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知乎日報:年輕人有哪些典型的幼稚病?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經典

  題主其實問了一個很值得關注的“現象”類的問題,我們從心理學角度認真聊聊“年輕人典型的幼稚病”這回事兒。(文末附上個測試,大家可以來自測看看)

  流行心理學裏有個概念叫做“彼得潘綜合症”,指代那些“不想長大”的成年人。這個稱呼確實是從那個為我們所熟知的“彼得潘”而來。

  “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除了一個人。”(All children, except one, grow up.)

  ——這是 J.M.Barrie 在 1911 年的小説《彼得潘和温迪》中的第一句話。他創造了彼得潘的形象,一個會飛的、永遠都拒絕長大的男孩。 青春如此美好,我們可能都有過“不想長大”的感覺,但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長大成熟,去承擔應有的責任。然而,真的還有一些人,固守在青春的幻想中,拒絕進入成年人的世界。他們越是長大,就越是痛苦,也會給身邊的人帶來痛苦。

  心理學家 Dan Kiley 在 1983 年正式提出了“彼得潘綜合症”的概念,它指的是“成年人沒有達到情緒上的成熟”,他們雖然已經是成年人,卻還不具備應對成人世界的能力。他們無法承擔成年人應有的責任,認為他人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卻不願意以同樣的愛回報別人(Ortega, 2007)。

  他們身上最為關鍵的特徵,就是對青春的理想化和對成年世界的拒絕。因為他們認為,成人的世界充滿了問題,希望能夠永遠停留在青春期,享受未成年人的特權。未成年人是有特權的——在還沒有成年的時候,我們可以要求他人的照顧,可以不承擔責任,可以做出種種情緒化的行為(Gray, 2016)。

  當然,要説明的是,彼得潘綜合症沒有被 DSM 認為是一種精神疾病,而只是一個流行心理學的概念。

  那麼,“彼得潘綜合症”到底有哪些表現呢?或者用題主的話來説,這些“典型的幼稚病”都有哪些方面的表現?

  彼得潘綜合症發源於青春期。Kiley(1983)認為,有 6 個特徵可以基本涵蓋這一人羣,他們可能只具備其中的 1-2 項,也有可能具備所有 6 項。其中,四個基本特徵——無責任感、焦慮、孤獨、性別角色衝突——往往在 12-18 歲時已經發展出來,而另外兩個特徵——自戀、沙文主義則大多在 18-22 歲發展出來。

  表現 1. 缺乏責任感(Irresponsibility)

  “彼得潘”無法承擔成人世界的責任。

  孩子沒有發展出責任感,和家庭中缺乏紀律有關。Kiley 認為,由於美國社會呼籲避免家長權威、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因此美國家庭普遍存在缺乏紀律和管束的現象,這使得很多孩子從小就認為,紀律、規則和懲罰並不適用於他們。他們沒有在恰當的時候建立起自我照顧的習慣和行為規範。(在中國家庭裏,溺愛也是常見現象)

  因此,有一部分人會表現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房間總是亂糟糟的;在人際交往中藐視規則,比如對他人缺乏尊重、不用禮貌用語。他們希望尋找一個會照顧他們、包容他們的伴侶,但一有問題就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他們都難以接受挫折和他人的批評,在挫折面前很容易放棄。

  表現 2. 焦慮(Anxiety)

  在 Kiley 的諮詢案例中,很多孩子都非常緊張和焦慮,缺乏安全感,這與家庭中的緊張氣氛有關。他們的父母往往對婚姻和他們自己都並不滿意,但很多父母會假裝快樂,不去面對事實,並維持着程式化的生活和家庭和諧的幻覺。由於與父母之間缺乏情感交流,又會聽到父母做出對彼此的負面評價,Ta 能夠感受到父母之間的關係是虛假的,但難以辨識出問題出在哪裏。這令他們感到焦慮。

  孩子會從父親和母親那裏得到單方面的信息。其中,一種典型的情況是家庭中的一方(多為母親)選擇了為孩子“犧牲”而維持現在的生活,但她們還會不自覺地和孩子説,“你父親不會懂得別人的感受”,“你爸爸的工作永遠比家庭重要”,甚至是“你就像你爸爸一樣”這樣的話。

  這種焦慮使他們不知道如何去和人建立親密關係,會迴避與伴侶的正面衝突,喜歡抱怨對方,卻不懂得反思自己。而且,他們還容易養成逃避問題的習慣,因為他們不知道問題解決的方法。遇到棘手的問題時,他們的常見回應是避而不見,假裝問題不存在,而不會去正面應對。

  表現 3. 孤獨(Loneliness)

  在“彼得潘”一生中的大多數時間,他們都會感到非常孤獨。在家庭環境中,父母可能給予了物質上的支持,但往往沒有給予足夠的情感支持;他們也沒能建立起非常親密的、彼此信任的友情。

  因此,他們需要有人一直圍繞在他們身邊,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有可能會不斷尋求在羣體中的歸屬感,或者瘋狂參加社交活動,讓自己感到並不孤單。

  (關於與父母相處時候的“孤獨感”,我們在這裏詳細回答過

  和父母相處的哪個瞬間讓你感到孤獨? - KnowYourself 的回答 - 知乎 )

  表現 4. 性別角色的衝突(Sex role conflict)

  這一點特別針對男性。當一個男孩逐漸長大,社會會表現出對“男性特質”的強烈期待。如果想要被羣體接納,他們就需要表現出獨立、堅毅、忍耐。而如果表現出脆弱、情緒化、敏感,就會被他人看不起。

  而男孩在長大的過程中會經歷一個衝突的時期。男孩往往不能夠立刻適應成熟男性的角色,家庭作為一個緩衝地帶就變得非常重要。如果家庭是一個讓他信任的、可以給他支持的地方,他就能夠被允許在這個緩衝地帶裏做出一些不符合社會期待的表現,比如脆弱和哭泣。同時,父母也會鼓勵他,告訴他這種不適應是很正常的,男性並不一定要永遠表現出那樣的性別固化特徵。

  但如果沒有得到相應的支持,他們便不能很好地度過這個階段。(有很多同性戀男性,也是在 18 歲前後由於性取向和性別角色不符合社會期待,會遭遇同輩和家庭的拒絕,感到被傷害和孤立。)

  性別角色的衝突會深刻影響男性之後的親密關係。很多有着彼得潘綜合症的成年男性,會試圖把自己的這一面隱藏起來,拒絕承認自己的感受,在他人面前表現得非常堅強,表現出“大男子主義”;但在親密關係中,卻有情緒化和脆弱的極端擴大化表現。

  表現 5. 自戀(narcissism)

  當“彼得潘”們沒有建立起自信和自我關懷,長久地處於孤獨中,並沒有很好地處理情緒和性別角色的衝突時,他們會從所有這些不好的感受出發,發展出自戀——對於他們來説,當他們無法在家庭和與他人的交往中獲得安全感時,自戀是他們建立起的一種系統化的防禦方式(Gray, 2016)。

  他們會表現得過度在意自己的外表和幸福,而絲毫不考慮他人。他們習慣於貶低別人,將責任全部推到他人身上,需要他人不斷地付出和取悦自己。他們活在自己的幻想中,無法和他人發展有意義的關係。

  6. 沙文主義(Chauvinism)

  與自戀同時發展出的是沙文主義,主要指代男性,類似我們常説的“大男子主義”。由於家庭中,母親往往是犧牲、服務的角色,比如母親會説,“我沒有什麼其他的追求,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他們沒能建立起對女性足夠的尊重,也無法建立起平等的親密關係,可能還會在關係中出現對女性的身體或情緒虐待。

  在“彼得潘”30 歲以後,表現出的關鍵特徵是意志消沉(Despondency)(Kiley, 1983)。他們中的許多人會逐漸意識到自己身上存在問題,但仍然很難去改變。一些人會承擔起成年人的角色,比如結婚生子,但是越來越感到孤獨、焦慮。

  那麼,如果你察覺到了自己的“幼稚病”,如果你是彼得潘,該怎麼辦呢?

  對彼得潘來説,首先你要明白的是,當你需要進入成年的世界時,並沒有一個真正的永無島可以讓你隨時隨地飛去那裏。並不是你選擇了逃避,問題就會消失。

  而成年的世界,也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可怕、充滿問題。它也有很多好處,有很多未成年人體會不到的快樂。比如,實現經濟上的獨立和自由,擁有自己的空間,能夠為自己做決定,和彼此真正在意的人在一起,體會有孩子的樂趣,等等。只有當你真正走出自己的世界,才能感受到這些真實的快樂(Groh, 1988)。

  有意思的是,提出了“彼得潘綜合症”這個概念的心理學家 Dr. Kiley 在之後也坦承,自己曾經就是“彼得潘”。他結了好幾次婚,永遠都在追逐年輕的女孩,在 54 歲那年去世,晚年還寫了一本書叫 Living Together,Feeling Alone。但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時間裏,他的最後一任妻子擔任了 Tinker 的角色,幫助他一起走出了“永無島”,找到了真正的快樂(McG., 1996)。

  測試:你有彼得潘綜合症嗎?

  測題:閲讀以下對行為的描述,並且根據自己遇到的情況打 0-2 分。

  0 分代表這樣的行為“從沒有發生過”,

  1 分表示這件事偶爾發生(比如發生過一兩次,但是並不是一直髮生),

  2 分表示一直髮生

  1.當他犯錯的時候會反應過度,不是誇大他自己的內疚感,就是找尋各種藉口來為自己開脱

  2.他會忘記重要的日子,比如結婚紀念日、生日等等

  3.在聚會上時,他會忽視你,但是會盡全力去取悦他人,特別是其他女性

  4.他很難道歉

  5.他覺得自己想要和你發生性行為的時候,你一定會同意;但是他在過程中不會顧及你的需求,比如他不和你進行前戲

  6.他總是盡力去幫自己的朋友,但是一點忙都不肯幫你

  7.只有當你抱怨他的冷漠後,他才會關心你遇到的困難和你的感受

  8.只有他自己想要的時候,他才會説想和你一起做些活動或者一起出門

  9.他似乎很難表達情感

  10.他好像很想父親親近,但是他和父親之間的對話很公式化,而且聊得不深

  11.他不是很能聽進不同意見

  12.他會忽然莫名其妙地發火,而且很難平靜下來

  13.他過於服從他母親的願望,以至於你對他母親的各種要求感到不滿

  14.他相信自己從事一份和自己能力不相符的工作,但是他只是抱怨而沒有任何行動

  15.他與別人相處時缺乏真誠與温暖,特別對待他的長子(如果他有的話)

  16.當他喝酒後,他彷彿變了個人,他變得很容易發怒、情緒高漲、或過分快樂

  17.他覺得自己不能錯過任何一個他弟兄們的活動或者趣事,他對這些事非常狂熱,好像這樣才不會被他的夥伴們拋下

  18.他會説些大男子主義的話,比如“我希望我的妻子不停地做家務,直到家裏乾淨為止”

  19.他看起來有時會莫名的恐懼、或者缺乏自信,但是他拒絕談論自己的恐懼和自卑

  20.他會控訴你,説你太情緒化,但他自己也顯得非常情緒化。而當你生氣時,他又毫無回應地坐在那邊,像一顆石頭。

  計分:

  將每一條的分數加起來,得出總分:

  0~10 分:他沒有彼得潘綜合症。他的問題和彼得潘綜合症無關,而且不是很嚴重。如果他有些讓你不舒服的地方,你可以和他聊聊。出於你們之間的愛,在你們的共同努力下,這些問題很有可能會被解決的。

  11~25:他可能會有彼得潘綜合症。在測試結束後,你可以遵循一些指導,來改善你們倆之間的情況。不過,分值越高,可能你越不願意來解決你們倆之間的問題。

  26~40:他已經是個彼得潘綜合症患者了。如果他不肯自己解決問題,你可能得和一個專業人士聊聊,來了解對此你能做些什麼。

  (測試版權屬於 Dan Kiley,摘自 The Peter Pansyndrome: 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 一書,由 KY 作者隋真翻譯,並且僅適用於自測。如有研究或其他用途,請聯繫原作者。)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