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有很多家長跟機械公民的老師們反映,由於孩子長期在家,還需要經常用電子設備來上網課,導致孩子接觸電子設備的時間越來越長,上網打遊戲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他們既擔心因此導致親子關係緊張,也擔心孩子染上“網癮”。這不僅讓一些家長感到手足無措,也使他們非常焦慮,開學在即,孩子的習慣如何改正過來呢?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類似的問題,不妨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新的“遊戲規則”
孩子偷偷玩遊戲,很有可能是家長對孩子玩遊戲這件事要求的過於嚴格。其實,家長可以和孩子平心靜氣地談一談,建立新的“遊戲”規則。儘量控制自己對孩子玩遊戲的不滿和憤怒,瞭解孩子為什麼喜歡玩遊戲,而不是完全杜絕孩子玩遊戲,這樣很可能會導致效果反彈。
可以和孩子提前商量好玩遊戲的“規則”:什麼情況下可以玩遊戲,比如:每天上完網課並完成作業了,可以玩半小時遊戲;每天看書 運動一段時間了可以玩半小時遊戲。但如果違反規則了,可能就會得到懲罰,甚至取消玩遊戲的機會。循序漸進,讓孩子在開學前恢復規律的生活,慢慢擺脱電子設備和遊戲,迴歸正常生活中。
融入小團體
讓孩子融入小團體,通過身邊的同學和朋友來影響他。家長千萬不要忽略孩子們的“攀比心”,小孩子雖然比大人思想單純,但也會經常和自己身邊的夥伴們互相比較,學習、玩具、書包等他們會相互比較。介於此,家長可以和孩子同學的家長們溝通,讓孩子們在上網課期間也能保持交流,定期分享自己在家裏的學習狀態、學習成果還有生活日常等,讓孩子看到周圍其他小夥伴的努力和上進,從而願意自己主動學習。
“玩”出花樣
手遊就是一種媒介,遊戲的內容、環節設置、人物形象等等都是手遊傳遞的信息。其實,孩子沉迷遊戲,是沉迷於玩遊戲帶來的快樂。家長完全可以通過引導,讓孩子主動擺脱“遊戲快樂”,享受更積極、更貼近生活的快樂。比如,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參與親子類活動,探索自然、拓展自我,也能鍛鍊孩子的身體,在現實生活的挑戰中獲得成就感。
而當下疫情尚未過去,給孩子報些編程、機器人、樂高等興趣課程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讓孩子喜歡上這些愛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享受健康的課餘生活,同時還能夠提升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對孩子成長有益的娛樂方式,何樂而不為?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多理解、尊重和接納孩子,降低自己的焦慮和期待。孩子小學、初中時正處於叛逆期,父母越説什麼是對的,孩子可能越反感。用正確的方式引導,才會讓孩子更願意接受改變。當網課後,孩子不會再偷偷拿起手機、平板玩遊戲,而是拿起身邊的小教具來動手操作實踐,這才是家長們最想要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