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是誰的兒子 劉禪是曹操的兒子嗎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劉禪是誰的兒子

劉禪,乳名阿斗,表字公嗣,是蜀漢先主劉備之子。劉備字玄德,生於東漢末年,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

劉禪是誰的兒子 劉禪是曹操的兒子嗎

劉備

劉備父親早逝,自幼跟隨母親織蓆販履來賺取生活所取,家境十分困苦。他十五歲那年,與劉德然、公孫瓚一起拜盧植為師進行學習。公元184年,時年劉備23歲因鎮壓黃巾起義有功而被封為安喜縣縣尉。後因不滿安喜縣的郡主,與關羽張飛棄國逃亡。從公元184年到公元201年依附劉表,劉備在這十幾年時的時間裏,走南闖北,救過孔融和徐謙,建過軍功,做過官吏,也曾與曹操青梅樹下煮酒論英雄,結識了很多的能人志世。

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他的野心第一次光明正大的登上歷史舞台。次年,他和東吳孫權聯合,與周瑜率領軍隊於赤壁大敗曹操,趁勢奪取了荊州,隨後又收復了益州,蜀漢政權正式建立。陳壽評價劉備軍事權謀均不及曹操,唯有仁厚略勝一籌。他建立蜀漢之後,為對付曹操,在漢中地區建立了北伐的軍事基地;為方便軍需往來,開闢道路;為傳遞快,興建郵驛。如今盛行的快遞行業,就類似於此。在國內製定蜀科,依據先前的律法結合蜀地當時的情形,制定了一套典律。他在國內樹立法律的威嚴,恩施並濟,賞罰分明,使得蜀地欣欣向榮。他文有諸葛孔明,武有關羽和張飛。能成為亂世中的一名賢君,除了他本身在政治才能之外,與他知人善任,善於攏洛人心也有着密切的關係。

劉禪是曹操的兒子

劉禪因為投降魏國時,説了一句:此間樂,不思蜀也,而揚名天下。人們樂此不疲地評價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埋汰他的無能懦弱。此外,對他的身世之迷也是諸多探索。

劉禪是誰的兒子 劉禪是曹操的兒子嗎

曹操

大家都知道劉禪是蜀漢後主,理所應當是劉備的兒子,不然劉備為什麼讓他繼承皇位。但是又有人抗議説劉禪是曹操的兒子,而且還有理有據,論據充足。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為什麼他們説劉禪是曹操的兒子呢?

首先,徐州淪陷時,劉備的兩位夫人並沒有逃出去,而關羽就是為了保衞兩位夫人才向曹操投降的。雖然關羽盡心盡力的護着兩位夫人,但他還有一身份是曹操的降臣,所以他會被曹操派遣出去做事,而不能時時刻刻的守着她們。曹操是有名的好色之徒,還曾修建銅雀台,企圖網羅天下美女。他實在是個沒什麼節操的男人,只要是美女他都行。之前,他在征伐宛城的時候,宛城將領張繡因為不敵曹操而投降,但是曹操卻貪戀張繡叔母的美色,而強行擄走。所以對於強佔別人妻子的事情,他是有過前科的。

其次,劉備對於阿斗並不是特別的珍惜。阿斗尚在襁褓之時,劉備就曾拋棄過他。後來好不容易救回來了,還被他狠狠地摔在地上。而且,按理來説,趙雲多次救阿斗於危難之中,作為父親對待趙雲不説像恩人一樣,起碼還是應該表現謝意吧。但是劉備在世時,趙雲一直被打壓,空有一身本領。

勾踐和劉禪

勾踐和劉禪兩個人相差了近一千年,然而因為命運總是讓人琢磨不透的。一個是卧薪嚐膽的典範,創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奇蹟;而另一人則是在一代賢臣諸葛亮的輔佐下還“扶不起來的阿斗”。

劉禪是誰的兒子 劉禪是曹操的兒子嗎

越王勾踐

勾踐,他曾經是春秋時期呼風喚雨的越國君王。因為不聽范蠡的告誡,擅動兵器,射殺老吳王闔閭,後被夫差困於會稽,險些喪命。然,大丈夫可屈可伸,他請求吳王夫差收他為僕,將自己的妻子獻給夫差做侍妾,換來一時的苟且偷生。他將國破家亡的恨深藏於心,隱忍二十年。嘗糞問疾、卧薪嚐膽,創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偉大奇蹟。一下子從一個亡國之奴成為忍辱負重、發奮圖強的典範,他的堅韌不拔的氣概也成為後世人的學習目標。

劉禪,三國時期蜀漢後主,是劉備的兒子。劉備死後,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照顧,而他自己在政治上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諸葛亮在世期間,他起先十分尊重諸葛亮的建議,事事以諸葛亮為方向標。但是在後期,他聽信讒言,不斷地干涉諸葛亮的軍政方針,致使北伐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在諸葛亮死後,無人約束,變得昏庸無道,只顧貪圖享樂,不理會朝中政務,又輕信小人,導致蜀國的根基受到動搖。後來魏國攻蜀,劉禪自縛雙手,出城降魏。曾經盛極一時的蜀漢就此滅亡。後來人們覺得劉禪在諸葛亮、姜維、蔣琬等一眾賢臣的輔佐下,還不能興盛蜀漢,就稱他為“扶不起的阿斗”。


 

孫尚香劉禪

孫尚香,三國時期東吳郡主,才思敏捷,容貌秀麗,性格剛毅,是當仁不讓的巾幗英雄。赤壁之戰之後,當時東吳的智囊周瑜向孫權獻策,將孫尚香嫁給劉備作繼室,以此來謀得荊州之業。她是劉禪的繼母。

劉禪是誰的兒子 劉禪是曹操的兒子嗎

孫尚香

她作為東吳郡主,又深懷一身本事,本應該有一個與她相符的如意郎君。美人愛英雄,更何況是出身王族,從小在軍隊里長大的女孩子。然而她有那樣的夢想,可事實卻那麼的殘酷。

在大國與小家之間,她的哥哥吳王孫權選擇了大國,將年方十九的她給了年近半百的劉備。她如何能做到心甘情願,嫁給劉備的那兩年,她在自己的院子裏安排了一百多名手執利刀的侍女,拒絕與劉備的深度接觸。她與劉備的夫妻情分僅僅維繫了兩年,在劉備率軍西進益州時,孫尚香帶着劉備的幼子阿斗跟隨哥哥孫權派來的舟船回到吳國,劉禪曾跟隨孫尚香生活了四年。

兩年時間,她從一個花季少女變成了一個異國首領的夫人。原本在東吳活得快樂瀟灑的她,在回到東吳之後,變得鬱鬱寡歡。在東吳的眼裏,她終究是蜀漢劉備的夫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女子一經出嫁,就不可能再在孃家活得肆意瀟灑;在蜀漢人的眼裏,她與東吳互相聯合劫持了他們的小太子,罪不可恕,是他們蜀漢的判國者。兩年為人婦的生活,將她變得裏外不是人。天下之大,卻已沒有她的安身之處。

劉禪有幾個兒子

劉禪一生總共有七個兒子,雖然他一生庸祿無為,是“扶不起的阿斗”。但他和他的父親劉備相比,在子嗣方面還是略勝一籌的。劉備一生僅有三子,且都是老來得子,劉禪是他的長子,也是他在46歲的高齡生的。

劉諶

劉璿是劉禪的長子,字文衡,性情敦厚。十五歲時(即延熙元年)被冊封為太子,輔助劉禪處理朝政。蜀漢滅國之後,將軍姜維投降鍾會。鍾會在平蜀之後,想專權自立,於是和姜維密謀在成都作亂,劉璿就在這場動亂之中,被亂兵殺死。

劉瑤是劉禪第二個兒子,在劉璿立為太子那年,被封為安定王,同劉璿一樣死於動亂。第三子西河王劉琮,於景耀五年生病而亡。第四子劉瓚在延熙十九年被封為新平王,蜀漢亡國後投降。

劉諶,劉禪第五子,也是劉禪七子之中最聰敏之人。劉諶在景耀二年六月,被封為北地王。景耀六年,鄧艾和鍾會分兵攻打蜀漢。鄧艾率領大軍兵臨城下,蜀漢汲汲可危,丞相譙周建議劉禪投降鄧艾。而劉諶力主與國家共生死,反對投降。後因劉禪堅持投降,而覺得十分悲痛,認為自己無顏去見先帝,在祭祀劉備的昭烈廟裏痛苦自己的無奈之後,和他的妻子自殺而死。他對於自己的國家十分忠誠,是有膽色的忠義之人。

劉禪的另外兩個小兒子分明是六子劉恂和七子劉虔。劉恂在景耀二年封新興王,蜀漢亡後和父親劉禪一同投降,劉禪死後他繼承了安樂公爵位。七子劉虔同在景耀二年被封為上黨王。


 

劉禪的結局

公元263年,劉禪聽信宦官黃皓的讒言,未及時聽從姜維意見調派兵力準備抵禦魏國的進攻。263年夏天,鍾會、鄧艾和諸葛緒率軍兵分三路攻打蜀國,蜀軍面對這場突來的襲擊,毫無準備。

劉禪

姜維率領大軍在劍閣抵擋鍾會,然而諸葛瞻在與鄧艾作戰之時,卻因為失誤被殺,鄧艾攻克了綿竹,直襲成都。劉禪面對城下的千軍成馬,聽取光祿大夫譙周的建議向鄧艾投降,成為魏國的降臣。

劉禪投降後,從成都移居到魏國的都城洛陽,被魏帝封為安樂縣主。他在魏國的時候,非常享受生活,日子過得很滋潤。一天,司馬昭在府內擺下宴席招待劉禪,擺宴的過程之中,他故意讓樂官演奏蜀國的樂曲,以此來試探劉禪是否真降,有無反叛之意。結果在蜀漢舊臣們掩面流淚之時,他卻是怡然自若,臉上毫無悲傷之意。司馬昭問他是否思蜀,他回答司馬昭説樂不思蜀也。自此,司馬昭肯定了他投降的誠意,就再也沒有懷疑過他。而劉禪也就因此,

在這場亂世之中保住了自已的身家性命。在洛陽做着他的安樂縣主,直此死去。

後人對他做魏國降臣,並且還樂不思蜀的行為深為鄙夷。但他好歹得以終老了,而他也的確算是在這三國的亂世之中結局蠻好的君主,他的幾個兒子除劉諶殉國而死之外,跟着投降魏國,在他的保護之下也都是安然而逝。

劉禪的性格特點

劉禪的性格應該是單純,懦弱無能和毫無責任感的樂觀。説他的單純,這一點從寵信黃皓就可以看出了。黃皓能被劉禪所喜愛,能取得劉禪的歡心,無非是他善投其所好,他對劉禪的百依百順,讓劉禪有一種做皇帝的滿足與快樂。

劉禪

開始,黃皓是對劉禪百依百順,言聽計從的,可是當黃皓的勢力愈發強大後,兩人原本相處的地位也發生了轉變,現在的劉禪隨着對黃皓越來越信任後,黃皓説什麼,劉禪就信什麼。以至於在魏軍進攻蜀國時,聽了黃皓的話把姜維反映的情況和建議擱置一邊,沒有告訴別的大臣,自己卻仍然在花天酒地,以至於最後終迎來了亡國的命運,由此不得不説劉禪的單純與無能了。

在蜀漢滅亡後,劉禪投降於魏國。他被遷到魏國的都城洛陽生活在一次司馬昭的宴會上,司馬昭問他有沒有思念過蜀國,劉禪就因為在洛陽生活的很快樂,不假思索的給了司馬昭回答:這裏我很快樂,為什麼要思念蜀國呢?

如此沒有責任心,毫無責任感,他僅因為貪圖自己的享樂就拋棄了自己父親千辛萬苦創下來的、他的相父諸葛孔明為之嘔心瀝血的基業於不顧,那一句樂不思蜀,是要有怎樣冷酷無情的心腸才能説得出口啊,國破家亡,作為一個王國的君主,竟然沉溺於玩樂連復國都忘記了,這是何等懦弱無能的君主,又是何等沒有責任感,沒有上進之心的君主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113 字。

轉載請註明: 劉禪是誰的兒子 劉禪是曹操的兒子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