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總是會跌倒,是因為嬰兒太笨嗎?原因就在此
日常生活中,不管我們是抱着小孩,還是看着別的小孩走路,他們總是蹣跚而行,彷彿下一刻就會跌倒在地上。對小孩來説,走路是需要日復一日地練習的,而不是那麼容易就能一下子學會的。它們剛爬過一段距離,就突然起立,對它們來説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再次學習站着走時,他們通常會多次跌倒。學着站起來通常是在反覆練習之後,他們才學會走路。它們會不會真的天生就是這樣呢?實際上,它是有原因的,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原因!
首先,這主要是因為嬰兒的肌肉力量不夠強。剛出生的嬰兒就像剛剛發芽的幼苗,隨時都有可能被暴風雨吹倒,他們的身體是非常脆弱的,各方面的力量都不夠。對於他們來説,站立起來需要很大的力氣,他們的肌肉發育不良,很難支撐起身體的重量。在長期的運動鍛鍊之後,他們的肌肉才會逐漸地有一點力量,這樣才能支撐起自己的身體,他們才能試着走路。
其次是因為嬰兒的平衡能力不夠強。嬰兒在出生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種卧式或趴式狀態,這些狀態往往都不需要平衡力來支撐,只是需要身體的整體平衡能力來行走。剛開始學習走路時,他們的身體重心是無法自我控制的,因此他們平衡能力非常差,會出現跌倒的情況。均衡也沒有捷徑,只能通過長期的鍛鍊,讓寶寶自己調整重心,這樣慢慢地,他就不會跌倒了。
另外一個原因是嬰兒的視覺能力。許多家長會忽視這個能力,認為嬰兒走路主要靠腿,而一般人會不重視這個視覺能力。這也是嬰兒必不可少的能力。剛出生的嬰兒,他們的世界裏都是其他的事物在運動,這讓他養成了一種習慣:當他要學習走路時,周圍的事物還在不停地運動,而他的身體也在運動,此時要配合他眼睛的一個視覺功能,才能更好地學會走路。對剛開始學習走路的寶寶來説,視覺訓練就是要寶寶自己去練習,去練習,寶寶視覺對世界運動變化產生一種適應,寶寶就會減少跌倒的次數。
四是因為寶寶沒有時間來爬。許多家長看到別的孩子都會走路,而自己的孩子還在爬行,自然產生了一種焦躁不安的感覺,覺得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問題嗎?於是,一些父母就強迫他們的孩子去學走路。這種做法不僅不會讓寶寶一下子學會走路,還會讓寶寶感覺到自己做了些什麼,從而產生自卑心理。嬰兒在爬行的過程中其實也在不斷地學習,只有嬰兒才會讓整個身體的動作更有彈性。與此同時嬰兒的其它能力也會有所發展,此時就可以更好地學會站立了。為了讓孩子學會走路,做父母的需要靜心有耐心的慢慢地去指引。
這是嬰兒在剛學會走路時跌倒的主要原因。初出茅廬的爸爸媽媽們要記住的是,學習走路時,如果寶寶總是跌倒,一定不要去扶他起來,這樣會讓寶寶對爸爸媽媽產生一種依賴感,只有寶寶自己通過努力,不斷跌倒,站起來才能學會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