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劉邦活了多少歲
漢高祖劉邦活了多少歲,這個一直也説不清楚,比較被大眾認同的是61歲。根據記載,劉邦是公元前256年出生的,到了公元前195年6月份死掉的,那麼劉邦就是活了61歲。
劉邦雕像
劉邦應該活到更大歲數的,當時他年紀這麼大了,還去平定英布叛亂,結果是受傷了,但是當時劉邦不知道是不是迷信了,他居然開始信天命,覺得老天希望他劉邦死了,他就應該死了,所以把呂后找來的看病的醫生趕走了,還罵了人家一頓。劉邦這種行為有點活膩了的感覺,自己想死了,誰也攔不住。所以劉邦活了61歲是他自己造成的,他完全可以聽醫生的話,好好療傷,好好休息,沒準再活個十幾二十年也不成問題。
漢高祖劉邦的一生也算是值了,打下了天下,因為是自己打下的天下,所以劉邦那麼大歲數還去平叛,只有自己知道這天下來之不易,所以不能放棄任何地盤,到了他兒子就完全不行了,這種就是富二代做派,任憑自己母親呂雉在背後指揮自己,劉邦如果活過來也會被劉盈氣死的。
劉邦活了61歲,在皇帝當中算是壽命比較長的了,封建社會的皇帝,不知道是缺乏運動還是飲食有問題,都死的挺早的。皇帝活了多少歲大多是身體狀況決定的,劉邦活了多少歲居然是他自己決定的,自己就放棄治療了。想想劉邦跟秦始皇的不同之處在於,一個是活膩了,一個是想長生不老,實在是諷刺。
劉邦在位多少年
劉邦自農民出生,起義抗秦,在楚漢之爭中取勝,最終建立漢朝稱帝,直到他去世,稱王5年,稱帝7年,一共在位12年。
漢高祖劉邦
劉邦大器晚成,人到中年還無所事事不務正業,直至自沛縣起兵,他殺了縣令任沛公,領導羣眾抗秦,此時他已經48歲了。在逐漸攻破周邊縣城後,逐漸收納了曹參、張良等謀士,於是投奔項梁攻下豐縣,項梁死後追隨其後人熊心。此時,熊心手下的劉邦、項羽二人兵分兩路剿滅秦國,劉邦早項羽一步入關得秦王投降,奪得關中,並與民眾約法三章在此稱王。
此後項羽趕到就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劉邦將全城奉上,免於一死得以全身而退。此後項羽稱王,將劉邦封為漢王。隨後劉邦假裝安於現狀其實在伺機反攻,後趁着項羽平定各諸侯動亂分身乏術,於是奮起反擊,此後便開啓了楚漢之爭。
起初劉邦屢戰屢敗,後憑藉手下眾謀事大將的幫助,步步為營,逐步突圍、攻佔,最終逆轉以弱敵強的境地,反敗為勝將項羽逼死在烏江邊上,自此統一天下,於前202年登基稱帝。劉邦坐上皇位時已經54歲,高處不勝寒,身處晚年的他多疑猜忌,唯恐政權不穩,加上呂后的心狠手辣,於是將抗戰時期的功臣良將紛紛誅殺,最終於前195年去世,享年61歲。
劉邦去世後,由劉盈繼位,此後開啓了由呂后專權的一段時間,政權一度流入外族手中,直至劉恆上位,政權才重回劉族手中。
劉邦成功的原因
劉邦草草布衣一介,僅憑藉三尺寶劍,就能立足於亂世。歷經春秋戰國分崩離析,在中原疆域上開闢了一個大一統的漢室王朝。令後世無數英雄豪傑競相頂禮膜拜。那麼劉邦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劉邦的畫像
劉邦的成功可以歸納為三個原因,其一是識人善任。劉邦本是一方潑皮無賴,平日遊手好閒,好耍嘴皮子,賣弄小聰明。但這種社會閲歷帶來的本事叫讀心術,他善於琢磨他人性格,發現他人優點併為自己所用,很快他身邊集結了一幫能人異士。韓信有勇,張良有謀,蕭何搞後勤有一手。有這三股勢力在,滅秦才變得勢如破竹。
劉邦成功原因其二是懂得分享。其實,這還是與他早年的混跡社會經歷相關。他親自與手下士卒出生入死,身先士卒的行為極容易激勵鬥志。每每打下勝仗,他就毫不吝嗇,大肆封賞犒勞部下。豪爽的行為自然使手下對他感恩戴德
原因其三叫虛心納諫。劉邦軍隊攻下咸陽城後,面對阿房宮裏如山的金銀,如雲的美人早已神魂顛倒,躍躍欲試。在心腹樊噲和張良的勸解下,他很快清醒過來,敵軍未滅萬不能輕舉妄動。封存金銀,不近女色。這對於一個早年生活淫亂的流氓來説實屬不易。可見他不僅能虛心納諫,還有很強的自控力。
劉邦成功的原因除了識人善任,懂得分享,虛心納諫。還有不少外因,如良好的發兵時機,楚霸王項羽的戰略失誤等。但成功終究離不開劉邦個人的努力。
劉邦用人之道
劉邦作為漢朝開國皇帝,他之所以能成功離不開他獨有的人格魅力。在眾多人格魅力中,為其贏得一臂之力,併力挽狂瀾頹勢的莫過於他的用人之道。那麼劉邦用人之道到怎樣?
劉邦與張良劇照
不懂知人善任的人,不是好領導。劉邦善於揣摩他人性格,這為他日後能選賢舉能奠定了基礎。他能精準洞穿部下的能力,揚長避短。把他們的才能為自己所用,為締造劉氏帝國開疆拓土。他讓韓信帶兵滅秦,張良出謀劃策,蕭何坐鎮後方,精妙的配合得以一舉滅秦,可見他用人造詣不一般。
劉邦用人之道里,有一條叫不拘一格降人才。他麾下士卒的來歷,可以説魚龍混雜,什麼樣的出生都有。張良是落魄貴族,韓信是無業遊民,樊噲是魯莽屠夫,蕭何是貧苦縣吏。若主子是項羽,他定不會用正眼瞧他們一眼。而劉邦賞識且厚愛這些人,委以重任。而歷史也證明,劉邦正是用這一手混搭組合雜牌乘風破浪,開闢了霸業。
劉邦的第三個用人之道是不計前嫌。要知道他麾下的很多將士曾輔佐項羽。也許是項王性格暴怒,多疑好殺等原因,一眾人被迫投奔劉邦。韓信就曾效力於項羽,在鬱郁不得志中投奔劉邦,劉邦不計前嫌款待了他並委以重任。韓信方能戰必勝,攻必克。
劉邦的用人字典裏還有一詞叫對事不對人。當他奪得了天下,要封賞部下時。他不僅賞賜了韓信、彭越、張良等人,還封賞了結怨多年的雍齒,因為他的立功表現。可見劉邦用人更執着是非對錯,而不是兒女情仇。
這四個就是劉邦用人之道。區區四個詞中藴含的領導藝術,值得後人反覆推敲。
劉邦是怎麼死的
漢高祖劉邦從草根走上皇位,這一路的辛酸讓他深感世道險惡,皇位的難得可貴。劉邦花甲之年,最為擔心的是怕自己的江山旁落他人,對幾位開國功臣心懷戒備。這種多疑的念頭為他的死,埋下了禍根。那麼劉邦是怎麼死的呢?
劉邦像
高祖晚年處心積慮想除掉心中幾根刺,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功高震主,若要與他們對抗劉邦並無多大勝算。所以暗中指示呂雉和蕭何出掉了韓信和彭越。這樣一來,英布怕惹火燒身,遂起兵反抗。劉邦年事已高,非要御駕親征,混亂之中被暗箭所傷。
不料回長安後,箭傷愈加嚴重,卧榻不起。呂雉請來名醫為他看病,劉邦問他病情,醫生默默相對,淡淡説能治。劉邦感慨萬千道:“我從一介布衣,白手起家奪取天下,這次看來是命中註定,上天要亡我啊,即使扁鵲在世也治不好。”於是憤憤賜給名醫五十金把他打發走了。彌留之中,劉邦向呂雉交待了後事。就這樣一代天驕在公元前195年安然離世,給後人留下無盡遐想。
關於劉邦之死後人有另一種説法,劉邦是力不從心想死。醫生説能治,他卻非不要治,喜歡等死。於是有人做了以下猜想:劉邦的當時的處境可謂眾叛親離。最好的兄弟盧綰叛變了;一眾功臣殺光了;他控制不了野心勃勃的呂雉;相幫寵姬戚夫人和愛子劉如意又無能為力。這種窮途末路的處境讓劉邦感覺那是天命,選了個適當的時機一死了之。
劉邦是怎麼死的恐怕早已成為千古謎團,可一代豪傑的下場竟如此落魄,真叫人扼腕嘆息。
劉邦立誰為太子
劉邦擊潰楚霸王項羽,建立了自己的西漢帝國。劉邦的一生共誕下八個兒子,和所有的帝王一樣,選太子是一件極其頭疼的大事,但是關乎江山社稷的穩固。那麼到底劉邦立誰為太子呢?
漢惠帝劉盈
他和糟糠之妻呂后所生的劉盈,在一眾兒子中排第二。當年項羽大軍潰敗,劉邦一統天下稱帝,建立西漢。與此同時,劉盈的太子之位也就此定下了,他當時才九歲。
按理説,劉盈繼位當順理成章,偏偏歷史就好開玩笑。劉邦晚年本性難移,戚夫人美貌動人,舞姿婀娜深得劉邦寵愛。這讓他動了換太子的念頭,想把與戚夫人所生的兒子趙王劉如意推上太子之位。然而,老謀深算的呂皇后早已聯通張良等能臣,為劉盈的太子之位加上一道道保險,請來了商山四皓壯大太子實力。劉邦感到為時已晚,若現在換掉太子,必然會引發一場動亂。另外,他年事已高,又有箭傷纏身,易儲只好作罷。
劉邦無奈對愛姬戚夫人坦白:太子羽翼豐滿,我已不能拿他怎麼辦,這一切定是呂后在背後指示的。戚夫人流淚為劉邦跳起楚舞,劉邦擊着築哼起了千古絕唱《鴻鵠歌》來安慰愛姬,歌裏慢慢都是無奈,他那樣的花甲老人,早已被歷史的滾滾車輪所拋棄,易儲的鬧劇落下帷幕。就在那年,劉邦病逝了,被葬在了長陵。劉盈十六歲繼位,成了西漢第二代皇帝。就此,劉邦立誰為太子之謎雲開霧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