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遠古神話大羿與后羿 真假箭神之謎

  后羿射日,是中國古代傳統神話傳説之一。故事大致講的是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平時都是每天一個值守太陽,直到有一天,十個太陽處於貪玩也好,好奇也罷,總之是十日同時出現在空中,於是人們難耐高温。后羿力大無比,射掉了九個太陽,剩下現在的一個太陽,使温度適宜人們居住。

  但關於這個故事,主要源自一本《山海經》,這本書版本不一,有古本中曾記載“大羿射日”的故事,大致講的是這個大羿是東方部落首領,幫助帝俊平定了叛亂。

  關於這兩則迥然不同的傳説,究竟真相是怎麼樣?想要去探軼,只有從現有歷史記載的蛛絲馬跡中抽絲剝繭,從而找出一些端倪,去找出答案,證據來證明一些觀點。

  其實這其中的核心問題不外乎兩個:一是大羿與后羿究竟是兩個人還是一個人;二是什麼是射日?

  大羿與后羿是不是同一個人?

  在這裏,我們首先必須要搞清楚的是,羿究竟是什麼時期的人,大羿與后羿是否是同一個人。在我看來,可以肯定的是在歷史中叫羿這個名字的人很多,且不止兩個,而更為重要的是大羿與后羿不是一個人,理由如下:

  (一)大羿與后羿生活年代不同。據《山海經·海內經》(古本)記載:“帝俊賜羿彤弓素繒,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既是帝俊之臣,應該生活在帝堯舜禹之前,那麼可以肯定這裏的羿,應該是大羿。而後羿則更多是指夏朝時期有窮氏族首領。


  (二)大羿與后羿稱呼不同。在帝堯舜禹時代,能被稱呼為帝者,當屬部落聯盟長,譬如帝摯、帝堯,當 然在《山海經》當中,就連帝堯的兒子丹朱(被帝舜放逐)都被稱為帝丹朱,這也是值得深思之處。而大羿則是以大為前綴者,多是指某些方面比較傑出者,或者是以羿為大。

  而後羿這個稱呼,我們首先要了解“後”是什麼意思,從帝“禹傳子、家天下”之後,啓開始被稱呼為後啓,這裏的後指稱為君主之意,其意義等同於後世之“王”、“皇帝”,後還多少保留了點母系氏族的味道。而後羿,説明這個羿曾經一度取得過政權,而事實上,根據夏朝太康失國、少康中興等歷史事件來看,傳説這個有窮氏首領羿趁着夏後啓之子太康無道,遂造反,趁機取得了夏王朝的政權,而其弟子寒浞也是以同樣的辦法不僅取得了政權,還有後羿的一切,直到少康興起有夏復興。

  結論是:大羿和后羿不是一個人,但有可能是同一部落不同年代的人,且大羿在後羿之前。

  關於射日的真相

  (一)漢字“日”字含義探軼。在這裏,我們要搞清楚“日”這個漢字的解釋,漢字意思很多,主要選取其中三種:一是甲骨文和小篆字形,據《説文》記載,“日者,太陽之精也,從囗一,象形”。二是指一晝夜,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是指時節、光陰,如好日子……


  (二)關於射日相關的傳説。我們再看《山海經·大荒南經》記載:“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到這裏,就產生了幾個問題,如下:1、帝俊是誰?2、羲和是誰?3、羲和怎麼生日?4、羲和怎麼浴日?

  首先,關於帝俊,傳説不一,相當神秘。其一肯定是一位部落聯盟首領,因為以帝為稱號;其二,帝俊的主要活動年代;其三,帝俊在典籍中多以“天帝”出現,這裏的天帝究竟是神還是人,天帝在殷商時代是最高神,其神格與人格合一,君主被普遍認為是天子。

  那麼如果説帝俊是天帝,那麼人間應該是帝堯時代,在我看來,帝俊應該是一位君主,其活動年代介於帝高陽與帝堯之間,且很有可能就是帝高陽或者帝嚳(帝高辛)。而進一步考據,筆者推斷,帝俊就是帝高陽顓頊氏。這個想法源自一部名為《顓頊歷》的歷法。結合顓頊歷,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帝俊與妻子羲和創立陽曆,十大天干;與另一位妻子常羲創立陰曆十二地支;這與顓頊時期創立《顓頊歷》是相符合的。


  到這裏,基本可以回答上述四個問題:1、帝俊就是帝高陽顓頊;2、羲和是帝俊的妻子;3羲和生日就是創立十大天干陽曆;4、羲和浴日就是進一步健全完善曆法。同樣的還有關於常羲生月與浴月(《山海經·大荒西經》所記載:“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但這與射日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有。射日的猜想很多,但不外乎個:一是羿正面説。無論是大羿還是后羿射掉了九個太陽,倘若天空當中出現十個太陽,現代科學也從不同側面給與解釋了,譬如光折射效果等;又或者鎮壓了九個以太陽為圖騰的部落,圖騰崇拜並不稀奇;這大抵可以歸為一類,共同點是為了大多數人們的利益。二是羿負面説。即帝俊家族創立新曆法(天干地支),那麼所謂射日,實際就是反對新曆法,這是違反歷史正向進步的,因而不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故而以負面事件被記載。


  后羿老婆與手下通姦生子始末

  太康乃夏啓的兒子,也許是小時候太過於嬌生慣養。仔細分析一下,像太康這樣的人能不嬌生慣養嗎?爺爺是大禹,治水英雄,老爸是國王,夏朝國王。大禹一生治水,把腿都給弄歪了,據説是得了關節炎。夏啓為了奪取天下,也過着刀光劍影的日子,即使當上了夏朝的君主,還和反對他的諸侯有扈氏進行了“甘之戰”,並鎮壓了反叛自己的弟弟武觀,可謂戰鬥一生。至於享受,大禹沒獲得多少,夏啓也只是在年老了才奢侈一點。

  太康就不同了,他的爺爺和老爸把夏國搞得富裕非凡,太康天天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就連國王的位置,也不需要自己爭,夏啓一死,就把位子讓給了他。大禹和夏啓窮其一生,不就是為了臨死的時候,能夠讓自己的兒子順利地當上國王,而不再實行那可惡的“禪讓制”嗎。

  看着唾手可得的國王之位,太康顯得力不從心,他不知道該怎樣使用國王的權力。在他的眼裏,當國王,除了享受,還真找不出有其他的工作要做。於是,太康就利用手中的權力,竭力地滿足自己的慾望。明理人都知道,國王一昏庸縱慾,就離亡國不遠了。


  此時,有一股勢力開始冒頭了,領頭的叫后羿,他的組織叫有窮國。補充一下,此人不是射太陽的那個后羿,那個后羿生活在堯時代,身體再好,也不會活這麼久的。此後羿是那個后羿的後代,見祖宗的名字叫着好聽,也就這麼叫了。

  一次,太康帶着大批衞隊外出狩獵和露營去了,估計三個月才能回來。這個后羿瞅準了一個時機,帶着他的兵卒,趁勢將夏都城斟潯郡給端了,估計太康的宮殿那時不是茅草做的了,即使不是金碧輝煌,也應該是當時最好的房子了。后羿沒有貪圖宮殿裏的享受,陳兵於洛水北岸,佈下口袋陣,等着太康落網。不過幸運的是,太康發現了后羿的企圖,他急忙向自己的諸侯們發消息:趕快來勤王啊。可惜,那些諸侯受夠太康的氣了,個個都想痛打太康這個落水狗,可能幫忙嗎?

  太康只好流落到陽夏安家,最終老死該地。大禹和夏啓忙乎了兩輩子的夏國,就讓這個不爭氣的太康給斷送了。

  權力的實施會產生一定的後果,而這後果往往還能反作用於權力,促進或者限制權力的繼續發揮。瞧瞧,太康就被手中的大把權力鬧得回不了家了。各位看官,被權力害苦了的君主多着呢,我們接着往下瞧。


  后羿雖然奪取了夏國都城,可也不敢隨便當國王。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招數被他用到了(錯了,應該是曹操後來使用了后羿的招術),后羿扶持了一個傀儡——太康的弟弟仲康當了國王。

  當上攝政王了,后羿一下子擁有了無限的權力,他變得逍遙自在,也就不再理朝政,只是專心練習他祖上傳下來的技能——射箭。只是那個傀儡仲康也不消停,經常給后羿找麻煩,後來后羿乾脆一腳把仲康推開,自己當了國王,也就更加自在了。

  后羿不知道,他推翻政權的時候,犯了幾個錯誤,首先,他對太康和仲康以及他們的後代,一直採用的是放任的態度。其次,他當了國王,也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鞏固自己的政權,只是天天玩樂。總之,面對國王莫大的權力,后羿根本不知道該怎麼用。


  后羿的疏忽,使得自己身邊的陰謀家寒浞有了可乘之機。寒浞這個人乾的盡是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在有窮國的時候跟着后羿吃香的喝辣的,后羿手握大權思想腐化了之後,寒浞不僅不規勸,還鼓勵后羿繼續腐化。不僅如此,寒浞還給后羿戴綠帽子,和后羿的妻子玄妻暗中勾搭,收買后羿的隨從、家奴,就連后羿箭術的關門弟子蓬蒙,也被他收買了。

  接下來,寒浞動手了,他讓蓬蒙用桃櫚把后羿砸死,接着將后羿剁成肉醬,讓后羿的兒子吃。后羿的兒子偷偷地想逃走了,哪知道,正鑽進了寒浞的口袋陣,被亂刀砍死了。后羿父子死了,寒浞順利地睡到了后羿的那張國王大牀上了,就連大牀上的女伴,寒浞也沒換,他把后羿的老婆玄妻據為己有,並且讓其為自己生下了兩個強壯的兒子,作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在處理敵人後代上,寒浞可謂窮思極慮,斬草除根。殺了后羿的兒子不算,他還到處追殺一個老死的仲康的兒子相。

  似乎一切都順利了,寒浞本以為可以安心坐自己的寶座。不料,又傳來了消息,自己的兒子澆太大意了,當初率兵殺相的時候,竟然讓相的一個懷孕的妃子跑了。如今,這個妃子藏在有仍國生下了少康。少康在,夏國就有可能復國,寒浞心急如焚,夜不能寐。


  各位看官要理解寒浞當時的心情,他自己的位子本來就是搶來的,如今,他屁股下位子的主人還在,他能坐安穩嗎?可不,四千年後,明成祖朱棣篡了自己侄子建文帝的位子,因為沒有看見侄子的屍體,心就不安,硬是派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隊滿世界地去尋找。奪權者最忌諱的就是斬草不除根。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那是很可怕的。

  寒浞讓澆再次出馬,到有仍國去抓藏在那裏的少康。可有仍氏對寒浞恨之入骨,不但不幫忙,反而提前通知了少康,讓少康順利逃脱了。為什麼有仍氏這麼做呢?這完全歸因於寒浞,他和太康、后羿一樣,不知道權力到底該怎麼用,一味地為所欲為,下面的諸侯國當然都不滿意了。

  少康,畢竟是大禹的子孫,他遺傳了前輩的智慧,巧妙地利用寒浞和各地諸侯的矛盾,在各諸侯國之間展開巡迴的演説。終於,各個諸侯國被鼓動起來,將寒浞和他兩個兒子殺死,迎接少康回到了夏國的都城。就這樣,少康又把祖輩丟掉的國家恢復了。

  因為吸取了國家滅亡的教訓,夏國後面的幾位君主都做得不錯。但是,夏國的第十四個帝王孔甲還是幹了一件荒唐事。


  孔甲原本是夏國國王不降的兒子。知子莫如父,不降知道自己的兒子孔甲的斤兩,所以在設立接班人的時候,捨棄了自己的兒子,讓自己的弟弟扃繼承了王位。扃樂呵地當了一輩子國王,又把王位讓給了自己的兒子胤甲。叔叔和弟弟的快樂生活刺激了孔甲,他決定奪回原本屬於他的王位。偏偏湊巧,孔甲稍微糾集了一些力量,發動個政變,就輕鬆地獲得了王位。孔甲心中暗喜,以為是上天在助他。

  既然有天佑,孔甲幹起事情來,也就毫無忌憚了,整天玩樂,從不理朝政。這不打緊,要命的是,一次他誤入農婦家中,見農婦剛生完一個男娃娃。這孔甲立馬認為,這是老天賞賜給他一個孩子啊。於是,堂堂的國王,抱着這個男孩就跑回了宮殿。

  孔甲就把這個男孩養在宮殿裏。國王搶男孩,本就是笑話一樁。更可笑的是,一日,這個男孩玩耍時,不小心觸到宮殿的斧頭死了,孔甲竟然不傷心,還譜了一曲,取名“東音”,歌頌這樁命案。我估計,此時孔甲又把這個孩子當作瘟神了。

  國王草菅人命本身就不對,把草菅人命的事蹟變成歌曲傳唱,這能不激起民憤嗎?這個殘忍無道的昏君譜出的“東音”唱出了夏王朝的輓歌。從此以後,夏王朝的德威蕩然無存,其統治也就岌岌可危了。但是,真正將夏王朝推向滅亡的是我們所熟知的夏桀。


  中秋史話:揭秘嫦娥鮮為人知的四段豔情

  一年一度秋風勁,今日又逢中秋節。每逢中秋佳節,金秋、桂子、明月、美酒、嫦娥、玉兔等又成為了人們筆下的話題。今天要寫嫦娥,不能不提及一首詩:“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是唐代李商隱筆下的一首題為《嫦娥》的佳作。嫦娥奔月之後卻處境孤寂,不由得後悔萬分。此詩語言含藴,情調感傷。頗能切中了月宮中的嫦娥當時的心境。

  其實,嫦娥在人間早已享受過最普遍男女情愛,也正因為如此,她在天邊冷清的月宮更覺得寂寞孤獨。據説,嫦娥早先曾有過鮮為人知的四段豔情秘史。而且每一段豔情都有一個非比尋常的故事。也正是這四段鮮為人知的豔情,為中秋的歷史傳説,蒙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第一段豔情,嫦娥與舜曾有的一次婚姻經歷

  據現存歷史文獻表明,嫦娥在嫁作后羿的妻子之前,曾有過一次婚姻經歷,嫦娥的前夫是赫赫有名的舜。這位叫舜的嫦娥前夫就是那個繼承了堯的王位的舜。舜出身低微,因為道德高尚,被舉薦給當時的天子堯,堯經過多方考察,發現舜治國有方,堪當大任,於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並在自己年老退位後把王位傳給了舜,這就是歷來為中國文人所羨稱的堯舜禪讓的故事。


  這個故事記載在《尚書》的《堯典》一篇中,被儒家當成中國王道歷史的第一頁。但是,這個故事實際上並非歷史,而純屬神話,這個神話的源頭之一,就是那本有名的怪書《山海經》。

  據説,舜在《山海經》中被稱為帝俊,根本不是人間的德行高尚的王者,而是天上統領眾神的天帝。帝俊有兩個妻子,一位叫羲和,《山海經》説她生了太陽,另一位叫常羲,《山海經》説她生了十二個月亮,就是一年十二個月。當然能夠生養太陽和月亮的當然非女神莫屬,而帝俊作為女神的丈夫,而且還是太陽和月亮的父親,當然也是神,所以説,舜,或者帝俊,原本是天上的神仙,而非凡間的帝王。

  帝俊的第二位妻子常羲就是嫦娥的前身,因為嫦娥、常羲原本是一個名字,娥和羲二字,在古漢字中的形、音皆同,實屬一字之分衍。而且常羲生月亮,表明她是月亮之神,“嫦娥奔月”的故事當然就是從這裏演變出來的。有人説,常羲就是嫦娥依據不足,但是神話故事,又有多少依據呢?


  第二段豔情,嫦娥與后羿的美好愛情生活

  嫦娥,本叫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的諱而改稱嫦娥。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枯石爛。眼看老百姓再也無法生活下去了,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后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了百姓的尊敬和擁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而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到了后羿的身邊。

  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西王母,便向西王母求得一包長生不死的神藥。據説,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美麗的妻子,只好暫時把神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枱的百寶匣裏,不料被逄蒙看到了。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逄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逄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長生不死的神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神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逄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鮮明的態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讚美了嫦娥。但月宮生活寂寞清苦,每當夜晚,唯有燭影和屏風相伴。嫦娥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因此,李商隱才有如此感嘆。

  第三段豔情,嫦娥與太白金星的風流韻事

  嫦娥的秘史絕非到此為止,嫦娥感情生活中還有風情旖旎的一頁,足以和中國歷史上任何浪漫故事相媲美,只可惜歷代文人大都注重嫦娥奔月的故事,把這一頁輕輕地疏忽過去了。於是,東晉人寫下的嫦娥和太白金星之間一段秘而不宣的風流韻事,成為揭秘嫦娥婚外情的最早證據。


  這個故事記載在東晉時期的小説集《拾遺記》中,故事講的是嫦娥和太白金星之間一段秘而不宣的風流韻事。東晉文人文采風流,寫這種文字最是當行,原文有詩,複述難盡其韻致,其故事的主要情節如下:

  ……皇娥處璇宮而夜織,或乘桴木而晝遊,經歷窮桑滄茫之浦。時有神童,容貌絕俗,稱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際,與皇娥宴戲,奏便娟之樂,遊漾忘歸。窮桑者,西海之濱,有孤桑之樹,直上千尋,葉紅椹紫,萬歲一實,食之後天而老。

  帝子與皇娥泛於海上,以桂枝為表,結燻茅為旌,刻玉為鳩,置於表端,言鳩知四時之候……帝子與皇娥並坐,撫桐峯梓瑟。皇娥倚瑟而清歌曰:“天清地曠浩茫茫,萬象回薄化無方。浩天蕩蕩望滄滄,乘桴輕漾著日傍。當其何所至窮桑,心知和樂悦未央。”……白帝子答歌:“四維八埏眇難極,驅光逐影窮水域。璇宮夜靜當軒織。桐峯文梓千尋直,伐梓作器成琴瑟。清歌流暢樂難極,滄湄海浦來棲息。”及皇娥生少昊,號曰窮桑氏,亦曰桑丘氏。

  這是一段非常“人神戀”的豔情故事,意思是説,皇娥晚上在璇宮織布,獨居一人,深感寂寞無聊,就丟下手頭的女紅,獨自一人乘着木筏遊玩,隨風漂泊,漂到在煙波蒼茫的窮桑之浦,與水際一位英俊的男子邂逅相遇,這位英俊的男子乃是太白金星化身下凡。兩個人一見鍾情,相互傾心。於是,二人攜手出遊,泛舟湖上。太白撫琴,皇娥高歌,兩情盈盈,樂不思歸。最後,皇娥竟然與太白金星一夜風流,天明而歸。但是回來後不久,就生下了少昊。


  這個故事的女主角叫皇娥,有人説她就是嫦娥。但也有人説依據不足。於是,説她是嫦娥的人認為有三大依據,可以證明皇娥就是嫦娥。其一,皇娥是少昊的母親,少昊在古代神話中也非等閒之輩,他被視為秋天之神、西方之神,與東方的春天之神太昊遙相呼應,太昊是太陽,少昊自然就是月亮,而皇娥是少昊之母,當然也就是月亮之母,也就是《山海經》中的常羲;

  其二,皇娥是少昊之母,而在其他古代文獻中,則説少昊之母是常儀,也就是説,皇娥又名常儀,常儀和常羲、嫦娥幾個詞的形、音全同,都是一名之異傳而已;其三,這個故事中,皇娥和太白金星在西海之濱得到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桑椹,人們知道嫦娥奔月是因為她偷服了后羿從西王母那裏討來的長生不死的神藥。這三大依據雖然説得頭頭是道,但是要想説服所有的人絕非易事。其實,既然是一段秘而不宣的風流韻事,恐怕其中就有不清不楚的情節。


  第四段豔情,嫦娥與豬八戒的感情糾結

  古典名著《西遊記》中説,豬八戒原是天庭中統領十萬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帥,由於蟠桃會上喝酒醉後調戲月宮仙女嫦娥,打了兩千錘後被貶下凡,又投錯胎變成豬模樣,入贅高老莊。後經觀音菩薩指點,拜唐僧為師,一同赴西天取經。取回真經後,豬八戒由於“又有頑心,色性未泯”被封為淨壇使者。在小説當中,由於他的懶惰、貪吃和好色,常常使唐僧師徒陷於困境當中。

  那麼,當時還是天蓬元帥的豬八戒與嫦娥的關係,真的是調戲與被調戲的關係嗎?那就先看看《西遊記》第十九回“雲棧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經”一章中是怎麼説的。

  這一段自我介紹説了豬八戒從小時候巧遇真仙到官居天蓬元帥,再到因調戲嫦娥而被嚴厲懲罰,最後一直到被貶下凡、入贅高老莊的非凡而慘痛經歷,其中説道她與嫦娥的關係時有這樣關鍵幾句話:“只因王母會蟠桃,開宴瑤池邀眾客。那時酒醉意昏沉,東倒西歪亂撒潑。逞雄撞入廣寒宮,風流仙子來相接。見他容貌挾人魂,舊日凡心難得滅。全無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


  再三再四不依從,東躲西藏心不悦。”這幾句話的關鍵詞,一是“酒醉”,二是“撞入”,三是“來相接”,四是“失尊卑”,五是“要陪歇”,六是“不依從”,七是“心不悦”。從這七個關鍵詞中不難看出,豬八戒是酒醉之後撞入廣寒宮的,而嫦娥是親自前來迎接的。但是當已是天神的豬八戒看到嫦娥雪明花豔的容貌時,不禁凡心雄起,便失去了尊卑禮儀,拉住嫦娥就要上牀。面對豬八戒再三再四的無禮之舉,嫦娥當然是斷然拒絕了,看到嫦娥東躲西藏,豬八戒心中勃然大怒,更是色膽包天地大聲吼叫。以後豬八戒的命運是可想而知的了。

  從這一段話看來,豬八戒和嫦娥是相識的天庭同事,聽到豬八戒來了,嫦娥立即親自出來相迎,這説明嫦娥對豬八戒並非一點情誼都沒有。再説,這豬八戒當時本是天庭之上掌管十萬水軍的天蓬元帥,也就是天庭之上的海軍司令員,位高權重,甚有威儀,作為月宮之中的嫦娥,難免沒有由尊重到親近的傾慕之情。而豬八戒心目中嫦娥乃是“風流仙子”的形象,也難免沒有愛慕之情。只是平時由於有着嚴肅的天規,二人相遇時也只能是禮儀有加,因而平時相安無事。俗話説,酒是色媒人。因此,色膽包天的豬八戒是趁着酒醉,以酒遮臉,才惹出潑天大禍的。


  豬八戒與嫦娥的非常情誼,在《西遊記》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真陰歸正會靈元”一章中也能看出蛛絲馬跡。這一章中寫的是月宮裏的玉兔變成天竺國的公主,拋繡球打着唐僧,“欲為配偶,誘取元陽”,被孫悟空識破,追趕打殺之時,太陰星君帶着姮娥仙子救下了。但是,當天竺國王急召皇后嬪妃與宮娥綵女等眾,朝天禮拜的時候,豬八戒動了欲心,忍不住跳在空中,把霓裳仙子抱住道:“姐姐,我與你是舊相識,我和你耍子兒去也。”行者上前揪着八戒,打了兩掌罵道:“你這個村潑呆子!此是甚麼去處,敢動淫心!”八戒道:“拉閒散悶耍子而已!”

  從這一段描寫中,可以看出豬八戒與“風流仙子”嫦娥,也就是“霓裳仙子”,原來是一對相戀已久的情人。那一天 “王母會蟠桃,瑤池邀眾客”,豬八戒作為天蓬元帥是被邀請的客人之一。在宴會上豬八戒發現嫦娥沒有赴宴,估計是留守在廣寒宮看家了。豬八戒見時機難得,便趁着一時醉酒,趕往廣寒宮私會嫦娥。但是,他與嫦娥的感情還沒有達到可以上牀的階段,因此,他想霸王硬上弓只能遭到嫦娥的堅決拒絕。


  再説豬八戒那天運氣也不好,就是“那日吾當命運拙”,他的“色膽包天”的舉動被“糾察靈官”發現了。“糾察靈官”便就此跑到玉皇大帝那裏報告這件事,玉皇大帝得知後勃然大怒,遂派遣諸神去捉拿豬八戒,並依律判處了死刑。結果由於太白金星出面説情,才改判為重責二千錘。二千錘打得豬八戒皮開肉綻,然後又被貶下凡,最後錯投了豬胎,變成豬模樣,取名豬剛鬣。

  玉皇大帝對豬八戒狠下如此重手,顯然是有原因的,因為豬八戒嚴重違反了天庭神仙不能談情説愛的規定,何況豬八戒借酒遮臉強行要嫦娥陪他上牀。玉皇大帝作為天庭最高統治者,雖然自己結婚生女,而且一口氣生了七個女兒,但是,他既不準天宮之中有男歡女愛的現象出現,更看不得熱戀男女的一夜風流。豬八戒的行為無疑是對玉皇大帝的權威的公然挑戰,是對天宮秩序的嚴重破壞,是對天宮勝境的肆意玷辱。因此,豬八戒受到如此嚴重的處罰也在所難免了。

  當《西遊記》就要結尾了,豬八戒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不由“動了欲心”,又摟又抱,格外親熱。其實,但凡突然看到自己多年未見的傾心愛慕的心上人,都會有如此舉動。這説明豬八戒的舉動無疑是一個男人的真情流露。而這個太陰星君應該是月宮的領導,他一定是知道當年豬八戒與嫦娥那件事情的,但太陰星君藉着來幫孫悟空收伏玉兔的機會,帶着“霓裳仙子”同行,讓她與豬八戒見面,一是出於領導對於下屬的關心,二是也是為了卻她與豬八戒的這一段感情糾結的姻緣,從而讓他的這位美女下屬此後能夠安心本職工作。

  採陰補陽:古代中國神女以性愛給男人療傷治病


  古代人的性觀念裏頭,相信男性能夠從女性性高潮時的分泌液(“女精”、“陰精”)中獲得好處,小一點的好處是治病,大一點的便是長生,更進一步,連女性的唾液、乳液等也都有“補益”之效,這就是所謂的“採陰補陽”之説。因此女人可以通過與男人做愛來拯救男人。

  道士作為性的啓蒙者、傳播者是被公認的。霍去病是一代名將,他一生中四次領兵正式出擊匈奴,都以大勝回師,滅敵十一萬,降敵四萬,開疆拓土,二十二歲就當上大司馬驃騎將軍。然而僅僅過了兩年,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就因病去世了。

  關於他的死,南北朝時期託名班固所著的《漢武故事》是這樣説的:當將軍霍去病生病的時候,漢武帝在柏梁台向一位神女祈禱,於是神女出現在霍去病將軍面前,求與之合,被霍去病斷然拒絕。此後,霍去病的病情益發嚴重,不久謝世。神女向漢武帝稟告原委,説霍去病陽氣虧損,她本想以自己的陰氣補其陽氣,無奈遭拒。


  這個故事反映出古代人的性觀念裏頭,相信男性能夠從女性性高潮時的分泌液(“女精”、“陰精”)中獲得好處,小一點的好處是治病,大一點的便是長生,更進一步,連女性的唾液、乳液等也都有“補益”之效,這就是所謂的“採陰補陽”之説。因此女人可以通過與男人做*愛來拯救男人。

  那麼我們再反過來,男人是不是也可以通過與女人做*愛來拯救女人呢?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裏,就有這樣一個病例。  濟北王侍者韓女生病了,症狀是腰背痛,全身發寒熱,很多醫生都治不好。漢代的名醫淳于意經過診脈認為她得病的原因竟然是“欲男子而不可得也”。

  至於淳于意最後是不是叫一個男人上去和韓女嘿咻一番,書上沒寫,不好亂説。不過中醫裏頭有“一滴精,十滴血”的説法。而現代科學研究證明,男性精華里所含有的胞漿素,能阻止細菌核糖核酸的合成,並能像青黴素那樣殺滅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致病菌,對女性來説是防治各類婦科炎症、癌症的特效藥。可見男人的精子是一味好藥了。


  我們知道中國古人總是喜歡把理論建立在神神道道的基礎上,也就是建立在抽象的看不見的地方上,像“氣”就是這樣的一個東東。這氣在男人身上是陽氣,在女人身上則是陰氣。做愛呢,則是“合氣”了。 馬王堆漢墓出土簡書《十問》是這麼説的:待彼合氣,而微動其形。能動其形,以致五聲,乃入其精--虛者可使充盈,壯者可使久榮,老者可使長生。……玉閉堅精,必使玉泉毋傾,則百疾弗嬰,故能長生。

  可見,關於男女做愛對彼此雙方的身體健康是有益的這一點,古人是很早就認識到的。從馬王堆出土的性學書籍早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漢代是中國房中術比較流行的朝代,一是因為西漢初期尊奉黃老之術,所謂的黃老,指的是黃帝和老子,也就説道家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雖然此後有漢武帝獨尊儒術的做法,但是道家總體來講,還是一直比較受人民羣眾信賴,這種信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道士們身兼養生專家、性學顧問兩個職位。


  《漢書·藝文志》關於房中術的著作共有八家、一百八十六卷之多,分別是:《容成陰道》二十六卷;《務成子陰道》三十六卷;《堯舜陰道》二十三卷;《湯盤庚陰道》二十卷;《天老雜子陰道》二十五卷;《天一陰道》二十四卷;《黃帝三王養陽方》二十卷;《三家內房有子方》十七卷。單單從書名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些書基本上是道士寫的。

  為什麼道士會成為性學專家呢?我們就得説説漢代班固寫的《白虎通義》,這本書是東漢章帝在建初四年(79年)於洛陽白虎觀召集諸儒,講論五經同異的會議記錄,最後由班固整理出來。全書分十卷,主要是強調綱紀倫常,其理論依據是天人感應、陰陽五行,以作為當時官方對經學的標準答案。

  在這本書中,經學大師們對性問題非常重視,甚至討論了老年人的性交問題:男子六十閉房何?所以輔衰也,故重性命也。又曰:父子不同礻施,為亂長幼之序也。《禮·內則》曰:妾雖老未滿五十,必預五日之御。滿五十不御,俱為助衰也。至七十大衰,食非肉不飽,寢非人不暖;七十復開房也。


  即強調上了年紀的男人需要通過性交以獲取女人陰氣,補充自己衰退的陽氣。連老年人都不忘記提醒一把,可見漢代人對性教育的重視,認為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既然重視性教育,就要有人傳授,《白虎通義》對此特別指出:“父所以不自教子何?為渫瀆也。又授之道當極説明陰陽夫婦變化之事,不可父子相教也。”父親不能教自己的兒子,那母親就更不能,那該由誰來教呢?《白虎通義》上沒有説。

  但是我們可以猜,是道士,因為他們是出家人。當然這並不是説他們沒有老婆孩子——在漢代,道士是有老婆的,比如創立道教的張天師,他就有一個名叫張衡的老婆——而是説他們的社會網絡和平常人不會有太大的交集。所以呢,由他們來教導孩子顯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我們這裏還是先引《漢武故事》吧:上(武帝)造神君請術,行之有效,大抵不異容成也。神君以道授宛若,亦曉其術,年百餘歲,貌有少容。衞太子未敗一年,神君亡去。自柏台燒後,神稍衰。東方朔娶宛若為小妻,生三子,與朔同日死,時人疑化去未死也。自後貴人公主慕其術,專為淫亂,大者抵罪或夭死,無複驗雲。

  再看《神仙傳》,裏頭記載了張天師向其徒眾傳授房中術作為修煉之法:“故陵語諸人曰:‘爾輩多俗態未除,不能棄世,正可得吾行氣導引房中之事,或可得服食草木數百歲之方耳。’”

  總之,道士作為性的啓蒙者、傳播者是被公認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很多明清小説中看到。即便在正史中,只要稍微留心,也有不少。像漢代就有甘始、東郭延年、封君達、冷壽光等人,《後漢書》上就説冷壽光“年可百五六十歲,行容成公御婦人法,常屈頸鷸息,鬚髮盡白而色理如三四十時”。


  魏晉時代,東晉的葛洪,南朝梁的陶弘景,也都是房中術的大理論家之一。宋朝的茅山第二十五代宗師劉混康也是一位房中術專家,宋徽宗趙佶就曾向他求“廣嗣之法”。明朝開創武當派的張三丰據説也是。

  除了道士之外,房中術的專家就非醫生莫屬了。因為中國古代的性科學從來就不單純侷限於性的常識、性技巧、性功能障礙治療與受孕等方面,它如果不是和道家的長生概念聯繫在一起,就是和醫家的保健概念聯繫在一起。可以説,中國曆代的醫學家,沒有不研究房中術的。像隋唐時的孫思邈就是一位房中術大師,所著《千金要方》中就有不少房中術的重要理論。


  古代男子變態處女嗜好竟是為了駐顏養生

  在中國古代,人們對於女子是否為處女之身都十分的看重。不論你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只要失去了處女之身,便被人們認為是破爛貨,讓人們瞧不起。那麼,為什麼古人們對於處女之身如此的重視呢?傳統的“落紅”是否真的可以檢驗女子是不是處女的呢?

  花蕊是中國古代常常用來形容女陰的,在《佛説秘密相經》中就以“蓮花部”來代表女性生殖器;與處女性交叫“開苞”,猛烈的性交動作叫“直搗花心”,處女膜破了而流血叫“落英繽紛”等等。

  古代嫖處女妓,為她“開苞”,嫖客要花十倍以至幾十倍的代價。至於非處女,那當然沒有處女“值錢”了,娶了非處女,要遭人恥笑。有這麼一個故事:有個寡婦再嫁,有人就送上一副喜聯:“花徑昔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這是把女陰形容為“花徑”,這條小路過去已有人“掃”過了,現在換個人再“掃”一下吧,實在是極盡揶揄之能事。


  古代男子的處女嗜好,主要還是出自私有財產觀念。如果妻子婚前已非處女,那麼就很難保證她所生的子女是出自丈夫的血統,也很難保證丈夫的財產不落入“野種”之手。同時,妻子既然是丈夫的私有財產,那麼丈夫就要保證自己有“首次使用權”,如果是吃了“剩菜”,用了“舊貨”,那會十分損害男子的自尊心。

  處女嗜好之所以產生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的古人對於“童身”特別迷信,認為和童男、童女性交能駐顏養生。六朝時的性學古籍《玉房秘訣》中説:“夫男子欲得大益者當御童女。”古典小説《封神榜》中曾提到使用“萬點梅花帳”(處女初次性交處女膜破裂熱血染帳上)可以大破鬼神之敵,這也説明處女之寶貴神奇。

  在許多朝代,宮廷都要選美,由各州府選拔少女送往宮廷。選美有許多條件,例如年齡、身高、健康、容貌、身體發育程度以及種族等等,但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是必須是處女。如果把非處女送進宮去,那可是大罪,因為是非處女,進入宮廷時也可能有孕,如受皇帝“寵幸”,生下的“野種”變成“龍種”,那就使皇家血脈混亂了。


  在中華性文化博物館中展出了一個瓷印,上有“守珍印”幾個字,是宋代州府選美送往宮廷時,證明某個女子是處女的憑證。把這個印蘸上硃砂,蓋在女子臀部,不易脱落,這就算“產品合格”證明了。

  那麼,在古代民間是怎樣檢測新娘是不是處女的呢?

  在古代民間,常以初夜性交是否“見紅”來檢驗新娘是否處女。丈夫在和新娘第一次性交後,要以染上血的手帕以示親友,表明所娶的是“黃花閨女”、“原裝貨”,於是大家一片歡呼。

  古代的狎詞和性小説中多有表露。例如清末的一首俗曲五更調《鬧新房》裏,從一更眾人鬧新房,二更新人入羅幃,寫到三更的“海棠枝上試新紅”之後,新郎就喜滋滋地“驗紅”了:“三更裏明月來相照,奴好似狂風吹折嫩柳腰。郎愛風流不顧奴年少,忍痛含羞隨他來顛倒。弄出一點紅,滴在白綾標,不怕羞醜拿到燈前照。新郎見了喜紅,心中多歡悦,説奴是黃花女,喜笑在眉梢。”


  這種“見紅”的手絹,不但新郎要看,有時連外頭的賓客和男方的家長都要讚歎不已地傳看這塊血跡斑斑、代表新娘貞潔的手絹。如果新娘不“落紅”,而外面又圍着一大堆等着見紅的人,那場面的確十分尷尬,後果十分嚴重。例如《醒世姻緣傳》中就有這樣一段情節,有個叫魏三封的人娶程大姐為妻,初夜不見紅,就對她毒打拷問,然後押送她回孃家:

  開了街門,只見程大姐蓬頭燥腦,穿着一條紅褲,穿了一件青布衫,帶上繫了那塊雞冠血染的白絹,反綁了手。魏三封自己拿了根棍子,一步一下,打送到她門前,把她賠的兩個櫃,一張抽頭桌,一個衣架、盆架之類,幾件粗細衣裳,都堆放在大門口,魏三封在門前跳着,無般不識樣的毒罵。

  當程大姐的母親孫氏出來與魏三封吵鬧,被魏三封拳打腳踢時,看熱鬧的人把他們拉開,還紛紛指責捱打的孫氏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90 字。

轉載請註明: 揭遠古神話大羿與后羿 真假箭神之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