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揭秘楊玉環究竟有多胖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奇聞

  唐人“豐肥濃麗、熱烈放姿”,以肥為美,世人公認。唐朝第一美人楊貴妃身材就很豐腴,據野史考證稱:楊貴妃身高1。64米,體重138斤,也有説楊貴妃身高1。55米,體重120斤的,但楊貴妃究竟有多胖,至今無法考證,只能從唐代詩詞、書畫、雕塑、陶俑及各類藝術作品中尋得一絲痕跡。比如唐人繪製的“貴妃出浴圖”就給後人留下了尺幅春光。

  另有“環肥燕瘦”這一成語的來源,也與楊貴妃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唐玄宗的貴妃楊玉環身材是豐腴的,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身材是清瘦的,這兩位歷史上有名的美人的胖與瘦,被蘇軾老先生用來比喻書法作品風格各有所長,據蘇軾的《孫莘老求墨妙言詩》言:“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瘦誰敢憎。”美人的胖瘦本與書法隔着十萬八千里,居然也被蘇老先生聯繫到了一塊,真是夠別出心裁。此後,“環肥燕瘦”這一成語也就流傳開了,不過慢慢跟書法毫無瓜葛了,迴歸到它最本真的含義,説的就是女人的身材。

  另有白居易的《長恨歌》,雖説對楊貴妃肥與不肥沒多的描述,但一句“温泉水滑洗凝脂”,可讓人從字裏行間體會到楊貴妃的豐腴。

  {周昉的“簪花仕女”,被稱作是“唐朝女子的符號”,也讓唐朝女人的壯碩與豐美,如一朵恣意盛開的花,鮮活、飽滿地養了無數唐代人的眼睛。而且,唐朝不僅女人肥,男人也肥,楊貴妃的乾兒子安祿山就是其中的一個,據《舊唐書·安祿山傳》記載:“祿山晚年益肥胖,腹垂過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風焉。”三百三十斤,居然跳《胡旋舞》還能疾如風,真不可思議。更讓人疑惑的是:唐人為何以肥為美?豐腴的楊貴妃緣何受寵?


  唐朝是個富有的朝代,杜甫有詩記載“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國家繁榮昌盛,人們豐衣足食,大多可放開肚皮暢快淋漓地吃香的喝辣的,具備了身強體胖的外在條件,也就保持了健康豐滿的體格。

  “環肥”之美,興於盛唐,起自北方。唐代開國皇帝李淵的外祖父是鮮卑大貴族獨孤如願,李唐皇室的血統中至少有一半是鮮卑血統,李唐王室由鮮卑遊牧部落的關隴軍事集團起家入主中原後,依然是保持着遊牧生活的一些習性的,喜歡欣賞牡丹,熱愛肥臀大馬,崇尚壯碩之美。而鮮卑族的遊牧生活需要的就是剽悍、健碩的體魄,豐腴的楊貴妃受歡迎,得到寵愛也就不足為奇了。

  再説,唐人自信,無憂患,當時的唐代是高度開放的國家,與130多個國家交往着。唐代的長安城是一座雄偉壯觀的都城,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會,是東方文明的中心,吸引着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國的商人、旅行家、學者和不同信仰的宗教徒。譬如波斯就與唐朝交往很是密切,唐長安城裏有着大量的波斯人居住。

  隨着西域人大量湧入,長安城中的生活方式也產生了變化,模仿“胡人”成為時尚。比如在服飾上,長安受西域風氣的影響就較深,遠自波斯、吐火羅,近至突厥、吐谷渾和吐蕃都為唐人模仿的對象。而西域人的塊頭都比較大,估計唐朝的“以肥為美”與此也有着一定的關聯。

  現在想來,那個豐乳肥臀的唐朝令那麼多人懷想,以胖為美也沒什麼不好的。胖美人楊玉環,都美得皇帝連朝政都不想理了,那麼胖應該始終是有着它獨特的魅力的吧。


  武則天楊玉環玩“三角戀”誰更有能耐?

  武則天與楊玉環,是唐朝歷史上無法避免的兩位女性,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位美女。而究竟美女的標準是什麼?古往今來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但是能夠得到當時九五至尊的皇帝的認可,那其整體美,一定是會讓人有窒息的感覺。而武則天與楊玉環都是得到了皇帝的認可,並且成為了當時的國家第一夫人。那麼,這兩位同為母儀天下的第一夫人誰更有能耐呢?

  武則天與楊玉環相同點不但同樣是山西人,同樣都是第一夫人,同樣都是玩的父子“三角戀”。不過不同的是,武則天最終的歸屬權由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獲得,楊玉環的最終歸屬權則是由壽王李瑁的父親唐玄宗李隆基獲得,而武則天是政治家,楊玉環則是音樂家、舞蹈家。從此可以折射出初唐和中唐時期整個國家取向的不同。


  一個國家的憂患意識的最好體現就是女人的表現,有句詩不是叫“商女不知亡國狠,隔江猶唱《後庭花》。”一個女人如果憂患意識都空前強烈,那麼一個國家必定昌盛,如果一個女人沒有國家憂患意識,國家不亡也衰,而武則天與楊玉環則是最好的説明。

  看看武則天與楊玉環的專業就能看出,武則天的專業是政治,而楊玉環的專業是藝術。如果兩個所處時期調換一下,肯定也不會被皇帝所欣賞,女人的美不但靠外表,而是靠氣質,而氣質的來源則是其內心的文化知識的長期積澱。

  一個女人的最普遍的身份有三種:女兒、妻子、母親。武則天與楊玉環雖然同樣出身在官僚家庭,但是成份卻不相同,武則天是唐朝開國功勳武士彠的次女,按今天的話來説就是革命家庭,屬於根正苗紅的革命兒女範疇。


  而楊玉環則不同了,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親楊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也就是説,是屬於一個世傳的官僚家庭。作為女兒,都是出生在官僚家庭中,只是成份不同所以景況也不同;作為妻子,同樣屬於第一夫人,先後成為父子兩代人的妻子。

  如果説兩人在前兩個女人特有身份上不分彼此的話,那麼在母親這個身份上,武則天顯然就要比楊玉環出色了,難怪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的夫人,現總統小布什的母親,芭芭拉·布什,最羨慕的女人就是武則天了。自己才嫁給一個國家領導人,培養了一個國家領導人。而武則天則是她的兩倍,嫁給兩個國家領導人,一是唐太宗李世民,二是唐高宗李治;生育了兩個國家領導人,一是唐中宗李顯,二是唐睿宗李旦。


  武則天與楊玉環都是有宗教信仰的。武則天信仰佛教、楊玉環信仰道教。從此可以看出當時兩人所在地不同以及中國宗教的分佈局勢,在唐朝時代,道教是主流宗教,因為是屬於唐朝的國教,而楊玉環當時的籍貫所在地是四川,這個地方是中國道教盛行的地區之一。

  而山西則是佛教的四大盛行地,從佛教的四大聖地可以看出山西的比重還是相當大的,而且從傳播路線上也是十分重要的,並且山西在東晉時期產生了許多著名的宗教界人士,慧遠與法顯便是兩個傑出人物,慧遠是佛教淨土宗的創始人,而法顯則是在玄奘之前去當時的佛教聖地勤工儉學的人。

  在人們心中,武則天和楊玉環都沒有什麼好口碑,這主要是個人愛好不同所導致的。武則天是“通文史,多權謀”,而玩權謀的人大多屬於自私的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她在早期的爭取第一夫人地位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女兒殺死,嫁禍與前任第一夫人。


  武則天雖然對人民也是有貢獻的,可是權利慾太強了,而同樣身為第一夫人的楊玉環則不同。武則天積極參與國家大事,而楊玉環則不參與國家大事。如果要是顛倒下的話,李白若遇上同樣有詩詞修養的武則天,那麼就沒狄仁傑什麼事了。李白也不會有那麼多的詩歌流傳千古了,而應該是換做狄仁傑了,不過歷史沒有這樣一個假設。

  狄仁傑是當時國家政治體系內“山西幫”的領軍人物,而出於中國人很濃烈的“鄉土觀念”所以是早期“挺武”派的頭面人物。而李白是四川人,楊玉環的祖籍所在地和他屬於同一省份,可以看出國家行政區域不同時期所釀造的歷史悲劇,李白仕途不順也正是如此。

  從唐朝的兩位山西美女可以看出,在大唐開國初期,連女性都有憂患意識,所以國家有“貞觀之治”,而做為繼任者,武則天做的很好,史稱為“貞觀遺風”,而到了“開元盛世”時期,憂患意識被淡薄,舉國盛行享樂主義,因此大唐王朝的中葉出現安史之亂。


  説完武則天的政治專業,再説説楊玉環的藝術專業。楊玉環通曉韻律,能歌善舞。當時國家安定強盛,文化藝術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而楊玉環個人愛好是吃荔枝,一點都不體恤民情。

  武則天的個人愛好以嚴法治國,可以説是美女的兩個極端!武則天在位時期,對待官員是不講究門第的,國家內閣首相交給狄仁傑擔任,而楊玉環則是幫她兄長要了個國家內閣首相來做。當然楊玉環權利慾只是其家庭附加給她身上的,而武則天的權利慾則是屬於個人的。

  武則天與楊玉環都是悲劇性人物,武則天是敢於挑戰男權社會體系的,而楊玉環則是與男權社會妥協了,而武則天最後的悲劇就在於接班人無法延續,兒子是李家的,女兒是自己奪權道路上的犧牲品,最後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和平演變了,而楊玉環則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


  説到女人禍國,她們二人都曾遭到“紅顏禍水”的抹黑。其實楊玉環不就為家人謀求了個高職嗎?不就是有點個人愛好嗎?如果沒有皇帝的支持,那麼也是孤掌難鳴,何必要把責任都推卸到女人身上呢?只能説明,男人本身就有責任。

  而武則天在剛開始參與政治的時候,還是高宗要求的,是高宗給了他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機會,而釀造了以後的悲劇,唐高宗當時是要削減她的權利的,可對於武則天這樣權利慾極強的女人,只能膨脹不能收縮,歷史的一個偶然製造歷史的必然。為什麼又要把必然的責任推託到偶然的身上呢?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兩位大唐美女各懷風流,各有千秋。當然,武則天在政治上高出一籌,而楊玉環則在藝術上勝出,其他方面大體不相上下,至於要説武則天和楊玉環究竟誰更有能耐,還是那句古話説得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史上那些遭國君父親們強娶的兒媳們結局


  這幾個國君是衞宣公、魯惠公、楚平王。還有一個國君晉文公,他因為政治目的娶了自己的侄子晉懷公的妻子懷贏為妻,宗法制度,侄子如同兒子,他也算是奪兒媳為妻。本博客有一篇博文專門論及此事。那麼,這些被國君強奪為妻的女子後事都是怎樣的呢?

  衞宣公夫人宣姜

  衞宣公為兒子聘的是齊國齊僖公的女兒。還沒有等到拜堂成親,見這個齊女漂亮,就把她納為自己的妻子,史稱宣姜。沒過多久,宣姜為宣公生下了兩個兒子,公子壽和公子朔。等到原來立的世子汲的母親去世後,衞宣公就把宣姜立為正夫人。


  後來,在宣姜攛掇下,衞宣公設計殺死了自己的這個兒子公子汲。因為宣姜生的那個大兒子壽知道了這個陰謀,想代替哥哥去死,事情不成,兩人同時被殺。公子汲死後第二年,衞宣公死了,宣姜生的第二個兒子朔當上了國君,這就是衞惠公。

  公子朔繼位,衞國的許多貴族不服,衞惠公四年(前696),衞室公子發動叛亂,公子朔逃亡到母親孃家的齊國。衞國公室貴族立黔牟為君。

  衞惠公在外七年,齊襄公討伐衞國,送回了衞惠公,衞惠公復位。荒唐事是因為有荒唐人,齊襄公因為對衞國有功,提出來一個荒唐的建議,要將宣姜嫁給衞惠公同父異母的哥哥公子頑,併為此派出了使臣。衞國本來不同意這樣做,無奈畏於齊國的壓力,只得同意。


  還有一種説法,宣姜自衞宣公死後就和公子頑私通,説《詩經·邶風》中那首“牆有茨”就是諷刺這件事情的。詩的大意是:牆上有蒺藜,不可去除,宮中那些話,實在沒法説。

  如果説出來,實在是太醜了。不管是私通還是強行下嫁,宣姜和公子頑事實上卻有婚姻。兩人後來生兒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齊子、衞戴公申、衞文公毀、宋桓公的夫人、許穆公的夫人。

  宣姜是怎麼死的?歷史上沒有記載。從後來發生的事情分析,她應該是享受着國君夫人的尊榮。當她的兒子衞惠公被趕走時,這時候是黔牟當衞國國君,公子頑是黔牟的弟弟,中間這七年,黔牟這個衞君當不會難為她。

  七年後,兒子復位,又執政了19年,繼位的就是她的孫子衞懿公赤,在位9年。兒孫共執政40年,這個時候如果他還活着,接下來又是她和後夫所生兒子戴公和文公執政,前後26年。既然是沒有記載,説明她再也沒有故事,可以肯定,她一定是正常離世。

  當然,《左傳·魯昭公二十年》當中也有一句話説:“閏月戊辰,殺宣姜。”這是發生在公元前522年的事情,距離衞宣公死(前709年)已經相隔183年。這個宣姜會是那個宣姜嗎?


  魯惠公夫人仲子

  魯惠公姬弗湟,是魯國第十三位國君。他的庶長子叫做息。晚年,魯惠公打算為息娶宋武公的女兒,當這個宋女來到魯國的時候,魯惠公看到她很漂亮,就奪為己有,並把她立為夫人,後人稱之為仲子。後來這個仲子生了一個兒子,叫做允,這就是後來的魯桓公。

  不久魯惠公死去,因為允太幼小,魯國人共同商量,讓息代理國政。公子息代理國政十一年,被公子揮所殺,死後被稱之為魯隱公。

  這個宋仲子也沒有故事,只是因為她的陵墓落成典禮才又一次提到了她。魯隱公五年(前718)秋,仲子的陵寢落成,魯國舉行典禮慶祝。這場典禮是由魯隱公主持的,典禮上跳起了六佾(yi,樂舞的行列)之舞。


  按照當時的禮制,天子八佾,三公六佾,諸侯四佾,魯隱公身為諸侯卻搞了一個六佾,這就是逾越禮制。

  實際上,史書記載這件事並不是為了寫仲子的陵寢之事,而是為了説明從魯隱公開始,連魯國這樣的禮制國家也已經是“禮崩樂壞”,到後來更是連魯國大夫也跳起了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的“八佾之舞”。

  人們諷刺魯隱公還有一件事,這個典禮不應該由他主持,因為這個仲子不是他的親孃。不知是魯隱公為了表示自己真正把這個仲子當做正“國母”看待,還是向人們表明他父親本來就該娶這個女人,反正他主持了這場典禮。

  這説明,這個仲子是享受着尊榮的。後來仲子的兒子當上了國君,這就是魯桓公。沒有故事的仲子,至少可以確定是得以善終的。


  楚平王夫人伯贏

  楚平王的太子叫做熊建,他有兩個師傅,太傅叫伍奢,少傅叫費無忌。費無忌不招太子待見,就中傷他。到了太子婚娶的年齡,楚平王給他聘下了秦女。

  費無忌極力誇讚秦女美麗無比,可傾國傾城,攛掇楚平王納了這個兒媳,另為太子建娶了一個齊女。這個秦女稱之為伯贏,也有稱孟贏的,不管是伯還是孟,都是長女的意思。

  這時候是秦哀公十一年(前526)。秦哀公是繼承父親秦景公的君位,景公在位四十年,這個伯贏不太可能是秦景公的大女兒。

  按照君主長女嫁國君或者太子的對應關係,她有可能是秦哀公的女兒。後來楚國郢都被吳國攻破,申包胥在秦庭外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終於同意派兵救援楚國,楚國才得以不亡。


  申包胥為什麼要去秦國求援?除了秦國有這個能力,是否還有這種姻親關係在其中?當然,沒有明確記載的事情都只是推測,他是秦國公室公子長女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伯贏和楚平王生了一個兒子叫做珍,就是後來的楚昭王。楚昭王繼位第十年,吳國攻入了楚國的郢都,楚昭王逃跑。吳國軍隊佔領郢都後,伍子胥為了報父親被殺的冤仇,自己將楚平王從墳墓裏挖出來鞭打屍體,也縱容士兵燒殺搶掠,楚國郢都陷於災難之中。

  大夫們進入楚國大夫之家,吳王進入楚宮,到了夜裏,郢都到處是淫慾橫流。吳王闔閭聽説伯贏依然美貌,意欲姦淫,伯贏持劍相待,誓死不從,並言辭斥責闔閭。

  吳王闔閭無奈,只得放手。伯贏的兒子楚昭王在位二十七年,他的兒子也就是伯贏的孫子楚惠王在位57年。伯贏也無故事,應該也是善終。


  晉文公夫人懷贏

  晉文公的弟弟晉惠公為君的時候,為了表示和秦國和好,把自己的兒子已經立為太子的圉送到秦國當人質,秦穆公把小女兒許配給他。

  後來,秦惠公病重,太子圉害怕國內大臣另立他人為國君,就沒有經過秦國的同意,偷偷跑回了晉國,把自己的妻子扔在了秦國。

  這個留在了秦國的女子被稱之為懷贏。秦穆公覺得晉惠公父子兩人都不是守信之人,就想為晉國另立國君,他選中了在國內和諸侯中很有威信的公子重耳,就從楚國把他找來。秦穆公一次性送給重耳五個女子,其中有一個就是他侄子晉懷公的妻子懷贏。

  開始,晉文公覺得這樣不太合適,就問手下大臣。有大臣説,國家都要奪來了,何況一個女子呢!這樣,晉文公就決定娶這個女子。

  合婚之日,懷贏奉上一隻盒子承在下面,自上而下澆水給重耳洗手。這是一種禮節,重耳起初接受了這種澆水之禮,等到結束的時候,重耳只是揮揮手就讓懷贏走開,也就是很不重視的意思。


  懷贏非常生氣,説:“秦國和晉國是相互匹敵的大國,你為什麼看不起我?”重耳害怕了,脱去所穿戴的禮服,自囚以聽候秦穆公的處罰。

  這段記載頗有點兒耐人尋味。秦穆公把懷贏和五個女子打包相送,知道這個女兒已經嫁給了晉懷公,有那麼一點兒自知理短的意味。重耳為了應付這個秦穆公還是把懷贏放在了第一位,但心裏卻很彆扭。

  懷贏很聰明,她藉機警告重耳,告訴他,你現在還不是國君,你能不能當得成這個國君,還是要看我爹的態度。重耳也是個明白人,馬上自囚以聽秦穆公處罰。

  秦穆公明白,重耳已經知道了利害關係,馬上舉行了一個儀式,正式宣佈送重耳回晉國為國君。懷贏也成了正式的夫人,由此稱之為文贏。


  晉文公為君九年死去,他和文贏生的兒子姬歡繼位,就是晉襄公。這一年,秦穆公趁着晉國國喪期間派兵偷襲鄭國,事情不密,只好將滑國滅了。秦國吞併了晉國的屬從國,軍隊又未經同意過境,晉國於是決定和秦國開戰。

  晉襄公穿着孝服,終於在崤這個地方打敗了秦軍,俘虜了三個統軍大將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勝利後,晉國為晉文公舉行葬禮,文贏也參加了。

  本來,晉襄公想殺死這三個大將,文贏對晉襄公説:“秦國也想得到這三員大將,如果放他們回國,秦國也必然會殺死他們。”


  晉襄公同意了,便送回了這三人。三人回國後,秦穆公自己把失敗的責任全部攬了下來,並沒有殺他們。後來,秦穆公興兵報復,正是這三個人帶兵打敗了晉國,將上一次敗仗陣亡的將士們的屍體掩埋,史稱“秦穆公崤谷封屍”。發生了這件事情以後,文贏也沒有了故事。

  這些女子最後為什麼都銷聲匿跡了呢?説到底,那個時代的女子根本就沒有地位,他們的出現只不過是因為國君的荒唐把她們牽扯了進來,她們是被動的、無奈的,是任人擺佈的。

  雖然她們最後的結局還算説得過去,但那也只不過是因為她們都生有一個兒子,而這個兒子都成了繼位國君。

  否則,她們也會像那些無數的國君的姬妾一樣,獨自呆在淒涼的宮裏,直到被歷史的塵埃埋葬。儘管如此,即便歷史給了她們一個特寫,也始終改變不了“跑龍套”的角色。


  揭秘將兒媳婦推上龍牀的五大荒淫帝王

  眾所周知,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君主帝王幾乎沒有不荒淫無恥的,但是,最荒淫無恥的當屬那些橫刀奪愛、淫亂宮廷、搶奪自己兒媳婦的帝王。而這些帝王如此的荒淫無恥,輕則引發朝局動盪,禍及自身;重則導致宮廷政變,山河變色,江山易主。這裏就説説歷史上橫刀搶奪兒子媳婦的五大荒淫君主帝王。

  一、衞宣公搶奪兒媳婦宣姜成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説起歷史上最早搶奪兒子媳婦的帝王,衞宣公可以説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衞宣公是春秋時代衞國第十五代君王,年輕時就風流成性,為所欲為,曾與庶母夷姜私通,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為衞伋子。由於衞急子是亂倫的結果,小時候就被寄養在了民間。

  衞宣公當上國王后,與夷姜的曖昧關係便公開化了,衞伋子也被立為太子。衞伋子長到十六歲時,衞宣公想讓他娶齊國國王齊僖公的長女宣姜為妻。派去齊國求親的使者回來後説,宣姜有傾國傾城之貌。衞宣公一聽頓時心旌搖盪,不能自拔。


  於是心生一計,就下令在淇河之濱修築了一座豪華宮殿,取名為新台。然後讓衞伋子出使宋國。衞伋子前腳一走,衞宣公後腳就派人去齊國迎親,把宣姜直接迎到新台,納為妃子。《詩經·邶風》中的《新台》記載此事:“新台有泚,河水渳渳。嬿婉之求,籧篨不鮮。新台有灑,河水浼浼。

  嬿婉之求,籧篨不殄。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後來,等到衞伋子從宋國出使回來時,衞宣公讓衞伋子以庶母之禮拜見宣姜。看到父王已經將生米煮成了熟飯,衞急子也只有認命了。


  二、春秋戰國時期楚平王搶奪兒子建的媳婦孟嬴

  公元前527年,楚國的楚平王想給十五歲的太子建娶妻,就派了太子少傅費無極去秦國為太子迎娶公主孟嬴。費無極發現了孟嬴是個傾國傾城的絕色美女之後,為了獻媚於楚平王,便建議楚平王將其掉包,送入後宮。沒想到楚平王十分好色,聽了這個建議後,不禁喜出望外,於是就搶奪了兒媳婦孟嬴做了自己嬪妃。

  費無極也因此獲得了楚平王的寵幸。但狡老奸巨猾的費無極心裏清楚,眼前雖然得寵於楚平王,可如果楚平王一旦駕崩,太子建坐上王位的話,自己的前程不但不保,恐怕連自己的性命也就玩完了。因此,費無極就不斷地詆譭太子建。楚平王聽信了讒言,就把太子建派去城父駐守。


  為了將太子建置於死地,費無極又讒言説他正在密謀造反。於是,楚平王便把太子建的另一個師傅太子太傅伍奢找了來。伍奢要楚平王不要聽信小人的挑撥離間。而楚平王不聽良言勸阻,隨即命令司馬奮揚去殺太子建。司馬奮揚卻暗中派人通知太子建趕快出逃。太子建出逃後,楚平王將此事遷怒於伍奢,就殺了伍奢和他的大兒子伍尚。

  伍奢的二兒子伍子胥逃出楚國,來到了吳國。他幫助公子光坐上吳國的王位。這公子光就是後來的吳王闔閭。伍子胥得到吳王闔閭的重用,興兵伐楚。這時候,楚平王已經死了,於是就由楚平王和孟嬴生下的兒子熊珍繼位,是為楚昭王。伍子胥指揮吳國的軍隊,打敗了楚軍,這次輪到楚昭王出逃了。


  伍子胥發掘了楚平王的墳墓,鞭屍三百鞭,給父兄報了仇。就這樣,由楚平王搶奪兒媳婦的鬧劇,不僅改變了楚國的命運,而且也為後來吳越之爭留下了伏筆。

  三、唐玄宗李隆基搶奪兒子壽王李瑁的媳婦楊玉環

  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個兒子壽王李瑁,娶了一個國色天香、傾國傾城的美女名叫楊玉環。沒想到因為一次偶然的邂逅,唐玄宗看中了這位如花似玉、天生麗質的兒媳婦。於是,演繹了一場大唐王朝版的橫刀搶奪兒媳婦的連環大戲。

  壽王李瑁是唐玄宗和武惠妃所生的兒子。還是武惠妃在世之時,李瑁就要求父皇把楊玉環封為壽王妃。沒想到武惠妃死後不久,唐玄宗就把目光瞄準了自己的兒媳婦楊玉環。他先是讓楊玉環離開壽王府去做女道士。然後又以招收女道士的名義把楊玉環弄進了皇宮,成為了自己的妃子。為了堵住兒子的嘴巴,唐玄宗便給兒子另外娶了一個壽王妃。


  楊玉環入宮後,被冊封為貴妃,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她喜歡吃荔枝,於是唐玄宗就派人從嶺南快馬加鞭運送到長安來,因此就有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名句。楊玉環喜歡洗浴,唐玄宗就大動土木,修建華清池,於是也就有了《長恨歌》中關於楊貴妃洗浴的香豔無邊的描寫。

  雖然,楊貴妃給唐玄宗的晚年生活帶來了無限樂趣,卻也讓他沉湎於酒色,荒廢了朝政。天寶十五年,安祿山起兵造反了。唐玄宗的皇家衞隊御林軍把皇上和朝廷的糜爛腐敗的罪責全部都扣在楊貴妃的頭上,要求楊貴妃承擔動亂的責任,以死謝罪。事到此時,作為九五至尊的唐玄宗也無可奈何,結果楊貴妃被迫自殺於馬嵬坡。


  沒有唐玄宗的橫刀奪愛,楊貴妃只是一個普通的壽王王妃。唐玄宗的一時的好色貪念,不但完全改變了楊貴妃的美女人生,也嚴重影響了唐朝的歷史進程。

  四、西夏皇帝李元昊搶奪兒子寧令哥的媳婦沒藏氏

  李元昊本是個雄才大略的開國皇帝,然而,他卻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他見自己的兒子太子寧令哥娶的沒藏氏花容月貌,玉樹臨風,便硬是把她納為自己的妃子,後來又封其為皇后。李元昊與原來是自己兒媳婦的沒藏氏生得一子名叫李諒祚,就是後來的夏毅宗。


  沒藏氏雖然生得花容月貌,但卻是個野心很大的女人。她一方面唆使李元昊廢太子,立李諒祚為太子;另一方面通過自己的哥哥沒藏訛龐煽動寧令哥把她重新奪回來做太子妃。寧令哥看到自己的妻子變成自己後母,自己的地位又有所不保,心情苦悶可想而知,於是在公元1048年元宵節的夜晚,率領一批刺客,刺殺李元昊。

  李元昊在這次刺殺中被削掉了鼻子,沒捱過第二天就死去了。但是,寧令哥後來卻被沒藏龐訛殺死了。這位不惜以身試法奪回妻子的西夏太子,至死可能也不知道他只不過是沒藏氏為自己的兒子李諒祚登上皇位安排的踏腳石罷了。


  五、後梁開國皇帝朱温召集眾兒媳入宮輪流侍寢

  朱温在自己的皇后死後,難耐後宮寂寞空虛。一日,他路過洛陽,魏王張全義接駕,朱温住在魏王府,當他看到魏王的女兒和兒媳們都長得十分漂亮時,他竟然毫不顧忌君臣之道,將其女兒和兒媳一一輪姦。君奸臣女臣媳,自古罕見,令人不齒。

  這位後梁的開國皇帝的荒淫無恥不僅在朝廷大臣府中出軌,更荒淫無恥的是,他召集眾兒媳入宮,輪流侍寢。這讓楚平王、李隆基、李元昊等人望塵莫及。在他的這些兒媳婦中,就數養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最有姿色,因此,她成了為公公伴寢次數做多的兒媳婦。


  當然,王氏從不放棄每次為公公伴寢的機會,為自己老公説清。她經常在公公的懷裏勸説讓自己的老公朱友文當太子。朱温竟然色迷心竅,一口答應。沒想到在朱温與另一個兒子朱友圭的媳婦張氏睡覺的時候,朱温一時説溜了嘴,把這個秘密透露出來。張氏趕忙把消息告訴了朱友圭。

  朱友圭的母親是娼門出身,一直被眾兄弟瞧不起,朱温也一直看不上這個兒子。朱友圭得知消息後,氣急敗壞,不禁想到自己是親生兒子賠上個媳婦不説,卻得不到皇位,朱温卻要傳位給這個養子。後來,朱友圭趁朱温病危之際,發動叛亂,殺死了朱温。



  朱温在臨死之前斥責朱友圭道:“你竟然犯上作亂,幹出如此悖逆之事,天下間容得你嗎?”朱友圭則反唇相譏道:“天下人都想把你碎屍萬段,我是順應天下的民心。”於是將親生父親殺死,又派人把朱友文殺死,自己登上了王位。而他當了一年的皇帝,最後被他另一個弟弟朱友貞殺死。就這樣,後梁進入了父子反目、兄弟殘殺的時代,不久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