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中國是一個傳統文化底藴豐富的國家,而在這些禮儀當中,孝道是最為重視的。提到孝道就不得不説守孝。我們都知道守孝要穿喪服,那喪服是從何時起開始是白色的呢?小編在文中告訴你答案。
中國歷史上傳統喪服也用白色。在中國人的葬禮上,死者的親屬朋友通常還臂挽黑紗,胸襟上彆着白色的小花,以此來表達對死去親人的哀悼和敬意。
白色,往往使人聯想起冰雪、白雲,給人以明亮乾淨、暢快、樸素、雅緻與貞潔之感。在歐洲,白色總是象徵着友誼與愛情的純潔無瑕。西方人舉行婚禮,新娘的婚紗必須是白色的。在中國,古代文人志士就常以素衣寄寓自己的清高,有身份的人通常着白色——《管子·幼官》:“九和時節,君服白色。”
奇怪的是,中國傳統喪服也用白色。在中國人的葬禮上,死者的親屬朋友通常還臂挽黑紗,胸襟上彆着白色的小花,以此來表達對死去親人的哀悼和敬意。而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喪服顏色通常為黑色,以黑色表示悲哀,以白色表示喜悦和快樂。民族間的差異如此不同,這是為什麼呢?
中國喪服使用白色(素服,素衣、素裳、素冠等),是從周代開始的。周代產生了五服制度,即按服喪重輕、做工粗細、週期長短,分為五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在喪禮中要求喪服是白色,禁止穿黑色的衣服,戴黑色的帽子,稱“羔裘玄冠不以吊”(《論語·鄉黨》)。“羔裘”,就是黑羊皮,毛皮向外。喪服顏色以白色為主,已成為定製。這種制度,一直延續到清代。清代的寡婦,着雖黑色衣裙,但在喪禮上仍需着白色喪服。
中國人的喪服“尚白”,基於傳統文化和心理意識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原始禁忌
色彩的象徵和寓意,反映的是民族文化心態。中國文化的顏色象徵,建立在中國早期的政治、文化和教育狀況基礎上,具有一定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傾向。我們的祖先因為弱小,無法抗拒猛獸的攻擊,白晝下他們的心理仍暴露無遺。面對成為猛獸犧牲品的危險,對白色有一種本能的恐懼。於是,白色在中國文化裏就成了一種顏色禁忌。
《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載:“乃閲陰太后舊時器服,愴然動容,乃命留五時衣各一襲。”“五時衣”,是將服飾定為五色,天子在一年中的不同時節,分別穿着不同顏色的衣服。其顏色為: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
“五時衣”中的白色,對應的是秋季。秋季,是大自然的殺氣時節。喪服之白色,既是一種復古、憶祖的祭服服色,同時也是弔喪死者的凶煞服色。
隋、唐至宋,皇帝命百官也穿着“五時衣”服飾“迎氣五郊”。明、清時,“五時衣”流行於民間。而西方文化中,顏色象徵意義少了一些神秘,白色象徵意義主要來自白色本身,如下雪、白花等,白色只意藴高雅純潔,黑色才是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色,象徵着死亡、災難。
二、崇尚先人
中國喪服“尚白”禮俗,體現了人們對祖先的“崇敬”。《史記·禮書》雲:“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則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大戴禮記·禮三本》也説:“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焉生,無先祖焉出,無君師焉治,三者偏亡,無安之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中事先祖而寵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尊先祖”,是“禮三本”之一。中國人最早的服裝原料取材於麻,中國之中原地區遠古不產棉布,除了從自然界獲取的動物毛皮、羽毛外,最先是以葛、麻、絲帛為服裝原料。清麻脱膠和絲帛漂練之後,自然呈現白色,白色自然成了中國人最早的服色。白色是祖先的發明,白色喪服則體現了對祖先的崇敬。
三、表達虔誠
中國喪服以白色為主,還體現禮的“真誠性”。喪服的原料選擇原則,是崇尚原始、質樸、自然。《儀禮·喪服》:“喪服,斬衰裳,苴絰杖”;“疏衰裳齊”;“不杖,麻屨者”;“大功布衰裳,牡麻絰纓,布帶,三月,受以小功衰,即葛”,“小功布衰裳,澡麻帶絰,五月者”,“緦麻,三月者”。
原料的粗糙程度,古人將之與喪禮的等級掛鈎。中國古人對五種喪服制作要求不同:斬衰是五服中等級最高的一種,上衰下裳都是最粗的麻布,只裁割而不緝邊,無修飾;齊衰僅次於斬衰,穿用粗麻布製成的衣,縫邊,所以稱齊衰;大功,穿用熟麻布做成的衣,麻布細於齊衰而粗於小功;小功,穿用細於大功的麻布製成的衣;緦麻是五服中最輕的一種,穿用細麻布製成的衣。越是與死者親近的人的喪服,後天的加工越簡單,以至於斬衰的原料是生麻布。
《史記·樂書第二》:“窮本知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唐)張守節正義:“著,明也。經,常也。著明誠信,違去詐偽,是禮之常行也。”常行之禮,在於誠,在於去偽。所以“布筵席,陳樽俎,列籩豆,以升降為禮者,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史記·樂書第二》)。鄭玄注曰:“言禮樂之本由人君也。禮本著誠去偽,樂本窮本知變。”
白色選為喪服顏色的必然性,這些是很好地説明:“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原因就是後天顏色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偽”,為禮之末。以麻的本色(白色)為喪服顏色,體現的正是為禮之本的“著誠去偽”精神。而“披麻戴孝”,便成為廣泛的民俗。後來慢慢就演變成了今天的形式,全部使用白色。
原來這顏色的選擇也有這麼多的講究,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對自然界中的萬物都存在着一種敬畏的心理。所以所用的各種習俗都有其獨特的內涵。也正是這樣的歷史背景,造就了今天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
中國各少數民族喪葬習俗
烏孜別克族喪葬習俗
葬禮與其他伊斯蘭教民族大致相同,實行土葬。人死後,馬上通知所有親友。屍體停留時間很短,一般是早亡午葬或午亡晨葬。參加葬禮的男子都在腰間束一條白帶,頭戴帽子;婦女則在頭上纏一條白布(或圍白色頭巾)。葬前要淨身,如死者是男性,由男性淨體;若是女性則由女性淨體;然後用白布裹屍。
阿訇為死者誦經時,婦女圍屍哭泣,男子則在户外。出殯時,將屍體放於長形木匣裏,抬往清真寺,由阿訇祝福,然後抬往墓地。墓穴先挖一個垂直的長方形的土坑,在坑的西側挖一個洞穴,長寬可容納屍體即可。屍體頭北腳南面向西置於洞中,最後用土封好洞口。埋葬後在淨屍的地方放一個花盆,點一盞長明燈。從這時起,此屋不能再住人。
入葬後,死者子女必須帶孝7天。死後一年內,須舉行四次哀悼儀式,一次是死後第三天;一次是第7天;一次是第40天,最後一次是週年。其中週年祭規模最大。
俄羅斯族喪葬習俗
凡人死,無論男女老幼均內襯白衣,外部穿戴整齊,停放室內,頭向牆角有聖像的地方,腳朝着門,旁點臘燭,長者唸誦例行的祭詞,親友魚貫而行向死者告別,然後將屍體入棺,送墓地埋葬。均為木棺土葬。埋法,是將棺材在墓穴底部用松木墊起20釐米高,棺材周圍豎立4根木柱,上面架起4根橫樑,樑上蓋木板,再鋪樺樹皮(耐久不易腐爛),然後填土。下葬時,死者頭朝西,腳朝東,腳前立十字架。
過去有教堂時,東正教信徒死亡,下葬前要將棺材抬到教堂,經牧師祝禱後,再由其導引,家屬、親友跟隨一起到達墓地下葬。
哈薩克族喪葬習俗
哈薩克人的喪葬儀式基本上是按照伊斯蘭教的儀禮進行的。人死之後臉朝西安放,綁住下巴頦,用洗淨的布遮蓋臉面,用圍帳將遺體圍擋起來。遺體在家停放一天或三天,由近親點燈守靈。前來弔唁的人們要進屋與遺體告別,並安慰死者的親屬。然後用清水洗屍,洗完後用白布纏裹屍體,安放在靈柩內。接着舉行祈禱贖罪儀式。贖罪儀式結束後,將靈柩抬到屋外,舉行“加納扎”儀式。參加者全體站立,由阿訇主持唸經。唸完經後,死者的親屬問眾人:“這個人生前是怎麼樣的人?”眾人異口同聲地回答:“是個好人,善良的人,祝他升入天堂!願他安息吧!”
“加納扎”儀式結束之後,即舉行出殯儀式。墳地遠的用駱駝馱,並用毯子覆蓋靈柩。墓穴根據地形挖成直墓坑或掏成洞穴,屍體頭部朝南,足部朝北,面朝西(即面對麥加)安放在墓穴裏。在屍體放進墓穴之前,所有送葬者每人在屍體上放一撮土,然後安放屍體,並堵好洞口。
死者入葬七天時要舉行“七天祭”,並給洗屍的人贈送衣服或衣料。四十天時要舉行“四十天祭”,一週年時舉行“週年祭”。
按照傳統習慣,對死者要進行長時間的哀悼。死者的妻子一年之內必須身着黑服,頭包白布,以誌悼念。同時還要唱輓歌一年。輓歌自有其固定的哀調。每天在旭日將升和夕陽將落之時唱輓歌,如果遠遠看到前來弔唁的人也要唱輓歌,與弔唁的人見面時更要大聲唱輓歌。如果前來弔唁者是女的或是近親,則相互擁抱,放聲大唱輓歌。
死者埋葬之後,親屬和本部落的人們要給死者家送食物、白布和牲畜。如死者是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他的氈房旁邊要掛弔唁的旗子,旗子的顏色因年齡而異,有嚴格區別:年輕人掛紅色旗子,老年人掛白色旗子,中年人掛的旗子是一半紅一半白。死者生前經常乘騎的馬要剪斷尾巴,不允許任何人騎。轉場或搬家時,需將死者生前所用的馬鞍和衣物統統掛在馬背上,並由死者的妻子領着走。同時還要帶上誌哀的旗子,經過別人的氈房時都要唱輓歌。
一週年時,要重修死者的墳墓。墳墓的形式視其地位和經濟狀況而定。一般人的墳墓用石塊壘起,有地位的人用土坯砌成圓形或者方形的墓形。也有呈八稜形狀的。一些有名望的死者,還在墳墓上用磚砌起高高的拱塔,墓地範圍很廣,他的親屬或同部落的人都可埋葬在周圍。
一週年的祭祀活動是極為隆重的。除重修墳墓外,還邀請親屬和本部落的人蔘加祭祀活動。祭祀之日,先將死者生前的乘騎牽到氈房前,這時死者的妻子兒女哭着與死者的乘騎告別,然後將乘騎宰掉,並將誌哀的旗子拿下,折斷旗杆。
接着宰殺許多牲畜款待參加祭祀的人,並舉行賽馬、摔跤和阿肯彈唱等活動以悼念死者。悼念活動結束後,死者的妻子取下頭上的白沙,兒女們脱下黑色的喪服,並將事先掛在屋內的死者生前的衣服取下,交給主持祭祀儀式的老年人。老年人將死者的衣服以及死者乘騎的馬頭,四個馬蹄和馬皮一塊拿到墓地上去安放。
鄂倫春族喪葬習俗
鄂倫春族認為人的靈魂不滅,人死後變成鬼,要到“閻門坎”(陰間)去,對鬼不能隨便冒犯。這些觀念影響到他們的喪葬習俗。
鄂倫春族講究安葬迅捷。在葬地選擇上,一般要選擇土地平坦,靠近森林和河流的地方,樹有根,水有源,意味着子孫後代永續不斷。
安葬方式有幾種,其中最古老的葬法是風葬。風葬又可具體地分為三種形式:一是樹杈卡屍葬,一是吊棺葬,一是相棺葬。最原始的一種風葬是選擇3、4棵樹,借樹杈搭上橫木,橫木上鋪上樹枝,把死人放在上邊蓋好。後來亦實行土葬。
土葬用的棺材與漢族相似,但較為粗糙。如果沒有棺材,可在土坑中用木杆做成方框,然後放入屍體、蓋上木杆再埋上土。對因急病而死的青年人和孕婦都實行火葬,方法是將棺木放在架起的柴堆上燒,心臟部位尤其要燒透,否則他們變成鬼後會纏繞家人。水葬則用於因溺水而死的人。一般是先將死者用過的帽子等物扔進河中,然後將棺材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去。
陪葬物品中最常見的是馬。如果殺不起馬,就將死者生前穿過的衣服、馬具等馱在馬上,圍繞葬地轉幾圈,説幾句陪葬馬的話。陪葬物品除馬外,還有死者生前用過的日常用品,如碗筷小勺、獵刀、煙具、男性的弓箭、女性的熟皮工具和針線盒等。
出殯時有射“領路箭”的風俗。有的地區有“牽線”的習俗。薩滿紮好草人,草人拴上數條線,死者子女各牽一條跟隨其後。到葬地,薩滿念祭文,唸完後,用“神棒”將線打斷,把草人扔出很遠,以示死者靈魂遠離而去,不牽連生者。
人死後的第七天即“頭期”,以及重要節日、清明等都要到葬地祭祀。到週年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祭祀前要新搭一個仙人柱,內設牀鋪、被褥,牀頭燃上蠟燭,桌上擺上供品。祭祀時,要念祭文。祭文包括死者的情況:姓名、生卒年月以及死因,還包括死者晚輩以及來賓的姓名。並且室內點燈,室外燃篝火,使燈火通明。擺上酒、菜,人們邊吃、邊唱、邊談,燒紙。通宵達旦,直至第二天天亮方結束。
鄂倫春族人死後,家人一般都要戴孝,時間、長短、男女有別。
崩龍族(德昂族)喪葬習俗
崩龍族中若一家有人病故老死,家屬即在門外對天鳴放三槍,寨裏的鄉親、鄰里聞訊,便揹着米、提着菜、拿着肉陸續來到死者的家裏。男人們找來一點銀器放進死者口裏,説是給他到陰間時做擺渡錢。接着用紅木樹葉蘸水洗屍體,換上新衣入棺。棺一般在家中停放三天,每天早晚對天鳴放三槍。
出殯前,男人們抬起棺木,由死者的侄兒侄女在棺木底下來回鑽兩次才出殯。
崩龍族一般實行土葬。寨裏建有公共墓地。死者不分姓氏,等級,凡本寨成員皆可入葬。棺木抬到墓地時,男人在地上挖一個長坑。一個男人,用一火把,在坑內繞三週,然後把棺木橫着放進土坑裏。據説,這是不讓死者的靈魂來危害活着的人。死者的子女,各捧一捧土,撒到棺木上,隨後大家才填土,真到填平。不建墳,不立碑。
坑填好後,在墓地的人都站起來,由一老者唸咒語,大意是:死者和活人是兩條路,死了的去找歸宿,活着的快快回去。待老者唸完,每個人拿樹葉掃掃身體,家人和親戚也不哭泣。大家頭也不回地回村去,安葬就此結束。
葬後第七天,家屬再請請佛爺念一次經,安撫亡靈。從此以後,家屬既不認墳,也不獻墳。
但是對暴死、凶死、孕婦難產死亡,崩龍人認為是惡魔纏身,需實行火葬。火化後,留下的骨頭用清水洗淨放入土罐,葬於公墓以外的特定地方,既不超度,也不壘墳,更不獻墳。
為什麼崩龍族人崇拜佛爺,不認祖墳?相傳很早以前,崩龍族的山寨有一個大頭人叫臘有,他的老婆叫哈木。夫婦倆到40歲時才得了個兒子,取名阿託。阿託長到十歲,不幸得了瘧疾,不久就死了。老兩口哭得死去活來,最後請木工修了一幢陽光曬不到,雨水淋不着的大房子,把阿託的屍體放進去,每天派長工送三頓飯去。
三年後一天晚上,長工照樣送飯去,誰知遇上大雨,山洪暴漲,正在這時,長工看見釋迦牟尼的三個弟子傳教路過這裏,長工便將手中的肉和飯虔誠地獻給了佛爺。這天晚上,臘有夫婦同時做了一個相同的夢,夢見兒子對他們説:“我走了三年,直到今天晚上才吃到家裏送的飯。”
臘有夫婦大吃一驚,他們把長工叫來詢問:“昨晚的飯送給了誰?”長工如實説:“送給三個佛爺吃了。”臘有夫婦感慨地説:“哦,看來獻墳不如獻佛!”從此,崩龍族中死了人,埋葬以後,再也不認墳,不獻墳,只到奘房裏獻佛。
高山族喪葬習俗
1.裸葬。高山族的一種隨葬習俗。人死後,脱去衣服,用鹿皮包裹,親屬四人將屍體抬至山頂,打開鹿皮,使屍體置於其上,再把死者生前所穿衣服蓋在身上以殉葬。俗認為,這樣還“潔”而去,屍體雖裸露,但靈魂卻穿了衣服;人死後屍體無關要緊,無形的靈魂卻可以離開肉體而存在。
2.惡屍葬。高山族喪葬風俗。高山族人認為,非自然死亡者是“惡死”,對“惡死”者屍體葬法與“善死”者不同。泰稚人把戰殺、自殺等非自然死亡的視為惡死者,將其屍在發現的地方就地掩埋。婦人在室內難產死亡或無親屬送終而死者也視為不吉,將其埋於屋內,視為禁忌之地,插上稻草作記,家人棄屋而另建新室。賽多人發現橫死、戰死等非自然死亡者,即告訴死者親屬,就地掩埋,並舉行火葬,堆石於掩埋處,以示禁忌。富人則將自殺、他殺、路斃、火亡的就地埋葬。
3.祭靈。人死後在家停靈三天,出殯前舉行盛大的祭靈儀式。祭靈時一般要殺馬或牛。殺馬時把馬拴在靈前。長子跪於馬前,在馬蹄上撤酒後殺掉。祭靈時,由一長者誦祭文,其內容包括死者姓名、年齡、籍貫、得病和亡故的日期、送葬祭靈的物件等等,其他人在棺前或靈位前脆着,當晚以牛馬肉招待親友,稱之為“告靈飯”。對輩高年長的死者家祭靈尤為隆重,孃親一般要帶一口活豬當場殺了獻祭,其他人一般也帶祭品前來參加。
裕固族喪葬習俗
裕固族的喪葬分三種:即火葬、天葬、土葬。過去部落上層和牧主、富户宗教上層和未成婚的女子都實行火葬。所謂天葬,即將死者放在山頂上,任憑野獸飛禽啄食,實行這種葬法主要是貧苦牧民。土葬是部分部落在很久以前留下來的一種葬法。據説與圖騰崇拜、古時木棺風葬和樹葬有關,並有等級區別。有仰天腑地等形式的葬法。在近代實行木棺土葬各有同異。現在黃泥堡仍有天葬、土葬。現今的天葬是不成年的男女未婚夭折的才用此種葬法。火葬已寥寥無幾。過去不管那種葬法都要請僧眾唸經超渡花費極大。現在也有少數唸經的。
拉祜族喪葬習俗
1.搓獨格。拉祜語意為“墓地”,是拉祜族喪葬習俗。遊獵時期的拉祜族,無喪葬活動,也無墓地。據清康熙楚雄心志卷一我:“保從一遇有死者不殮不菲,停屍而去。另擇居焉一。”十八世紀逐漸定居以看,一些地方出現墓地和省萍形式。
凡是行土葬的山寨,一般有一片公共山地為墓地。只交是屬於正常死亡的措內成員,不分宗族、信仰、華份,溝可交齊在墓裏。墓穴,由“摩梭”(祭司)通過唸咒、扔雞蛋十確定。選定墓穴後.即挖方坑,將格木被人坑內,頭朝兩腳朝東。三日內親屬到墓穴敬祭之後,方可壘填。出殯時“摩梭”*白紙約CR的圖案放在棺材上,唸咒禱告。途中鳴槍或被烏經為死者並退,還有抬着火盆及死者生前用物為其引路的。歸返時,到在途中搭棚或抱技擋道,以免死靈再歸來。
2.丟蛋擇葬。這是拉祜族、景頗族的喪雄習俗。死人若是小孩,則用鍵芭卷禁送出寨外掩埋即小芳是成年人一般洲棺材盛葬。棺木的選擇是用一個雞蛋向一株選好的大樹丟去,蛋破即砍倒樹做準水,若蛋不破,就另選樹。裝相後棺材在家中停放一兩天後即行安葬。
葬時親友寨人均來幫忙把棺材抬到黎外,用一雞蛋向地上丟去,蛋破剛柔地選定,不破再選。埋葬時,將棺材的頭向西方,壘起墳堆,並在墳前放匕死者生前日常舊的弓象背夢之類物件,放三天後即取民養後的頭三年,家人每年都上墳一次(全墳堆並獻飯),三年之後不再上墳.單家也產因人家,無人幫忙時,死者家屬就在室內挖一土坑,將死者埋葬,碼後放火燒燬房區另遷居他地。
3.搓司起格。拉估族括意是“火葬地”。技信族在遊獵時期,無喪葬活動,也無墓地。十八世紀逐漸定居後,出現了墓地及喪葬儀式。施行“火葬”習俗的拉祜族山寨或家族,寨外一般有一片山林為“火葬地”,視為神聖土地,樹不欲,山不能動,違者會受到神的懲罰。
有的大非地內又分設火塘。凡五族內人死去,都送到火葬塘火葬。攤前,派人到火葬地山林代木,屍體抬到火遊點,按男八層女十層架好柴,中間放少許乾柴引火。屍體面問下;伏在架好的柴地上,山“摩拔”(織可)殺雞看卦,唸咒範火,問時,將死者生前衣物、僅具等一問焚燼。火化後,有的不收骨灰,有的將骨灰另行坦駐裏填。未成年人、孕婦、產婦、非正常死亡者,不施行大悼。
4.排司見清果比尾。拉姑族項意見“報喪”。柑桔根兒是案內成車人去世,傳切是老年人病,即要向桑在報喪。近代,一般有條件的均在家門前鳴放火槍;意,塞內羣眾親友聞聲使知村經有喪事。全村停止生產一天。以示哀悼。同時,紛紛趕去死者家裏幫助料理。
對黎外親友,則派人專程報喪。死苦(或即將斷氣)口小放入銀子等物,稱為給“日含”;然天,為他剃頭、洗身、更衣,舊南布成麻布覆蓋,放在堂醫中樹(也有用植術將n人殮停放),讓親友弔喪。來者捧~碗米,進門僅在手對死者撤少許,餘下灼倒人米壇,以供吃m。
停屍期間,死者家按子女人數宰殺豬、雞大祭品。宰殺前,用繩子捆住豬、雞的腳,將繩子的一頭放在死者前,以表示讓死者帶去豢養,代系成守靈,同寨的青年為死者跳祭把舞,祭司為之唱招魂調,白紙紮CR形繫於竿k,點燃香燭,在死吉身邊祈禱。
阿昌族喪葬習俗
阿昌族的喪葬 ,人死後,一般行土葬。患有腫病或其它傳染病而死的人,或是婦女因生孩子而死亡的,才行火葬。
阿昌族人死後,先請佛爺來唸經,以示超度死者的亡靈,停屍三日後,則選擇吉日出殯。出殯時,由老佛爺用三四丈長的白布,一端繫於棺木上,並持着布的另一端走在棺木前面,以示由其領路,讓死者的靈魂平安地到達“天國”。
當死者的棺木抬起時,死者的子孫親屬跪在棺木前面,讓棺木從他們頭上抬過,棺木過完的尋人立即起來又跑到前面接着跪下,這樣一個接一個的輪環跪,直到棺木抬出家門,這時,子孫親屬們又到大門外的路兩邊跪下,讓棺木從他們的中間抬過。這是表示給死者搭橋過河。埋葬死人的日期必須選擇龍、虎、猴日,否則,會使莊稼不能生長,子孫不得興旺。埋葬時,死者來世不能變人。
還有,人死後,旁邊要擺一碗飯,飯上放一個油煎雞蛋,這是表示祭祀死者。死者發喪那天,遠親近戚都來這裏送葬,主人給後家親人,每人分別送二、三尺長的一節白布,用來裹在頭上表示哀悼。死者棺木放入坑時,兒孫們前來痛哭告別,主祭喊一聲:“爹(媽)不要怕,我們來給你老人家蓋土”。隨即捧一捧土丟下坑去,灑在棺木上,然後再將土埋上,其他的人也跟隨着埋土 。
東鄉族喪葬習俗
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其餘分別聚居在和政縣和臨夏縣。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
東鄉族有自已的語言,沒有文字。大多數東鄉族人都兼通漢語,通用漢文。東鄉人有豐富的羣眾娛樂活動和民間口頭文學,競技活動主要有賽馬、摔跤、打土塊等。“花兒”是東鄉族喜歡的歌舞形式。東鄉人的樂器有“四弦子”、笛子和泥制吹器等。
東鄉族以農業為主,畜牧業、特別是養羊,在生產中也佔重要地位,東鄉“三寶”桃杏、瓜果、大紅棗享譽全國。
食俗
東鄉族在進餐時,很講究禮儀,每一餐飯必須在長輩動筷後,全家才能進餐。長輩不能按時歸家就餐,全家必須等候。每日三餐都在炕上,炕上放一炕桌,全家人都圍着炕桌盤膝而坐。媳婦在廚房 內吃飯。
東鄉族熱情好客,來了客人,都是長者出門遠迎,客人進屋要先請上炕,隨後要獻上比較講究的蓋碗茶。有時還在茶中加冰糖、桂圓或燒棗,俗叫三香茶。正餐時東鄉族喜用雞待客,東鄉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個部位如脖子、肋條、前後腿、羊尾巴依次上盤,使餐桌上樣樣俱全。
東鄉族男人一直保留有“吃平夥”的習慣。即在農閒時,一些人湊在一起,選一隻肉膘好的羊,在羊主人家或茶飯做得好的人家,把羊宰了,整羊下鍋,雜碎拌上調料上鍋蒸,吃平夥的人就喝茶、吃油餅,等“發子”熟了,一人一碗,爾後又在肉湯裏揪面片吃,完了再把煮熟的羊肉按羊的全身部位分成若干份,每人一份,最後大家攤錢給主人。也可以用東西和糧食折價頂替。
東鄉族的飲食上喜吃飯菜合一的食品,家家都有小石磨。東鄉族每日三餐不離洋芋。洋芋既可當菜,又可當飯。煮、燒、烤、炒均可,特別是冬春二季。東鄉族還喜把青稞面,大麥面做成“鍋塌”或“瓊鍋饃”作為主食。
東鄉族製作“棧羊”肉,獨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鍋上蒸“發子”,屠宰棧羊吃發子是東鄉族改善生活的一種形式,當地有句諺語説:“先來的發子比後來的肉香”。東鄉族還善於把棧羊肉製成清湯羊肉,美味可口,滋補營養,老少皆宜。
忌食豬肉、狗肉、馬肉、騾肉、驢肉和自死動物及動物血;禁帶污濁之物進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開玩笑;忌在人面前袒胸露臂;忌遞煙敬酒。
東鄉族人喜歡喝紫陽茶和細毛尖茶,一般每餐離不開茶,多數用蓋碗泡茶,也有用小茶壺的。蓋碗亦稱“三炮台”,即由茶蓋、茶碗和底盤座組成
土家族喪葬習俗
跳喪
土家人的喪事辦得十分熱鬧。“熱熱鬧鬧送亡人,歡歡喜喜辦喪事”,充分表現了土家人豁達的生死觀。山寨裏,無論誰家老人去世,必請歌師傅打喪鼓。當夜,嗩吶高奏,鑼鼓大作,鞭炮陣陣。喪鼓一響,相鄰數寨齊來奔喪。所謂“聽見喪鼓響,腳板就發癢,人死眾人哀,不請自己來”。靈堂上的舞者,每人手執一件樂器,由掌鼓師指揮。
鼓聲一起,奔喪者幾人一組,踏着鼓點,合着唱詞,在靈堂上高歌狂舞,叫做“跳喪”。喪歌的曲調有“撒兒嗬”、“叫歌”、“搖喪”、“將軍令”、“正宮調”、“一字詞”、 “節節高”、“螃蟹歌”等數十個曲牌,節奏明快,氣氛熱烈;唱詞有歌頌亡人的,有讚美愛情的,有唱歷史的,有唱典故的,有唱動物植物的,有猜謎的,內容十分豐富。
土老師還借跳喪,規勸教育世人:哪怕你帝王將帥,也難免土內藏埋,哪怕你高官厚祿,無非是一墳棺材。土家人跳喪,一為死者歌功頌德,二為安慰死者家屬,誰都把“跳喪”當做情誼的象徵,説:“把不起耙把送不起錢,跳一夜喪鼓送人情”。“跳喪”與巴人樂舞有着淵源關係。
毛南族的喪葬習俗
喪禮:是指正常死亡的,其陰魂成為家神的長者所舉行的祭喪活動,死者越是高壽,喪禮就越隆重。毛南人認為,是正常死亡的,其陰魂就成為家仙,名字可列在祖宗靈位上。正常喪禮的過程如下:
(一)買沐浴水。毛南人一斷氣就放地炮三響, 接着孝男孝女兒媳嚎啕大哭。
(二)報喪。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叫“報素喪”,第二次叫“報葷喪”。
(三)開路。開路是請神把死者的靈魂帶到陰府,請天仙把死者的靈魂帶上天堂。
(四)打齋。開路完後接着啓建道場打齋。
(五)肥譜。打齋到深夜,道士們休息用夜餐。這時,由一道士主持“肥譜”,其內容一是請祖宗靈位上的三祖回來赴筵,同時護送死者的亡靈到陰間;一是訴説死者生前撫養子女的辛勞,表達子女對死者的懷念。
(六)祭喪。在屋裏舉行的稱為“靈案前祭”,在屋外舉行的稱為“靈棺前祭”。
(七)出殯入葬。
(八)回家。即死者的靈魂返回老家。
(九)分田。給死者“分田”,是表示讓死者在陽間也有田地耕種。
(十)服孝期。
景頗族喪葬習俗
景頗族一般行土葬,但也用火葬的。
成年人死後,家屬立即在家門前敲響鋩鑼,並且鳴槍數響,向鄰居近親報喪,人們聞聲立即前來幫助料理喪事。當晚,同寨或附近村寨的青年男女要到死者家中參加“布滾戈”(一種祭祀性舞蹈),主人以水酒招待,這種舞要跳通霄,並且要連跳數夜。
屍體在家裏停放五、六天。入棺前要洗屍,穿衣服,並在屍體下墊棉毯(男用)或筒裙(女用),然後收殮到用粗大樹身挖空而成的棺木之中。埋葬前要在寨子附近擇地,擇地時,以雞蛋擲於地上,如果雞蛋打破,便是吉地。
墳上搭成尖塔形茅屋,屋上置一人頭形木刻,墳的四方立四根竹竿,每根上懸一幅白布;有的還在墳的四周挖溝,死者如欠債尚未還清,便在溝上留一缺口,直到家屬代他還清後,才能將溝上的缺口補合。葬後還必須為死者舉行送魂儀式,在墳前剽牛或殺豬。過去,富裕人家,老人死後家裏有幾口人,便要剽幾頭牛,以示追悼。死於非命或幼殤者多實行火葬或天葬。
仡佬族喪葬
散居在貴州省西部的織金、黔西、六枝、關嶺等20多個縣,少數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文山、富寧、馬關等縣。
仡佬族有自已的語言,但各地仡佬語差別很大。如今,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還會仡佬話,漢語已成仡佬人的交際工具。一部分人還會講苗語、彝語或布依語等。仡佬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
仡佬族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打鐵業比較發達,因此,史書上把有些地方的仡佬稱為“打鐵仡佬”。
習俗
仡佬族生活習俗等方面和當地漢族相似。仡佬族的禁忌有:平時不能站立或坐在家門口;有分娩或有喪事的人家,外人不得入內;婦女生孩子未滿40天的,不能跨門檻,也不能到井邊挑水。仡佬族熱情好客,親戚朋友相聚,都要以酒為禮,遇到喜慶或節日,酒必不可少。
婚俗
男女青年結婚時,男方須請媒人攜帶雞、酒等物送給女家,如禮物被女方接收,就表示婚姻已經締結。居住在道真等地的仡佬族,在娶親嫁女或宴請賓客時還要辦“三麼台”酒宴進行款待,即按特點順序共分三台,第一台稱茶席,喝清茶輔以各種糖果點心和香香(即核桃、板栗、花生、白果、葵花籽等);第二台稱酒席,渴白酒,拌以各種涼菜及酸、鹹、辣醃菜和香腸、鹽蛋等;第三台稱正席,上飯菜,菜中有扣肉吃“大菜”,招待客人時,客人不放筷,主人必須陪到底。
在婚嫁期間,親友要把自家釀製的“爬坡”酒裝壇,貼上紅條,做為禮品,置於門外,內插長粽葉莖一根,男女客人可隨意以莖為管吸吮。
食俗
習慣日食三餐,早餐稀飯或酸湯燙飯,中餐和晚餐多為大米乾飯或玉米乾飯。糯米食品,是仡佬族最喜食用的食品之一。糯米一般都用來製作糯米粑,因製作方法不同,各具不同的風味。食用時,常配以蜂蜜、紅糖、白糖、芝麻、蘇子等。
仡佬族大都喜歡把鮮菜做成酸菜和醃菜再吃,如用青菜、辣椒、大蒜、生薑混合醃製的酸辣菜,用香椿芽醃製的醃香椿,不僅可以涼拌,單獨作菜,而且還可用來做成大菜(即扣肉底菜)。
肉類主要有豬肉、羊肉和牛肉、馬肉,其中較有代表性的風味菜餚是用豬骨頭、雞肉加大量的辣椒粉舂碎,加各種佐料做成的辣椒骨,食用時既可單獨做湯,又可與其他菜相配,製成各種風味菜餚。
仡佬族很喜歡吃辣食,吃法很多,如:將嫩辣椒放在乾鍋內爆成半熟,然後用油炒煳;或將嫩辣椒煮成半熟,曬乾,吃時再用油炸,直接用來下酒。
仡佬族善釀酒,以“爬坡酒”最富特色,酒用玉米、高梁、毛稗、稻穀等釀製而成,常用作禮品贈送親友。
水族喪葬習俗
黔東南水族實行木棺土葬。有三種安葬形式:一是隨死隨葬,就是不擇時日隨時安葬。這種情況一般是死者死時的日子不好或家庭貧苦所採取的,但不能當天下葬。二是擇日安葬,即人死後,查閲水書直到有適宜安葬的好日子,才出殯安葬。這實際也是一種停棺待葬的形式,只是所停放的時間不長。三是停棺待葬。夏秋兩季死者多實行停棺待葬,到秋收以後再擇日安葬。
其主要原因是夏秋為農忙季節,來幫忙的人少,參加葬禮的親戚也少,另外喪葬耗資巨大,秋後才有足夠的糧食。停棺有室內停棺和野外停棺兩種,野外停棺還要搭棚以避風雨。需要停棺待葬的,先在棺內裝約2-5寸厚草木灰,再入殮,防止屍體臭氣散發。
對正常死亡者,要經過報喪、入殮、擇吉、祭悼、出殯、安葬、除服幾個喪葬程序,歷時三年以上。
報喪:老人落氣,主家鳴放鐵炮或燃放鞭炮或燒掉死者的舊衣物以向寨人宣告家中有喪事,寨人便自來幫忙。接着喪家一面請人到各路親戚家中報喪,特別要通知舅家親友,一面由長子到井邊取清水燒熱為死者沐浴和剃頭(女者梳妝),換上壽衣,壽衣分為衣和褲,均為單數,以穿三、五、七件為普遍,穿布鞋紗襪。
男子包一條長的包頭帕,女子用包頭帕數量不限,女子在腰間繫一根青色或綠色綢緞腰帶。在外室用牀板架在兩條長凳上,死者頭朝西方停放在上面,用青色、藍色和白色布各一張把死者全身裹住。在旁擺桌設靈位,點素油燈,桌上放一碗有魚的糯米飯作祭品,等待水書先生選擇吉日良辰入殮安葬。
水族喪事忌葷,但不忌魚,以魚為必須供祭品,可食植物油。一旦死者落氣,喪家及房族忌葷吃素,若死者為女性,外家均需忌葷。
入殮:按水書先生擇定的時辰將死者裝入棺內。此時所有與死者屬相相同者均迴避,幫助入殮的人等不能言語,以手勢進行交流,以防死者將靈魂帶去。用紙包一點錢放入死者衣兜裏,好讓死者在迴歸的路上買水喝。從江地區的水族還在棺內放置一些糯米飯和一尾魚,作為死者的響午飯。
入殮畢,靈柩在堂屋順梁而放,設供桌供祭至除服止。然後舉行包孝儀式,除死者家人包孝外,房族晚輩以及外甥都需包孝。孝帕為白布,長子孝帕長七尺,餘者皆為五尺左右。一些條件好的家庭還穿孝衣。
擇吉:即是請水書先生按死者的屬相與死亡時間測算何日適宜安葬,如果近期沒有適合的好日子,喪家便停棺待葬,只能在夜間將靈柩停在屋內或屋外,用木皮蓋住,並在上面蓋少許泥土,表示暫葬。
祭悼:擇吉後進行的祭悼活動,祭悼有一般祭悼和隆重祭悼。一般祭悼為吉日臨近無準備時間或死者落氣的時辰按水書要求不宜喧嚷或喪家無經濟隨能力的舉行,儀式簡單。隆重祭悼要進行開控、家祭、賓祭、點主、砍牛敲馬等活動,內容多,場面大,耗資巨。
水族稱開控為每控,分小控和大控兩種。小控稱控抵,即由喪家請人扎紙傘和旗幡,由舅家請蘆笙,女婿家請八仙(嗩吶)吹奏一夜,並殺豬或宰牛1頭。大控稱控老,規模大,時間長,耗資巨大,一般家庭難以支付。喪家和舅家親友以及女婿家親友請來歌隊、蘆笙隊、八仙隊、花燈隊甚至還有耍龍舞獅隊在屋外搭台表演,歷時兩三天,晝夜不停。
前來觀者均以酒飯招待。喪家需殺豬十幾頭或幾十頭,殺牛三五頭至十幾頭不等。砍牛敲馬儀式是在出殯的當天早上,喪家要殺馬或砍牛,或殺豬,一般男性殺馬砍牛,以馬為最貴,女性殺豬,亦有砍牛的,有的富貴人家即殺馬又砍牛或殺豬,甚至有連砍數頭牛的。儀式結束後,牛、馬、豬肉喪家及房族不能食用,將一後腿連尾巴送給死者的舅舅,一腿給水書先生作為酬謝,另取一部分作回禮,其餘大部分來招待客人。
出殯:按水書先生擇定的時間出殯,全體孝子在門外跪迎。用紅布或花布遮蓋,一人在前撒紙錢開路,長子捧靈牌隨後,接着是拉縴、抬棺及送葬隊伍,孝子在棺前,孝女在棺後。接着是蘆笙和嗩吶隊伍,最後為水書先生。出殯不準走回頭路,靈柩不準停放在地上,若需休息須用木棍墊着。
安葬:由水書先生擇定墳地方位,開挖墓穴前要先敬土地神,在墓穴底撒上硃砂以招龍脈,下葬封土壘墳。安葬的第二天早晨,孝子脱孝,用一碗涼水,將燒紅的火炭放於水中,稱“鬼茶”,每人用鬼茶清口後即可開葷。
除服:水族孝期為三年,滿孝時舉行除服儀式。用豬或鵝祭祀死者,並將靈位和孝子孝女的孝服孝帕,以及房族外戚的孝帕的一角拿到墓地燒掉,俗稱燒孝帕。此時整個喪葬活動結束。
對非正常死亡者,如跌死、槍傷死、難產死、淹死、野獸咬死等凶死,則實行先火葬后土葬,對十八九到五十歲之間的非正常死亡者,仍須進行洗身、穿壽衣,入棺後,地上放兩根大木,將棺置於其上,然後架柴猛燒,有時還加煤油、桐油幫助燃燒,之後用新布將骨灰包好,裝入新棺再行土葬。
畲族葬俗
1.接孃家。是浙江麗水地區畲族的喪葬風俗。當稍上年紀的婦女死後,家人要通知其孃家人來弔唁。來人多是其兄或其弟。如果來人是長者,不戴孝帽,如果是死者的弟弟,則穿孝衣。孃家人來時,在村外放鞭炮。這時孝子孝孫們拿香,按長幼依次跑在門外迎接。
孃家入第一個過來時,收拿跪者手中的香,第二人將他們扶起來。有的地方還要"拾孃家",即兩人手臂相交,其舅坐在上面,抬進屋,孝子跪在靈台後,孃家人進門後,先向外拜三拜,表示接他家的香火,再向裏拜三拜,表示把孃家的祖宗安放在這裏,再拜棺和靈位。
2.大葬、小葬。歷史上畲族曾盛行火葬,有的地區則實行土葬。葬前請風水先生選擇地穴後打洞,把棺木滑入洞內。外築墳頭墓碑,謂之大葬。若是墓穴風水不合,則另擇它地,兩三年後擇吉日起棺,拾骨骸盛於陶瓷之中另葬。立墓碑,謂之小葬,即二次埋葬。
3.焚燒入罐。這是畲族的傳統喪葬風俗。歷史上畲族曾盛行火葬,人死,則停棺於野外,經數年後,舉行火化,將其灰燼貯瓶內,埋入土中。據《閩橋酋軒錄》記載:"人死刳木納屍。其中多長,闢相擊節,主喪者盤旋四舞,乃焚木拾骨,置諸罐,浮葬林麓間,將徒則取以去。"
4.功德。《建德縣誌》記載畲族的喪葬儀式。“重做功德,門豎一幡,上書死者姓名,靈前雜列雞黍,畲婦七、八圍棺坐哭,用麻幹為方格,高闊尺許,外湖以紙,中置紙綻,名之曰庫,非持竹鞭甑,且鞭且祝曰:阿孃氣平平上,或曰阿爺氣平平上,或曰孝子飯。”又説:"治喪時必請祭祖者八人穿青紅各色祭衣,在死者靈前嘴誦,或祖先前歌舞,名曰功德。未作功德則不得葬,葬則認為不吉。”進行土葬的畲族地區,還有請齋公唸經起度做功德。或一兩日,多至七日。送葬後還要做"頭七"、"二七"、以至"七七"四十九日的祭掃活動。
黎族葬俗
1、墓式。黎族墓葬的傳統樣式,共分三種,即長形矮墳、圓形大墳和拔地而起的高尖墳。通什杞人、南開潤人和美孚人,埋葬有固定的墓地山,墳多長形矮墳,墳前不立墓碑,沒有‘掃墓’習慣;樂東、冒東、東方等縣的部子孝人,多是圓形大墳,其他地區的人、杞人和賽人,沒有固定的墓山,多是高出地面的尖墳。後兩種墳,立墓碑,清明節有拔草掃墓的習慣。七差地區的人孝,有疊墳習慣,即一家共一個墳,把棺材疊起來。東方大田地區,夫妻合棺埋葬。所謂“生也同生死同死,死去陰間合墓埋”。
2.靈魂館。是黎族為棺葬風俗。合畝制地區不準為老年人備棺,而其他地區則均有為老年人生前準備棺村的俗規。崔縣的孝人,有一種“靈魂棺”的風俗,即對先前死亡的人未曾舉行“做佛”儀式,則在後死者的棺木右邊放一副空棺,作為前死者的“靈魂棺”,表示對前死者補辦“做怫”儀式。
3.飲孝灑。是黎族守孝的傳統習俗。黎族在服喪期間禁忌吃米飯,包括前來送葬的親屬村鄰,在葬埋完畢都得先到治喪的主人家飲孝灑,然後才許回各自家中吃米飯。若是父母去世,其子女許守“酒孝”十二天,若兄弟去世,守“酒孝”期為七天,兒子死去,“酒孝”期為五天;村鄰死人,“酒孝”期三天。守‘酒孝”期間,每日三餐都要飲酒,每次進餐,眾人聚集在孝席間唱悼歌,然後才飲酒吃菜。
4、葬兇鬼。黎族的喪葬習俗。黎族人對於溺水、火燒、雷擊、槍殺、獸害、上吊、難產以及掉樹跌死等非正常死亡者,則視為‘兇鬼”。埋葬時,對死在屋內的,抬到非正常死亡者的墓地埋葬;若死在郊野,就地埋葬,不準把屍體再抬回村寨。合畝制地區,要穿紅衣喪服來埋葬非正常死亡者,美孚人則把屍體俯埋,並用木棍從背部訂進地裏,意思是不讓“兇鬼”出來害人。
5、太陽落山。也是黎族的一種喪葬習俗。黎族合畝制地區把人死看作“太陽落山”。當病者在彌留之際,親屬們要繼續餵飯、喂水,並呼喚其“返回人間”,表示有親人孝敬。死後,以鳴槍傳報喪事,親友即前來商量喪葬儀式,寨中眾人挑酒抬豬齊來相助。給亡人洗臉、洗腳、梳髮,按男女區別結髮和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