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紫石硯都是端硯

網上時常有朋友會發一些紫色石硯,評論自己這方端硯如何如何。可能是端硯太有名了,加之一些非專業商家的誤導,以至於很多剛入硯坑者,見到紫石硯就會稱其為端硯,見到深灰(黑)石硯就認為是歙硯。

中國歷史上常見的硯種,除了端硯之外,還有很多硯種有紫石硯。比如:吉州石、易水硯、祁陽石硯、賀蘭石硯、虢石硯、苴卻硯、洮河、文山等等,甚至日本也有紫石的赤間硯。

歷史上,這些非端硯的紫石硯,曾經廣泛地被文人士大夫使用過。下圖即是一些老紫石硯,但它們都不是端硯。

各類紫石硯中,大多數與端硯紫石有明顯的區別,只要略微熟悉端硯紫石特徵的朋友,即可區分開來。但其中也不乏有與紫石端硯比較相似的,例如吉州石硯、易水硯、祁陽石硯、苴卻硯、賀蘭石硯、紫石文山硯等。當然,這裏所説的紫石端硯是指顏色比較一致,沒有多少石品的端硯宋坑,或者是古塔巖被裁去天青部分後的少量端硯坑口。

下圖為一些不同時期的宋坑端硯,是端硯中典型的紫石石色。

吉州石,石質偏燥,濕水後石色相對偏向紅褐色。雖然端硯宋坑有一片紅或略偏紅的石色,但石色要顯得通透一些,石質上也要細膩一些。

吉州石硯 網絡配圖

易水硯,石質看上去顯得偏燥,石色相對於端硯紫石偏褐色。易水硯研墨下墨比較快,發墨中等。筆者女兒,書法練習需要大量用墨的時候,時常會用到下圖這方易水墨海。

祁陽石,底色相對偏紅紫。祁陽石與易水硯一樣,曾經也是知名的第二梯隊硯種。

苴卻石硯,石眼比較多,常常被用來冒充多眼的端硯。事實上苴卻石石眼與端硯石眼區別明顯。苴卻石石質硬度相對較高,石色相對要偏深(黑)一些。苴卻石筆者沒有接觸過老硯,新的接觸的也不多,在試過的新石中大多滑,不下墨。由於接觸不多,意見僅供參考。

苴卻石硯 網絡配圖

其它如賀蘭石硯、紫石文山硯等紫石硯,就不一一對比介紹。這些紫石硯,新制硯上手後相對容易區別。如果是老硯,經過歲月蹉跎,表面形成包漿之後,與老的宋坑端硯區別難度會大些。

當然,我們這裏所談到的相似,僅僅是宋坑之類的端硯坑口。如果端硯上三坑,甚至許多端硯二線坑口,它們多數有絢麗的石品,即便是全紫石石色,也會顯得更加通透,能夠感覺到石色存在於機理,而不是浮於表面。這一類與前面説的紫石硯是很容易區別開來的。

下圖這些上三坑的端硯,是不可能與前面所説的紫石硯相混淆的。

再如本文開頭所提及,現在亦常見看到深灰(黑)石硯就認為是歙硯,見到有羅紋或水波紋就認定為歙硯羅紋硯的問題。由於普通硯與端硯、歙硯價格相差比較大,為了謹防冒充,這些誤判都需要避免的。

記得還是七八年前,筆者剛返回武漢不久,有朋友介紹説同城有位藏硯大家,所藏頗豐,而且該藏家將其藏品在網上公開展示。於是上網查看,發現這位“藏家”皆以顏色論英雄,但凡紫色的硯皆稱為端硯,但凡深灰的硯一律稱為歙硯。原來是李逵李鬼不分的“大藏家”,於是放棄拜訪計劃。這類只講以收數量來搏眼球,而不願深入學習研究的所謂“藏家”現實當中還不少,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學會區分。

最後提醒,即使是端硯和歙硯這兩大名硯,由於其坑口眾多,各坑口又良莠不齊,本身價格上就相差巨大,所以千萬不要被端硯、歙硯的名號給忽悠了。(請參閲一鑑齋微信公眾號《不要被名號忽悠(一)——端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01 字。

轉載請註明: 不是所有的紫石硯都是端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