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13大奇門殺器 毛筆才排到第八

對於每個習武者來説,能夠熟練掌握這十八般兵器,就意味着達到了極高的武術境界。而對於中國漫長的冷兵器發展史來説,中國武術中的兵器遠不止十八種,我國武術流派眾多,許多民族幾乎都有自己獨特的拳種器械等武術傳承,如果加上這些武術流派的各種奇門兵器和各式暗器,其總數恐不下數百種。

今天,我們不談十八般兵器,就專門談談從古至今的奇門兵器。(資料大部分來源於《中華武術大辭典》)

1.橛

中國古代的13大奇門暗器之橛

武術器械之一,短棍式兵械。由棒棍演化而來的武術雙器械,以堅木製成,長約1.5米。圓柱形,一端粗、一端細。粗端為把,直徑約5釐米;細端為梢,直徑約3釐米。形似筷子。粗端有似馬鼻子的小孔以穿穗。

演練時,兩手各持一械,握粗端。技法有:刺、劈、杵、截、掃、抖等。 此外,還有“羊角橛”、“攔門橛”,形制同上,略短,全長約1米,是在全長三分之二多點之處的木棒上裝有一牛角或羊角或金屬尖,另一端系一牛皮索套而成,增加了橛梢的硬度和戳擊強度。

一般兩手各持一橛演練,稱為“雙橛”。近代習練者多在梢端或羊角與棍之連接處鑽一小孔,系以紅纓或彩穗。練習時,將牛皮索套在手腕上,再握緊棒端。


2.鐵尺(筆架叉)

筆架叉,又名“鐵尺”最初流傳於福建永泰等地,後傳入日本,日本人為了便於攜帶和出擊,掰掉了一個齒,起了個名字叫“十手”,剋制武士刀很管用。

因其形似筆架而得名。可作為短兵器,也可作為暗器使用。其形如圓柱、圓楞、尺,四面不內陷,上粗下細,兩側有向上旁枝或兩側沒有向上旁枝,易於攜帶,可暗於腰間,通常雙手各持一支,所以也稱為“雙鐵尺”。中柄有六稜柱形、八稜柱形、圓柱形,頭有點穴為主的圓頭和刺殺為主的尖頭。

中國古代的13大奇門暗器之“鐵尺”

可正持或反手持。旁枝多用於格擋時卡住對方的兵器,因此對付刀劍或更長兵器有較大的優勢。鐵尺大約起源於唐宋時期,為我國衙役捕快的常用武器,易於攜帶,可暗於腰間。在武俠小説中為普通捕快的標準裝備。


 

3.雞刀鐮

雞刀鐮, 心意門雙器械之一,亦稱擁花腰子,流傳於山西,相傳為心意拳創始人姬龍峯所創。全長約80釐米,包括鐮身、雞嘴、雞冠、鐮刃、鐮脊、鐮格、鐮柄、鐮首。其特點:小巧輕便,順形應勢,借力裏鑽,能攻能守,利於近戰,既可單練也可和長、短等器械對練。基本技法有:拉、帶、掛、挎、鈎、纏、啄等。

中國古代的13大奇門暗器之雞刀鐮


 

4.跨虎攔

跨虎攔為鴛鴦拳武術雙器械,長3尺4寸,前端似劍成十字交叉有對稱兩鈎,相距6寸。下端護手處側出一月牙,月圈口9寸,尾端鐏似矛頭。。為雙短器械,形狀似鉞。全套共44式。主要動作有:農夫開山、金蟬入地、猛虎攔路等。方法有:架、託、劈、攔等。特點:雙手運使,方法清晰、身隨步活、隨走隨變。主要流傳於瀋陽一帶。

中國古代的13大奇門暗器之跨虎攔


 

5.子午鴛鴦鉞

子午鴛鴦鉞是八卦掌門派的獨特兵器。由清代八卦門宗師、狂熱的武器發明家,農民軍的資深卧底、王府特級廚師董海川所創,此器雙鉞互抱,形似陰陽魚,又分子午,一雄一雌,演練時開合交織,不即不離,酷似鴛鴦,故名“子午鴛鴦鉞”亦名“日月乾坤”、“鹿角刀”。

此器除手柄外,前後左右都是刃。子午鴛鴦鉞的招法由八卦掌法衍化而成,它步走八方,運動中求變化,並隨心所欲,變化萬端,易攻難防。

基本動作有猛虎出柙、鷂子鑽天,獅子張口、黑熊反背、大蟒翻身、猿猴坐潤、大鵬展翅、青龍入海等;其基本技法講究勾掛擒拿、拉割挑扎、削攢劈剁、抹撩帶化等十六字。其運動特點表現為轉旋連環、舒縮翻繞、靈閃巧變。此器善於以短取長。對練套路有:鴛鴦鉞對劍,鴛鴦鉞擒槍。

中國古代的13大奇門暗器之子午鴛鴦鉞

八卦門中還出現過八卦風火輪、八卦鈎鐮劍,子午雞爪鋭等奇怪的兵器,且流傳至今,據説都為董海川所創。子午鴛鴦鉞曾經在電影《卧虎藏龍》中出現過。


 

6.乾坤日月刀

乾坤日月刀是四門拳械具有代表的器械之一。全長約兩米左右(可根據習練者本人的身高可長可短), 它由兩頭相同的弧形刀和中段一對護手月牙組合而成,故又稱護手雙頭刀。也有叫六合雙頭刀。

中國古代的13大奇門暗器之子乾坤日月刀

其兩端弧形利刃取象為日器械中段一對月牙護手取象為月,乾坤象徵天地陰陽故取名乾坤日月刀。六合雙頭刀來歷因此刀為雙頭在實戰運用時以左右手刀法相互結合運用,技法以前後左右上下攻防,故也稱六合護手雙頭刀。


 

7.月牙刺

武術雙器械之一。手柄的兩端帶刺,柄的一側由橫梗連接一有刃的月牙刀。演練時雙手各持一械,要求保持月牙鋒口始終朝外。其特點是靈閃巧變,善於以短取長。基本技法有:穿、刺、撥、挑、架、撩等。

中國古代的13大奇門暗器之子月牙刺


 

8.判官筆

武術雜兵械之一,屬暗器類。又稱狀元筆。器形似筆,筆頭尖細,筆把粗圓,也有兩端均為筆頭的,筆身中間有一圓環,形狀比較接近峨眉刺,環套在手指筆可以旋轉,還有的只是一端有筆頭在筆的尾部有環也是可以讓筆旋轉的。

筆長約20釐米——30釐米,前端稍重於後端,多以硬木或金屬製成。主要用法有穿、點、挑、刺、戳等。動作招勢有穿喉、仙女引針、白猿獻果、葉底偷桃,雙蝶舞花等。

中國古代的13大奇門暗器之子判官筆


 

9.攔面叟

攔面叟是戳腳翻子門的武術器械之一,其實就是鐵質長杆大煙袋。攔面叟的整體是由煙袋鍋,煙袋杆,煙袋嘴三部分組成。它的運動技法是由兩部分相輔相成的。它的上部分是煙袋鍋,其技法為:劈,砸,撩,扣。掛,摟,絞,帶。它的下部分是煙袋嘴,它起着點穴撅的作用。其技法為戳,點,挑,推,攔等。

中國古代的13大奇門暗器之子攔面叟


 

10.黃龍帶把槍

屬於崆峒武術武術長器械之一,假託三國姜維所用。杆長六尺二寸,下端為鋼鞭(找不到全貌圖),上端為槍頭,槍頭頂部呈半圓狀,兩側有鴛鴦掛鈎。

它把槍、鞭、棍、鈎完整的結合在一起,變化無窮,以其穩、準、狠的特性享譽武林。用法上講究每招都有打推扭拉、臂翻扣提、搬殺掃追、攔鈎扎挑、點刺撩掛、捲纏格檔、抱護沾連二十八字。

中國古代的13大奇門暗器之子黃龍帶把槍


 

11.龍頭杆棒

武術稀有兵器之一,屬軟兵器類。該器械全長約2米,械身為軟索,一端系龍頭,一端系錐,均為全屬鑄制。其械可掄可舞,可放可收,可纏可卷;能長能短,長能遙攻擊遠,近可短打緊防;能單能雙,軟硬兼施,方法多樣,特點突出。

用法有劈、砸、拋、雲、纏、架、撩等。同時,又類似短兵器中的雙匕首,扎、刺、戳,得心應手,左右並用。舊時龍頭上鑄有鋼針,內可藏神箭、鋼珠,故作為暗器。現代新制杆棒之軟索套有金屬軟管,稱"蛇管"。龍頭內無針箭。

中國古代的13大奇門暗器之子龍頭杆棒


 

12.杆子鞭

杆子鞭,回族武術器械之一。杆子鞭又稱虎尾鞭,鐵稍子,流傳於西北、河北地區。由於是棍,鞭結合,杆子鞭的演練形成一套特有的技法。最基本的動作是正搖和反搖,通過木杆的輕抖搖擺來加大繩鞭的掄甩力度。

中國古代的13大奇門暗器之子杆子鞭

攻守動作中有劈,掃,掄,砸,掛,纏,抽,絞等各種招式,習練起來左右生風,鞭稍呼嘯而至。讓人眼花繚亂。杆子鞭的最大特點是延長了兵器的防衞距離和攻擊方位。武林中素有“棍掃一大片”,“鞭梢打四面”之説,杆子鞭則棍,鞭合一,集兩者之優長而;聯貫使用,距敵於丈尺之外。

尤其是那種前後兼顧,鋪天蓋地的掄甩招式,更能夠闊擴大兵器攻守的覆蓋範圍,並可產生以少打多,以近打遠的奇特效果。杆子鞭亦可近打,近身時常用手握住鏢頭和棍身,以棍法護體格鬥,對抗之間,可以根據對手的位置而拋出鏢頭,快速擊中目標。如此以來,棍,鞭與繩鏢的攻擊特點全都集中到一副“杆子鞭之中,可謂得心應手。


 

13.龍頭大鍘刀

龍頭大鍘刀是氣功長拳門的獨特兵器。氣功長拳門吳氏兄弟受包青天中龍頭鍘的啓發,創造的勉強能稱為器械的產品。大鍘刀形制為龍頭魚尾,但又不失鍘刀型制,全長180—200釐米,把為扁方型握把,握把處長130釐米左右,活動空間較大。

龍套化鍘刀內似蛟龍出海,口吐八卦太極圖為陰陽魚,展現出神龍之威,鍘刀尾部為魚尾形,中有一古錢幣圖形,更彰顯出沒啥不能沒錢的道理,龍頭魚尾之形既彰顯出魚化龍的時間久遠,又不失其鈎掛撩砍之功能。

中國古代的13大奇門暗器之子龍頭大鍘刀

隨後,在實用與表演相結合的指導原則下,以八卦刀、雙手劍、苗刀、方天畫戟的套路為基礎,吸取八卦刀的飄逸、雙手劍的巧妙、苗刀的威猛、方天畫戟的霸氣,創編了兩套風格新穎、獨特的龍頭大鍘刀套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44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代中國的13大奇門殺器 毛筆才排到第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