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拍賣的起源並不在我們中國,而在古羅馬。
最初拍賣方式用於古羅馬拍賣女奴隸,當時沒有出現拍賣槌,賣家用揮鞭子抽地三次作為成交的標誌。
當拍賣品為外型姣美的女奴時,競買人往往激動得青筋暴起,眼珠發紅,唾沫四濺地怪叫着喊出價格來表達他的愛慕程度。
整個場面火爆慘烈,抬手喊價此起彼伏層層攀升。賣場之外,有擔架和醫師等待着昏迷者或倒地吐白沫者或神經失常者被抬出來。
人們有一種常規認識,大凡買女奴者多是為非作歹之人。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很多文人墨客均有此嗜好。
羅馬的奴隸貿易,隨着羅馬帝國的分崩離析而走向衰落。
阿拉伯人在“繼承”東羅馬帝國的領土的同時,也繼承了羅馬的蓄奴傳統。
奴隸拍賣在中世紀的阿拉伯地區長久不衰。
甚至到了近代,奧斯曼帝國依然保留着形形色色的奴隸制度。
大航海時代的黑奴買賣,其形式正是繼承自羅馬。
甭管如何評價,有一點不能否定,女奴創造了拍賣市場的輝煌。
沒有女奴,就沒有今天的拍賣市場?
沒有女奴,就沒有今天的拍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