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重在“教好學生”而非“選好學生”

日前,嘉興市教育局召開新聞通氣會,公佈今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方案,關係到無數孩子前途的公民同招機制正式在嘉興落地。這項改革的最大看點是建立統一招生平台,全面推行公民同招,並對民辦學校招生政策進行調整規範:民辦學校在審批地招生,不得跨區域搶生源;市本級建立統一招生管理系統,公辦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開展錄取、同步註冊學籍,整個流程均在統一系統進行;民辦學校報名超計劃,全部實行電腦派位等。

熱播劇《安家》裏,老油條爺叔給客户的孩子弄到了一個民辦學校的面試名額,把那個單親母親開心壞了,也讓屏幕前的許多家長羨慕不已。這樣的橋段在一些地方司空見慣,折射出的是義務教育領域,一些民辦教育機構利用自主招生、提前招生的優勢搞“掐尖”的怪現象。由此不僅引發校外補課之風盛行和地方擇校熱,增加學生負擔和家長壓力,還催生了教育資源分配的“馬太效應”,使得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長期不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競爭,損害全社會的教育公平。

中國自古就有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思想,強調卓越的教育是“有教無類、人人成才”,而不是選擇優質生源,擇生而教。時至今日,義務教育已是事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的民生工程,更當強調育人本質,絕不能任由“掐尖”招生歪風,將基礎教育推向生源競爭。為此,去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要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嘉興今天的舉措,正是在堅決貫徹執行中央的重大教育部署,嚴格規範教育秩序。

需要指出的是,推動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絕對不是簡單地限制民辦學校搶生源,相反,這項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推動義務教育走向優質均衡。學校的發展不能單靠“生源依賴”,而要從“選好學生”轉變為“教好學生”,也只有走出生源競爭的怪圈,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才能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提升辦學特色與教育質量。就嘉興來説,自去年全市教育大會召開之後,以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均衡為重點之一,全市各地建名校、引名師、造名品、引名牌,大力推進義務教育走向“優質均衡”。這次出台公民同招方案,有效兼顧了教育公平性和辦學積極性,以程序的陽光透明促進招生公平,也必將以招生的“起點公平”進一步推動公辦、民辦教育良性競爭。

教育公平關乎無數個體命運,是最大的公平。希望以公民同招為起點,公辦學校能積蓄更強勁發展動力,真正成為教育公平的壓艙石;民辦學校也可以一心一意探索特色發展,為全社會提供更多元的教育選擇。如此,方能讓教育公平在嘉禾大地落地生根,也才能讓“教好學生”和“尊師重教”一樣成為嘉興教育的金名片,辦出真正讓人民滿意的高質量教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15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公平重在“教好學生”而非“選好學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