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47萬大軍不堪一擊明朝在薩爾滸大戰中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經典

文|逆北
問題的提出
發生在1619年的薩爾滸戰爭,是明帝國政府為遏制東北地區的努爾哈赤部之崛起勢頭,而發動的一場“突襲作戰”。在這場突襲作戰中,明朝政府因戰略戰術失誤損兵折將,而努爾哈赤也藉助這場勝利,不僅極大的扭轉了雙方在東北地區的實力對比情況,還為其之後的進一步反攻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那麼,在這樣一場意義重大的戰爭中,明政府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呢?這些數據又有多大的水分?我們不妨來一探究竟。
47萬?不靠譜
關於這場戰爭中明軍的參戰人數,説10萬、20萬,甚至47萬的都大有人在。但是筆者認為,47萬顯然是最經不起推敲的。因為就在之前的萬曆援朝戰爭中,明政府所累積動員的陸軍也未超過20萬人的大關,那麼對於帝國的政治精英們來説,清剿一個小小的努爾哈赤,又何需要“小題大做”呢。
還需注意的一點,則是明帝國在進剿努爾哈赤的前夕,已發動了數場規模巨大的軍事行動(即“萬曆三大徵”),除此之外,萬曆為了給自己修築宮殿等,也讓政府給他掏足了銀子。所以此時的財政壓力之巨大,已無法供應如此龐大數額的軍隊。因此,47萬的數字,是首先可以排除掉的。
正規軍 僱傭軍 盟軍=?
那麼明一面真實的參戰人數,到底更接近哪個數字呢?對於這場戰爭,著名學者黃仁宇教授等曾作專文加以詳考,並給出了我們較全面的解釋。我們不妨來參考一二。
為了打擊努爾哈赤的主力,明中央政府集結了大量的軍隊,這支大軍由四部分構成。第一部分,即是明帝國直屬的作戰部隊,其主要將領分別為杜松、劉綎與李如柏等四人,統一歸由楊鎬節制。這四人均是久經戰陣的大將,而其手下的人馬,要達到十萬人左右(《神宗實錄》所載——“調兵四方,議兵十萬”,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不過這些部隊中,因為既包含了他們原先所統屬的人馬,也包括了新補充的兵員,部隊建制等較為混亂。所以戰鬥力參差不齊與指揮難等問題,自然浮出了水面,並困擾明軍戰役之始終。
再看第二部分,明帝國除了“正規軍”外,還有大量的僱傭軍,即“土兵”。他們多來自於雲貴等地區。在針對四川楊應龍的叛亂中,明將劉綎便曾率數千“土兵”對楊的陣地進行迂迴滲透,這些土兵也奮力拼殺,並取得了不小的戰績。
但是,英勇歸英勇,這些兵勇中的精鋭多為將領的私人武裝,是不上正規軍花名冊的(不過是不是拿私人的錢養還是政府的就不得而知了)。而明政府也對“土兵”之戰鬥力有所耳聞,所以在戰爭的前夕,明政府除劉綎部固有的數千“土兵”外,又徵調了一部分配屬到各作戰部隊中,他們的數量,也升至近萬人。
説完正規軍與僱傭軍部隊外,還有一支武裝,也參與到了這場作戰當中,那就是李朝朝鮮的軍隊。對於李朝來説,明帝國對其可算有“救命之恩”。因此,為了增強自身的力量,劉綎向朝鮮王國提出的派出部隊來助戰的要求,便很容易的得到了滿足。近萬名朝鮮官兵(其中有數千名火銃手),順勢加入到了明一方的戰團中。雖然他們在數量與裝備上同明正規軍存在一定差距,但畢竟充實了明遠征軍的隊伍,也起到了擴張聲勢的作用。這便是第三部分。
葉赫的算盤
第四部分,則是明軍團的另一支友軍部隊,即女真人中的葉赫部。葉赫部與努爾哈赤部可算是一對仇家了。不過,仇恨歸仇恨,在實力上,葉赫部卻遠低於努爾哈赤,就在大戰爆發的前幾個月,努爾哈赤部又出奇兵一口氣攻取了葉赫的十幾個寨子,讓葉赫等大為驚恐。所以此次明軍的突襲作戰,葉赫也派人積極聯絡,並派出兩千餘人配合明軍主力行動,希望可以藉助明軍壓境來減輕來自努爾哈赤的威脅。
但葉赫想錯了,在他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努爾哈赤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潰了明軍的主力,而他對明軍的策應不僅沒有給努爾哈赤造成多少傷亡,反而讓他成為了努爾哈赤攻擊的下一個目標,薩爾滸之戰後不久,葉赫部便被努爾哈赤所吞併(而誰又曾想,二百多年以後,這個部落的一個女人,卻掌握了努爾哈赤子孫的命運),所以葉赫部所派出支援明軍的人馬,雖也有千人之眾,但未能對戰局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綜上所述,明軍在薩爾滸一戰中所投入的兵力,如果將土著僱傭軍與朝鮮兵等加在一起,大致在10到15萬人左右。這支大軍兵分四路,浩浩蕩蕩的殺奔努爾哈赤的老巢,但由於各部聯絡不暢等原因,最終被八旗軍各個擊破。從這之後,明帝國在東北,再未能一次性投入如此龐大數量的兵員作戰。戰場的主導權在發生轉移,明帝國這艘鉅艦,又將駛向何方呢?
參考文獻: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 中華書局
孟森《明史講義》 中華書局
黃仁宇《1619年的遼東戰事》 該文收入《萬曆十五年》(中華書局)
周遠廉《清太祖傳》 人民出版社
指文烽火工作室《明帝國邊防史》 吉林文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