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別再被電視劇忽悠了,年羹堯西北平亂,真的耗光了大清國庫嗎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經典


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人們,一定會對年羹堯平定西北叛亂的橋段印象深刻。

在劇中,年大將軍可謂是窮奢極欲,敗家到了極點。

在前線局勢膠着、後勤供給困難的情況下,他為了滿足個人的生活享樂,大把大把地揮霍着軍中來之不易的戰備物資。

而雍正為了保證平叛的順利進行,對這位大舅哥也頗為遷就,甚至不惜降低宮中用度,用省下的錢來支援戰事。

可即便如此,這場戰爭還是拖了兩年。

期間,年大將軍連叛軍的影子都找不着。

要不是那個堪比“智多星”的神奇師爺鄔思道出手相助,恐怕大清的國庫就被耗光了。

那麼,史實?真的如此嗎?

年羹堯這仗在歷史上打得到底怎麼樣?

01

巧擺“空城計”

説起這場發生在雍正元年(1723年)的西北之戰,滿打滿算只有四個月的時間。

如果從年羹堯真正出兵到清軍大獲全勝來算,更是隻有15天。

而且,其實際的交戰過程也非常精彩,足以列入中國軍事史上經典戰役。

雍正元年冬,青海蒙古裏和碩特部右翼首領羅卜藏丹津,因不滿清廷有意擴大和碩特部其他首領勢力範圍的政策,起兵反叛。

對於這種分裂行為,在龍椅上還沒坐熱乎的雍正帝豈能容忍?

加之初登大寶,本就在即位過程中倍受爭議,雍正非常需要一場勝利來向天下臣民展現自己的英明偉大,堵住悠悠之口。

於是,他當即任命大舅哥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坐鎮西寧指揮平叛。

當時年羹堯初到西寧,被羅卜藏丹津得知。

這位叛軍首領獲悉清軍主力未至,就率軍偷襲西寧,想給朝廷新任大將軍一個下馬威。

年羹堯得知強敵來犯,而自己手上只有兩三千老弱兵馬,主力尚在百里之外,心裏十分不安。

但他卻從容披掛,毫不慌張地率親兵數十人坐於城樓上。

羅卜藏丹津見此,不知年羹堯是在擺“空城計”,還是設了埋伏等他們入圈套,遂率軍引退。

不久,嶽鍾琪率領清軍主力趕來。

年羹堯讓他們藏起旗幟,打出自己的旗號掩襲叛軍營壘。

叛軍望見年羹堯的大旗,認為他兵少將寡,不以為意。

嶽鍾琪見敵無備,二話不説,直接發炮招呼,而後揮軍猛攻。

羅卜藏丹津大敗,僅率百人遁走。

02

大打“閃擊戰”

本想佔點兒便宜,卻偷雞不成蝕把米。

羅卜藏丹津這下知道這位皇帝的大舅哥不是好惹的,遂率軍遁入戈壁,逃了個無影無蹤。

年羹堯深知和敵人耗久了不但消磨士氣,對後勤保障也將造成極大負擔。

於是雍正二年(1724年)初,他下令各部帶足十日干糧與飲水,而後命諸將“分道深入,搗其巢穴”。

各路兵馬頂風冒雪,深入大漠追殲殘敵。

清軍行動迅捷,根本不給叛軍任何喘息的機會,一旦發現目標,便窮追猛打。

在如此迅疾猛烈的攻擊下,羅卜藏丹津豈有還手之力?

叛軍連戰連敗,羅卜藏丹津連老母都撇下不管,偽裝成婦人逃奔至策妄阿拉布坦處躲避兵鋒。

清軍一直追擊到烏蘭伯克地方,盡獲羅卜藏丹津的人畜部眾。

這場平定西之役,年羹堯只用時15天(雍正二年二月八日至二十二日),便率軍縱橫千里、犁庭掃穴,以一場漂亮的“閃擊戰”一舉解決了從康熙末期開始一直令清廷頭疼不已的青海分裂勢力,“年大將軍”的威名也正是在此戰後享譽朝野的。

03

勤儉持家過日子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不僅年羹堯率軍平叛的時間跨度嚴重失真,關於年羹堯揮霍軍需、窮奢極欲這方面的表現也與史實甚是不符。

在電視劇中,為了平定叛亂,雍正可以説是勒緊了褲腰帶過日子,一分錢都要分兩半花。

可年羹堯呢?

崽賣爺田不心疼,優哉遊哉地在大營裏花天酒地。

如此一來,朝中的反對派都在那裏等着看笑話,弄得雍正也是有苦説不出。

實際上,因為平叛過程耗時很短且進展順利,清廷並沒有花掉太多軍費。

而年羹堯深知朝中上下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盯着他,所以他不但廉潔奉公,而且裁撤了很多與戰鬥無關的機構和人員,以求儘量節省開銷。

至於他窮奢極欲的諸般劣跡,那是其平叛完結、入朝覲見以後的事兒了。

在西北前線,年大將軍絕對是勤儉持家過日子。

至於年羹堯是靠鄔思道的幫助才找到叛軍主力一事,就更屬無稽之談。

據《清代名人軼事》所載,當時年羹堯率軍深入大漠,數日未曾發現叛軍。

眼看糧草就將接濟不上,大家心急如焚之時,突然一天夜裏,一陣風從西邊吹來,但隨即便停。

諸將均不以為意,年羹堯卻急令三百騎前去偵察,果然發現叛軍就藏在西邊的一處密林中。

後來得勝班師時,有部將問年羹堯,將軍何以得知叛軍所在?

年羹堯説,風哪有刮一會兒就停的道理?

那不是風,而是鳥拍翅膀。

三更半夜,鳥兒卻無故而飛,説明林中肯定是進駐了大隊人馬,這才驚着了鳥兒。

諸將聽完,無不佩服萬分。

可見,年羹堯於用兵打仗之事確實在行。

清人對此也評價道:

“年雖跋扈不臣,罹大譴,其兵法之靈變,實不愧一時名將之稱。

”(《郎潛紀聞》)

也正因為年羹堯在西北打得漂亮,且沒給國家帶來太大的負擔,所以雍正才會給予他格外的恩寵

晉爵為一等公,再賞給一子爵,由其子年斌承襲;

其父年遐齡也晉為一等公,外加太傅銜。

直到賜死年羹堯數年之後,雍正還有一次對大臣們説:

“像年羹堯這般有魄力、有勇氣、果敢決斷的人,一生之中遇到十個就算是社稷之萬幸了。

”可見,對於年羹堯的才能,雍正至始至終都是比較欣賞的。

而年羹堯之所以難逃一死,實在是因其權柄過重,這在君主集權達到頂峯的清朝是絕對不會被允許的。

至於“夕惕朝乾”,也不過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而已。

反觀鄂爾泰、李衞這樣的大臣,雖不是博學多才,卻恪守君臣之道,絲毫不敢僭越,因而才得以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