湿——冰壶比赛场馆湿度在30%以下,冰面温度约在零下8℃,冰面以上1米空气温度在10℃,馆内温度在16℃以内。

冰壶馆里布满灯光、摄像机,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会影响冰面的质量。

2015年底国际奥委会、世界冰壶联合会来华访问,关于冰壶场地给出29条技术要求和标准,涉及冰面稳定性、热湿环境、照明系统和声场环境四大方面。

第二年,齐志广所在的课题小组开始攻关,两年时间,他们攻克了“水冰转换”的难题。

团队研究出两套钢结构支撑体系,外加三种面板,组合成五种方案。他们在两条赛道上反复测试。为减少湿热环境对冰面的影响,齐志广团队琢磨出热湿环境控制方案,他们在冰面支撑体系里足足装了24个变形测试仪器;

水立方的蓝色膜结构形体轻盈、透光性强,但对于冰面来说,从早到晚的阳光并不友好。团队又在膜结构下覆了一层PVC膜,给水立方拉上了“窗帘”,避免阳光照射对冰的影响;

水立方的座椅前方有蓝色的“大吹风”,这是团队启用的“置换送风”方案,可满足冰壶比赛对空气环境的各项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处理多余空气而产生的碳排放……

2017年4月,“薄壁轻型钢结构+混凝土板”的支撑体系得到世界壶联的认可。

2019年7月,第一次“水冰转换”用了整整45天。当年12月,中国青少年冰壶公开赛举行,这也是水变冰后迎来的首场冰壶赛事。比赛持续了6天,冰面“不变形、不开裂、不结露”,“水冰转换”通过测试。世界壶联制冰专家表示:“这是奥运会级别的赛道,支撑冰面的可转换结构‘很精准’,第一次使用就非常完美。”

2020年12月,第二次“水冰转换”结构搭建提速,仅用十几天就顺利完成。今年10月中旬,场馆完成了第三次“水冰转换”,接受“相约北京”国内冰壶测试活动和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的测试。

明年2月,“冰立方”中,飞驰的冰壶,将绘制新的传奇。

不仅仅是“水冰转换”。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承担篮球比赛的五棵松体育中心,经过对场馆制冰和除湿系统的改造,如今已实现6小时内完成冰球、篮球两种比赛模式的转换。

2008年北京奥运会承担体操、蹦床、手球比赛的国家体育馆,北京冬奥会时将承担冰球比赛项目。按照设计,2块冰面均具备冬季和夏季项目场地快速转换功能。

北京冬奥会后,北京赛区所有竞赛场馆将全部拥有冬夏“两栖”能力。

冰冰转换 制出最环保的冰面

运动员在赛场上争先,冬奥建设者也在工地上“破纪录”——冬奥会时,北京赛区共使用8座冰上比赛和训练场馆、10块冰面,除首体花样滑冰训练馆因冰面未改造而沿用原有制冷系统外,其他7座场馆9块冰面,均使用环保型制冷剂。

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中心因赛后使用的实际需要,采用传统的制冷系统,制冷剂选用环保型制冷剂R449A。

首都体育馆、国家速滑馆等4个场馆,选用了二氧化碳制冷技术,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也是最节能的制冷技术,在冬奥会上大规模应用尚属首次。

1971年见证“乒乓外交”,1981年承办冰球世锦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排球主赛场——首都体育馆,承载着太多的荣光。

北京冬奥会时,首体将变成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选手的“战场”和舞台,“最快的冰”和“最美的冰”,考验着冬奥建设者。

“冬奥会首块二氧化碳冰面就诞生在这儿。”制冰师王博说,他和团队正是冰面的研发制作者。

王博从事冰场工作10年,见证了制冰技术的一次次迭代。5年前,他在美国观看冰球联盟比赛时,心底升起一个梦想:中国什么时候能拥有国际知名的专业冰场?首体,让他梦想成真。

相较传统制冰方式,二氧化碳制冷效能提升30%,而且制冷非常均匀,冰面温差在0.5℃以内,可以精准控制冰面温度,提供更优质的冰面。

但这项完美诠释“绿色办奥”理念的技术,大规模应用,并没有经验可循。

2017年开始,王博频繁地往国外赛场跑,交流考察、走访现场,回国后白天跑工地,与设计院和业主等单位专家反复论证技术;晚上则与国外同行视频沟通。2018年,二氧化碳制冷技术攻关成功。

“用二氧化碳制冰,其实就像做三明治。”王博说,制冰师要按照顺序依次料理每一层物质,加热层、保暖层、钢架支撑、混凝土层,最上面是冰面层,制冷管道就盘踞在混凝土层中。制冷管之间的焊接非常关键,一旦出现缝隙导致冰面温度不均匀,将会影响整个冰面。另外,云端平台的自动控制,以及团队自主研发的无人控制系统,将精准控制冰面温度。

由于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项赛事对场地硬度、冰层厚度的要求不同,两个项目间的“切换”至少需要半天。王博和团队在对冰面构造、制冷量等进行周密研究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直冷制冰技术、改变冰场构造和管线排布等方式,实现了快速升降温,4小时内就能完成“最美的冰”到“最快的冰”的转换。

王博盼望着中国运动员能在首体,在中国自己的专业冰场上,夺得金牌。

变废为宝 旧园区添了新地标

“借用”场馆,赛时服务冬奥,赛后继续服务城市民生和发展,是北京践行“共享办奥”的又一创新。

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借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赛时为全世界媒体服务,赛后回归原有的会展功能

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丁建明算了笔账,起初主媒体中心打算借用现有的国家会议中心,但首先要拆除现有的会展设施,这要花一笔钱;改造成主媒体中心又要花一笔钱;待北京冬奥会结束要拆除设施,再恢复原有会展功能,这又是两笔钱。

“算着账大家心疼啊!”丁建明说。这时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即将开始建设,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团队决定,借用2022年前部分完工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作为主媒体中心,待北京冬奥会后继续建设二期项目,“这样至少省下3笔钱。”

冬奥场馆建设还盘活老厂房,带动周边地区整体复兴。

有着百年历史的首钢,随着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的入驻和滑雪大跳台的建成,带动了园区的整体发展。

如今,首钢园区已经从一个废旧的工业园区,成为以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为基础,体育、文化、商业旅游相融合的新地标,成为奥林匹克与城市发展相互融合的典范。

北京冬奥村运行区,将是运动员抵离、注册、安检的第一站。红色的砖墙,银色的钢结构,运行区呈现出传统工业风。

秉承“节俭办奥”理念,这一片区域由原北京第四清洁车辆厂厂房15栋既有建筑进行翻新、改造而成。在尽可能保留原老旧厂房既有建筑的基础上,翻新了1.26万平方米的外立墙面。同时,室内进行了装修,重新铺设了水、电、燃气管线。每栋建筑之间还新建了“暖廊”,全透明玻璃幕墙,可采光保暖。

12月,运行区将准备就绪。

赛后利用 冬奥遗产惠及市民

可利用、可经营、可持续是当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新课题。北京冬奥场馆在建设之初,就考虑到了赛后利用。

北京冬奥会时,首钢滑雪大跳台的比赛全部在白天举行,但考虑到赛后,相关比赛大多在晚间进行,项目团队为“大跳台”建设了可以拆卸的灯光系统。

赛时,国家速滑馆只使用比赛道和训练道,但结合赛后使用计划,该馆建设成为一个拥有1.2万平方米的全冰面,通过采用分模块控制单元,将冰面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赛后,可接待超过2000位市民上冰,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和演出。

考虑到赛后每年用于冰壶比赛的时间只有两三个月,国家游泳中心的制冰系统全部是临时的,制冰系统和底层的支撑系统可持续转换、反复利用。赛后,春夏秋三季为“水立方”,冬季则变成“冰立方”,实现“冰水双轮驱动”。

“水立方”南广场新建的地下冰场,有2块冰面,一块为标准冰场,另一块为冰壶场地,赛后,普通市民可上冰体验

改造后的首都体育馆,除保障冬奥会赛事需求,赛后既可承接各项国际国内高水平的冰上项目赛事,还可与夏季项目实现无缝切换。新建的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赛后可供专业运动员训练使用,还将成为向青少年推广普及冰上运动的共享设施。首都滑冰馆赛后将作为全民冰雪运动普及和推广基地定期向公众开放,整个园区实现了比赛、科研训练及群众健身的全覆盖,成为大众健身的新场所

还有不足百天,双奥之城将翻开崭新的一页,丰厚的双奥遗产,将在北京绘就“一起向未来”的美丽画卷。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4765 字。

转载请注明: 14个2008年“奥运遗产”延用!建设者揭秘赛后如何惠及你我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