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海 南海的地理特徵
南海是中國南方那個被陸地大體圍繞的整體水域:北靠中國大陸和台灣島,東接菲律賓羣島,南鄰加里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西接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南海東北部經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等眾多海峽和水道與太平洋相溝通,東南經民都洛海峽、巴拉巴克海峽與蘇祿海相接,南面經卡里馬塔海峽及加斯帕海峽與爪哇海相鄰,西南經馬六甲海峽與緬甸海相通。
南海是中國南方那個被陸地大體圍繞的整體水域:北靠中國大陸和台灣島,東接菲律賓羣島,南鄰加里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西接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南海東北部經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等眾多海峽和水道與太平洋相溝通,東南經民都洛海峽、巴拉巴克海峽與蘇祿海相接,南面經卡里馬塔海峽及加斯帕海峽與爪哇海相鄰,西南經馬六甲海峽與緬甸海相通。從東海往南穿過狹長的台灣海峽,就進入南海了。東海的台灣海峽與南海之間的分界線為從廣東省南澳島南端至台灣島南端貓鼻頭的連線。南海是僅次於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陸緣海(全球最大的海菲律賓海不是陸緣海)。南海位居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衝,四周大部分為半島和島嶼,在經濟上、國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的面積最廣,約有35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6個廣東省那麼大。中國最南邊的曾母暗沙距廣東省約2000公里,這要比廣州到北京的路程還遠。南海平均水深約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處達5567米,比大陸上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還要大。南海海水錶層水温較高從25℃到28℃左右,年温差3℃到4℃,鹽度為35‰,潮差平均2米。
南海是中國南方那個被陸地大體圍繞的整體水域:北靠中國大陸和台灣島,東接菲律賓羣島,南鄰加里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西接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南海東北部經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等眾多海峽和水道與太平洋相溝通,東南經民都洛海峽、巴拉巴克海峽與蘇祿海相接,南面經卡里馬塔海峽及加斯帕海峽與爪哇海相鄰,西南經馬六甲海峽與緬甸海相通。
南海主要以大陸架、大陸坡和中央海盆三個部分呈環狀分佈。中央海盆位於南海中部偏東,是大陸坡圍繞的一個東北—西南走向的狹長海盆,大體呈扁的菱形,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海底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其北部水深3400米,南部4200米,最深在西北部為5559米。大陸架沿大陸邊緣和島弧分別以不同的坡度傾向海盆中,其中北部和南部面積最廣。在中央海盆和周圍大陸架之間是陡峭的大陸坡,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南海海盆在長期的地殼變化過程中,造成深海海盆,海盆內大部分地區比較平坦,可視為一個“深海平原”。雖稱之為“平原”,但它的地形很複雜,其上矗立着27座高度超過1000米的海山(其中不少高度超過3400—3900米)以及20多座400—1000米高的海丘。南海諸島就是在海盆隆起的台階上形成的。
南海是中國南方那個被陸地大體圍繞的整體水域:北靠中國大陸和台灣島,東接菲律賓羣島,南鄰加里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西接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南海東北部經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等眾多海峽和水道與太平洋相溝通,東南經民都洛海峽、巴拉巴克海峽與蘇祿海相接,南面經卡里馬塔海峽及加斯帕海峽與爪哇海相鄰,西南經馬六甲海峽與緬甸海相通。
南海和南海諸島全部在北迴歸線以南,接近赤道,屬赤道帶、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其氣候特徵是:
終年高温
由於接近赤道,接受太陽輻射的熱量較多,所以氣温較高。年平均氣温在25—28℃。最冷的月份平均温度在20℃以上,最熱時極端達33℃左右。氣温雖高,但有廣闊的海洋及強勁的海風調節,並無酷熱。一年中氣温變化不大,温差較小。冬季來自蒙古高原的冷空氣進入南海時,勢力已大大減弱,對南海諸島的氣候的影響不大,冬季仍似初夏,正所謂“四時皆夏”,同時,南海表層海水温度也較高。北部23—25℃,中部26—27℃,南部27—28℃;且季節的變化也不大。
雨量充沛
廣闊的南海和西太平洋有豐富的水汽來源,大量水汽受各種各樣條件的作用形成豐沛的降水。其中台風雨約佔三分之一。南海諸島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以上。但是雨量的季節分配不均勻,具有集中於夏半年的特點。如西沙羣島的永興島年降雨量1392毫米,而在6—10月的降雨量卻達1040毫米,佔全年降雨量的七成多。
季風明顯
南海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非常明顯,每年10月以後,從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吹來的冬季氣流不斷奔向中國南方海洋。所以南海與南海諸島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盛行東北季風;每年4月開始,南海與南海諸島轉而受熱帶與赤道海洋氣團的影響,5月至9月盛行西南季風;4月和10月是季風轉換時期。受其影響,南海的海流也有明顯的季風特點,夏天流向東北,冬天流向西南。
颱風影響
南海諸島在夏秋兩季還常受颱風影響。這些颱風七成來自菲律賓以東的西太平洋麪和加羅林羣島附近洋麪,三成源自南海的西沙羣島和中沙羣島附近海面。進入南海的颱風對南海諸島的影響非常巨大。颱風風力狂虐,裹挾暴雨,掀起巨浪,往往對海上航運、海上生產和海島建設造成一定的災害。但是,颱風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它使南海諸島、海南島以及中國東南大部分地區上空形成豐沛的降水過程,對解除乾旱或緩解旱象起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