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李白被後人稱為什麼 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
李白被稱為什麼
唐代大詩人李白出生於公元701年,一生寫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歌,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大詩人。李白在詩歌上有着很高的造詣,他寫出來的詩歌琅琅上口,又有着深刻了的意義,是當時最受推崇的詩人了。那麼,李白都有過哪些稱號呢?
被稱為“詩仙”的李白
李白最有名的,傳的最廣的稱號應該就是“詩仙”這一稱號了。李白是在西域地區的碎葉城出生的,李氏一族在當地也是名門望族。李白自小便十分的聰慧,五歲時就會背誦六甲,是當地有名的神童。等到了十五歲,李白便開始鍾情於劍術,喜好行俠仗義。公元724年即開元十二年,已經二十四歲的李白拜別父母,仗劍遠遊。李白心中一直都有遠大的抱負,但卻一直沒法實現。時間匆匆而過,已經四十二歲的李白經人推薦來到了長安,見到了當時已經久負盛名的賀知章。李白將他在途中所寫的《蜀道難》一詩呈獻給賀知章,賀知章讀後十分驚訝於李白的才華。賀知章將李白比作天上下凡而來的仙人,稱李白為“謫仙”。就這樣,李白詩仙的名號就廣為人知了,大家就跟隨賀知章的説法,稱李白為詩仙。
賀知章稱李白為“謫仙人”是一個原因,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李白所寫詩歌的風格了。李白在寫詩歌時十分擅長使用浪漫主義的手法,運用誇張、比喻和擬人等等一系列修辭來寫。李白富有想象力,所寫的詩歌常常是飄逸空靈的,十分有“仙氣”。由於李白寫詩的風格,所以就稱李白為詩仙了。
李白是哪個朝代的人
李白一直有詩仙的美譽,其詩歌風格飄逸自然,豪邁奔放,意境深遠,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李白年少時便已離家,仗劍遊四方,希望自己能夠有所成就。但奈何李白一直時運不濟,屢屢不得志,生活也十分的困苦,最後在當塗縣因病而亡。
暢遊于山水之間的李白
那麼,這位十分有名的詩人是哪一朝的人呢?李白生於公元701年,在公元762年去世,所以根據時間來推算,李白應該是唐朝人。根據史書的記載,李白出生在西域地區的碎葉城,李氏一族在當地也是非常有名望的家族。出生於書香門第的李白,從小便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在李白五歲時,他就能夠全篇背誦六甲,是當地有名的神童。成年後的李白,沒有選擇科舉之路,而是告別父母離家遠遊。
離家遠遊是李白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歷,正是因為李白見識過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最後才寫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詩歌。等到公元726年即開元十四年,李白結識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摯友孟浩然,兩人一見如故,都有着相同的抱負和興趣,遂成為至交好友。不久之後,李白辭別孟浩然繼續北上,李白一心想為江山社稷做出一點貢獻,但是奈何一直沒有人推薦他。
終於,在公元742年即天寶元年,唐玄宗偶然間翻閲了李白的詩集,當即驚為天人。他立馬召李白覲見,並親自前去迎接李白。在經過一番交談後,唐玄宗封李白為翰林,讓李白跟隨侍奉在他的左右。但好景不長,許多人因嫉妒李白被唐玄宗所賞識,便在唐玄宗面前中傷李白,唐玄宗也聽信了他們的話,最後放逐了李白。
李白的名言
被譽為詩仙的李白為後世留下無數或優美動人,或空靈飄逸,或雄起渾厚的詩歌,風格雖然各異,但都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李白留下的詩歌中,藴含着許多名言,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慢慢揣摩。
李白與友人飲酒作詩
關於李白的名言,在現今流傳最廣的莫過於以下這幾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等等名言。其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一句出自李白所寫的《將進酒》中,這一句充分表明了李白樂觀向上的心態,認為自己終有一天能夠實現自己心中的抱負。李白看透了人生的真實意義,得出了對人性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這句話也激勵着我們不應該看輕自己,未來有着無限的可能。
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一句則出自李白所寫的《行路難》中,當時李白仕途不順,被放逐出了長安,遠離了政治中心。李白的朋友們對李白的遭遇感到十分的同情,於是紛紛出資相助,並邀請李白一起喝酒作樂。李白雖然因自己心中的抱負無法實現而感到苦悶和無奈,但性格倔強的他並沒有放棄,而是樂觀曠達,認為自己終有一日能夠乘風破浪,橫渡滄海,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與抱負。
李白於公元742年被當時的皇帝唐玄宗宣召入長安為官,自己心中遠大的抱負終要實現了,於是寫下來這一首《南陵別兒童入京》。其中有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句表達詩人當時信心滿滿的樣子,自己多年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這就告訴我們,不要放棄,終有一天你能實現自己所想的事情,成就一番大事業。
秋浦歌 李白
李白一生創作做多,遊歷經驗豐富,其中他在天寶年間遊歷到秋浦的時候,創作了一組《秋浦歌》總共十七首,從不同的角度來歌頌當地的風土人情,同時因為當時政治逐漸黑暗,其中又流露出了憂國憂民的心情。
李白秋浦歌
在所有的《秋浦歌》裏面,最為出名的就是其中的那首“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這裏小編我就為大家簡單的賞析一下這首詩歌。這首詩通過作者對鏡悲白髮的描述,通過誇張,比喻等手法,將自己的哀愁表現的淋漓盡致。
這首詩歌最開始就是一種極度的誇張,正常人怎們可能又三千丈長的白髮,正是因為自己心中的愁苦白飯才會這麼的綿長,而且憂愁比起千丈長的白飯一點都不差。雖然起筆突兀,但是讀來之後卻又恰到好處,試想一個人面對着鏡中的自己,看到自己的白髮,細細的疏離的時候,千愁萬緒湧上心頭,多少往事值得回憶,多少往事值得深思,這時候白髮已經不是白髮了,而是李白的一生,是李白這坎坷愴然的人生,回想一生,即使豪放如李白也不得不感到憂愁。
不知道這明鏡之中是哪兒來的這一抹秋霜,不是不知,而是明知故問,這反而更加傷感,看着自己的滿頭華髮,作者並不願意承認,這就像是辛棄疾的“卻道天涼好個秋”,不言愁卻更愁,此詩讀罷,不禁看到一個滿頭白髮的老人家呆坐在明鏡之前,望着自己的白髮,一聲嘆息,不禁讓人感慨烈士末年,然壯志未酬,何其悲涼。
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
李白的一生創作了無數精彩的詩歌,他豪放不羈的性格在他的詩篇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而這首《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中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更是被無數後來人奉為經典。
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
這首詩是一手送別詩,李白一生好喝酒,好交友,寫過不少經典的送別詩,比如《贈汪倫》等,而這首詩相比起純粹的送別詩來説又增添了一點別樣的味道。一般來説詩歌之中一句都是比較短的,但是李白就是李白,連着十一個字的長句,以一種浩浩蕩蕩的氣勢,將讀者帶到了李白的身邊。離我而去的昨天已經是無法挽留了,擾亂我內心的今天多麼的煩惱啊,這種煩惱並不是從今日開始的,是李白一直以來悲慘的政治遭遇的概括,是李白人生的一個縮影。
之後李白沒有沉浸在悲哀之中,馬上就展現了自己的豪情“萬里清秋”“逸興遄飛”,雖然一直以來都感受官場的黑暗,但是李白畢竟是李白,很快就回過神來,展現了一幅“長風萬里送秋雁”的景象,不禁讓人精神抖擻,為之一振。一羣人聚在一起餞別,自然不可能乾巴巴的坐着,肯定要喝酒,於是高談闊論,酣飲高樓上。李白的酒興是出了名的,喝多了以後就幻想着上到青天之上將明月給摘下來。但是精神是自由的,肉體卻是被束縛着的,於是心中的悲苦湧了上來,“抽刀斷水”的比喻是非常奇特也是非常新穎的,樓前就是長流的溪水,這綿綿不絕的溪水怎麼會被人用刀斬斷呢?心中的愁苦又怎麼是喝酒能解決的呢?“抽刀斷水”的細節表現了李白想要脱離痛苦現實的心。
最後李白在自己的政治抱負和黑暗的現實之間達成了一種妥協,“窮則獨善其身”,既然做不到兼濟天下,那我還不如“散發扁舟”,漫遊於將江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