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孔子周遊列國有什麼特點 孔子周遊列國的意義
散文集孔子周遊列國有什麼特點,孔子周遊列國的意義。春秋時期,孔子曾在老子門下完成學業後,帶領他的一部分弟子周遊列國以宣傳自己的主張,想借此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將魯國作為起點和終點,途中經過了很多國家或地區,這段遊歷總共花了孔子十幾年。事實上,還有一本學術性較高的散文集,內容主要是關於孔子的經歷,名字就叫做《跟孔子周遊列國》。
孔子像
孔子游歷了很多魯國周邊的國家,不論是大國還是小國,他都曾走到過。雖然孔子的遊歷之旅遺憾地沒有過黃河,但是他周遊列國的那段經歷依舊帶給他不少感悟和益處,為他的某些思想主張奠定了基礎。
《跟孔子周遊列國》的作者是著名作家錢鈞華,這本書雖然主要是關於孔子的經歷,但是它與一般的人物傳記不同,,它是由一篇篇散文構成的。書中不僅有讀起來讓人身臨其境的優美散文,還有幾百張精美的照片,那些照片並不是作者從網上隨意拉下來的圖片,還是本書作者親身前往那些地方親自拍攝,並且精挑細選而出的,從中可見作者對這本書的看重。也因為這本書是散文類,增強了可讀性。與此同時,這本書其實還具有較高的學術性。畢竟這書中的內容是由作者親自前往那些孔子游歷過的地方調查取材而得來的,並不是窩在室內翻閲各種書籍總結歸納出來的。
總而言之,孔子周遊列國這是一大壯舉,對他的思想、閲歷的拓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孔子的資料
孔子被世人尊稱為“孔聖人”,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人物。他是儒家學説的創始人,開創了一個思想核心為“仁”和“禮”的思想學派。孔子不僅是個偉大的思想家,他還是一個頗有成就的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像
孔子以子為姓,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孔子從小就刻苦好學,從他在已經是家喻户曉的老師時卻還是認為自己的學問不夠,選擇不遠千里地前往洛陽拜老子為師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他對追求學問的熱衷。孔子曾帶領他的一些弟子周遊列國十餘年,以增加自己的學識和見聞。晚年時期迴歸後,孔子仍舊繼續他講學事業,培養學生,同時他還對六經等古籍進行整理和修訂。而世人皆知的《論語》不是孔子自己所著,是由他弟子以及再傳弟子所記錄整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成的,書中有不少可供人學習的孔子典故或孔子的言行。
孔子是哲學思想上的大家,他崇尚仁義、禮樂,提倡德治。在推崇人道精神的同時,孔子還注重建立制度以維持社會秩序。孔子還提出了利與義之間要更為重視道義的義利觀念,以及重視民生,先富後教的經濟思想。除了在道德和經濟方面,孔子在其他領域比如旅遊方面、藝術方面等都有一定的思想成就。而這些使孔子成為偉大思想家的同時,也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縱觀孔子一生成就無數,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孔子論語
《論語》是一部春期時期的散文集,雖與孔子相關,但並不是孔子所著,是由他的弟子和他的再傳弟子編輯纂寫而成的。《論語》採用語錄體的方式,記錄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舉止。
《論語》
《論語》堪稱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裏面有不少反映孔子思想的內容。它與其他三本著作《孟子》、《大學》及《中庸》合稱為四書。現今留存下來的《論語》總共有20篇,492章,因為是語錄體,所以書中大多是孔子他們的語言記錄,雖然用的詞句較少,但是表達出來的意思卻很豐富。
《論語》的描述核心是孔子,書中有不少描寫他的行為儀態的詞句,還將他的精神氣質刻畫地極為形象生動。與此同時,除了描寫孔子外,還以孔子為中心,描寫了不少他的弟子的形象,其中有能言會道的子貢、温文爾雅的顏回、直爽魯莽的子路等等,將每個性格特點不同的弟子刻畫得非常傳神,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論語》的內容涉及面較廣,既有涉及到道德方面的內容,也有涉及到政治方面的內容,更有涉及到人格方面的內容。從中也能看出,孔子的成就之大,不論在道德方面還是在政治方面,亦或是人格方面都有着他自身的理解和想法。
《論語》對於那些研究孔子的學者或歷史學家而言是一大利器,非常有利於他們研究孔子的生平事蹟以及他的思想成就。
孔子謂顏回曰
顏回是春秋時期的人,他14歲就跟隨孔子,跟他學習各種為人之道和知識。並且他自己很爭氣,成為了孔子的最得意的學生,在這麼多弟子當中,孔子對他的稱讚可以説是最多的,説他是個好學的人,也是一個“仁人”。因此後世對顏回的讚揚依舊是絡繹不絕,後世的君王或文人都尊崇他為顏子。説起這一對師生,就不得不提一下,孔子曾跟顏回有過這麼一段對話。
顏回形象
孔子説:“顏回啊,你先過來。你想想你家境比較低微,為什麼就不去做官,然後以彌補家用呢。”顏回回答道:“對於做官這件事情,我一點兒心思也沒有,城郭外面我有50畝田地,我可以用來耕種糧食;在城郭內部的40畝田地,我們可以養殖蠶和種植麻;我有着自娛自樂的方式,那就是波動鼓琴,並且夫子你跟我説的那些道理足以讓我感到愉悦,我又為何非得要去做官呢。”孔子聽了他的回答之後,先是變了一個臉色,説:“説的實在是好啊,我知道這是你心願。我聽説善於滿足的人,不會因為利益來使自己勞累;那些安閒自得的人,知道自己已經失去很多東西,但是也不會覺得有絲毫的畏懼;注重自己內心修養的人,不會因為自己不做官而感到慚愧。這樣的話我曾説了很多次,但是在你的身上我才是真正的看到,讓我有了收穫,可喜可賀。”
顏回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不顧忌這些,日常的貧困對他來説,這才是享受,享受生活,有着自己的樂趣。
孔子問禮
關於孔子問禮,是發生在周朝末期,並且他是向我們眾知的老子問禮。關於這個事情的記載有很多,例如《史記》等都有所記載。但是關於他問禮的次數存在爭議,其中《史記》寫到兩處,而《莊子》中寫的是五處,這種爭議至今都無法解決,當今學者據考證,認為至少有三次以上專門去跟老子問禮,甚至更多。
孔子和老子
作為多年研究老子的專家王學良認為是多次的,他覺得兩個人是師徒,孔子是學生,那就得多次請教自己的老師,繼承老師的思想。這種觀點是有侷限性的,因為根據目前主流學界的認為,孔子和老子這兩個人的學説其實是對立的,在《道德經》中提到,老子要廢棄聖與仁義,認為這二者是無用的,但是孔子卻不這麼認為。
孔子去問禮,請教的內容中包括禮、樂等這些傳統文化元素。因此,他們兩個討論的內容確實難以確定。根據已有的史書記載,卻將其進行明顯的區別。認為前期孔子前去的姿態是放的很低,是以一個學生的姿態前往,想要去請教大師老子。但是越往後,問禮的內容就複雜了,論述的方面更為廣闊,開始涉及到更深層次的東西,兩個人都論述起了文化的根本所在,各抒己見。
根據史書的記載,認為孔子第一次去問禮大概時間是公元前535年,地點大概在巷黨,如今的山東境內。當時,周王朝內部矛盾眾多,而老子身為周朝的官員,遭到陷害被免去他的職位,開始遊歷於各國。恰巧他來到魯國之後,他的一個好友在巷黨去世,誰都知道老子是一個精通周禮的大家,就請他去安排好友的喪事。
就在出殯的那一天,孔子也去了,那時候他才17歲,但也安排過很多喪事,懂得周禮。兩個同樣懂得周禮的人碰在一起,必定會探討周禮,就有了孔子的第一次問禮。
之後,在公元前526年,老子已經官復原職,而孔子也早已有點名氣,卻依舊覺得自己對周禮缺乏系統性的認知,就再次去向老子問禮,其中問的更多的還是喪禮問題。
第三次問禮,就是老子已經辭官歸鄉的時候,回到了苦縣。孔子得知此事,想要拜訪老子,順便再次向他請教周禮問題。這一次問禮,兩個人開始有了爭執,是在思想上起了不同看法,兩個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彼此説服不了對方。
之後,孔子還有一次問禮,那時候的孔子已經是一名大家,並且跟老子之前就有了分歧,卻絲毫不影響從中再次獲得啓發。這一次他問到了陰陽以及道,對社會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孔子去問禮,早期是請教,之後更多的就是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