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率領荊州軍得勝,這一戰他抓住了曹魏的左將軍,假節鉞于禁,還俘獲了三萬精兵。但是他大勝之後卻並沒有多高興。因為投降的這三萬人是個大麻煩,這哪是三萬個人這是三萬張嘴啊!荊州雖然富庶,但是供養本地龐大的軍隊都顯得不夠。更別説這三萬個只吃不幹,嗷嗷待哺的俘虜了。
而且更糟的是這三萬俘虜還不是光餵飯就行的,還得派人管着他們。這可又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天見可憐,他關羽以弱擊強,兵力本就捉襟見肘。還得兩面作戰,派兵防備着東吳那羣虎視眈眈的龜孫。再分兵去管俘虜,那他怎麼去打開曹仁這樣能征善戰的將軍?
似乎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可以解決他的問題,用他于禁不就行了嗎?這樣兵力不就充足了!那麼關羽為什麼不用他于禁呢?
首先於禁投降心有不甘,如果關羽用他可能陣前反戈一擊。因為關羽打敗他説倒底有點取巧,沒有堂堂正正的打敗他。只是因為連月大雨,才導致他的七軍被淹,關羽只是抓住了有利時機。這樣沒有被打服的人,就像沒有被馴服的老虎一樣,時時刻刻想着報仇雪恨,而不是為新主服務。
其次於禁仍然對曹魏忠心耿耿。于禁投降並不是説他就背叛了曹操,在當時的情形下,繼續作戰其實是沒有辦法改變大局的。如果繼續打仗,那麼也只能是白白的耗費士卒的生命。他于禁把他們從老家帶出來,就要對他們負責。
如果關羽敢臨陣用於禁,那麼于禁背叛關羽是沒有什麼心理壓力的。曹操對他恩重如山,他性格剛毅,得罪了很多人,全靠曹操賞識力排眾議,才擔大任。成為曹魏軍方唯一的外姓假節鉞。他投降經歷了很大的心理權衡,如果有可以改過的機會他一定不會放過。
再次關羽性格驕傲,最重忠義。像于禁這樣屈膝投降的人,他是最看不起的。而且於禁之前在人們面前的形象是威嚴毅重。他以嚴治軍,從不徇私舞弊,堅守法度,所以部下和旁人都害怕他。很難想像這樣一個人會卑躬曲膝,搖尾乞憐。
所以曹操知道于禁投降後,哀嘆良久,説:“于禁與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這樣就不只是沒有骨氣了,而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對別人一套,對自己一套。反而像是一個欺世盜名的小人,這樣的人關羽自然更加看不起。
再次當時三國的大環境已經變了。三國初期是羣雄並起,大家都在搶土地,搶資源,搶人口。因為競爭激烈,所以對人才的需求也就很強烈。這個時候招降納叛,把敵人的將領納為己用是明智之舉,忠誠並不是很重要。但是到了三國後期,土地和疆域已經基本定型,國家也只剩下三個。
這個時候就要強調忠誠的重要性,因為對於一個大國來説,人才它已經基本不缺了,它更缺得是忠心。所以于禁投降,對於蜀漢來説並不會如獲至寶,把他的才能當回事。反而會更覺得他這是不忠不義之舉。
最後于禁帳下的將士都是魏地的人。他們的妻子兒女都在曹魏境內,他們投降也就算了,畢竟只是小角色,但是如果還幫關羽進攻魏軍。那麼魏國會怎麼對待他們的妻子兒女?老曹可不會和劉備一樣心慈手軟。
而且古代從軍多是父兄子弟,鄉里親戚一起去。要驅使于禁手下將士打他們的父兄,同鄉,親戚?搞不好還會被對面喊幾句話策反。
總而言之,把剛投降的于禁和曹兵馬上用上並不現實。最起碼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洗腦,還要打散原有編制,把降兵編入自家軍隊之中,再加上一段時間的磨合。這才能做到最基本的收降。但是當時戰爭還沒有打完,而且戰機瞬息萬變,根本沒有時去做這些事情。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會把降軍通通殺光,但是蜀漢以仁立國,關羽忠義為先。如果殺光俘虜那麼國名與將名都會付之一炬。這也不符合關羽的本性,他素來愛護士卒,愛惜百姓,不像其它將領一樣視人命如草芥。他是一個驕傲之人,他覺得他不需要違背自己的本心,也可以憑自己的能力去克服困難。所以他也不需要冒風險去信任一個降將,他相信他行。
你是如何看待關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