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論語集註用了多久時間完成
朱熹,南宋理學的集大成者,號晦庵,別號紫陽。朱熹是徽州人,朱熹自幼飽讀詩書,一生只走了九年的仕途,大部分時間都在四處講學,晚年的時候,由於得罪權貴,被誣陷為“偽學”領袖。朱熹的理學思想是繼孔子、孟子之後儒學發展的另外一個新的高度,對元、明、清三代儒學的發展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論語集註》
朱熹一生著作無數,其著作主要有《周易本義》、《啓蒙》、《近思錄》、《論語集註》等。《論語集註》是南宋的哲學家、思想家,是朱熹對《論語》的註釋,他是朱熹花費精力最多的一本書,是四書集註中的另外一個組成部分,其中包括的內容有:論語序説、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長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鄉黨第十、先進第十一、顏淵第十二、子路第十三、憲問第十四、衞靈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張第十九、堯曰第二十。
《論語集註》是《四書章句集註》的一部分,是朱熹用了40年時間的用心編著,特點是以程氏思想為主,格物求理。《論語集註》既注重探求經文的本義,又注重對理的闡發,將古訓與以理學融為一體,避免生澀的理解,使其對義理的理解建立在對經義的解釋上,因此《論語集註》成為《論語》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一本著作,裏邊的註解也是最有權威和影響力的。
朱熹近思錄主要內容是什麼
《近思錄》是淳熙二年依朱熹、呂祖謙兩人的理學思想體系編排而成,全面論述了理學思想的主要內容,從修身、齊家再到治國平天下,都進行詳細的闡述,囊括了在此之前理學學派大家的思想。
《近思錄》
宋孝宗二年,呂祖謙與朱熹二人在寒泉精舍討論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等人的著作,感慨他們學識淵博,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説,不容易把握其中的要義,所以從中精選了622條,著成了《近思錄》。《近思錄》分為14卷,其中“近思”二字來源於《論語》“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朱熹給此書取名的用意在於,把《近思錄》當做學習二程等人著作的階梯,學會了他們的著作,才能進而的學會《六經》,防止一些學子好高騖遠。
《近思錄》共有十四卷,六百二十二條,內容大致有“為學”、“致知”、“克己”、“教學”、“聖賢”、“家道”、“出處”、“治體”、“政事”、“異端”等。《近思錄》在理學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為傳播理學思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代表了儒學發展的另一高度。其中記載周敦頤、二程、張載讀書經的方法,對於今天讀經具有啓發和借鑑的意義。《近思錄》中記載的教學方法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學次序,以及在教學中當行和不當行的事情,對於今天的教育都有指導意義,借鑑的價值。
朱熹與陸九淵什麼關係
南宋時期,中國的理學有了心學和理學的分歧,並且漸行漸遠,雖同屬理學,卻分道揚鑣形成對立局面。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陸九淵是宋明兩代“心學“的代表人物,兩人雖都是大學問家,但是因為文學思想主張不同,素來不和。
陸九淵
南宋淳熙年間,呂祖謙為了調和朱熹與陸九淵之間的理論分歧,使兩人的哲學觀點找到統一,於是親自出面邀請朱熹、陸九淵到鵝湖寺碰面,討論學術問題,為各自的學術展開辯論,歷史上稱其為“鵝湖之會”。會議之上,雙方就各自的哲學觀點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主要辯題是以“為學之方”這個問題上展開的,朱熹強調“格物致知”,對於一件事情的理解,要追求其根源,直到窮盡其道理才可以,並強調“格物致知”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主張為學要多讀書、多觀察,積累經驗,之後加以分析、總結、歸納,最後得出結論。
陸九淵主張“發明本心”,他認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世間萬物都難離一個“心”字,只要心裏清明,萬事自然通曉,根本不必多觀察、多學習,只要追求本心就能有好的結果。兩人越辯越激烈,都不認同互相的想法,這場辯論持續了三天,最後陸九淵兄弟稍占上風,鵝湖會議也不歡而散。這次鵝湖之會不僅沒有讓雙方意見達到統一,反而讓朱熹和陸九淵之間的分歧更加明顯。但是通過心學和理學雙方的辯論促進了理學和宋代文學的發展,在中國哲學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朱熹的詩有哪些
人雖已遠逝,但是他留給我們的許多詩詞至今耳熟能詳,我們從小背詩詞的時候都會看到朱熹的詩,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朱熹的詩。
朱熹的畫像
朱熹的詩流傳下來的很多,很多都已列入課本。春天到了,外面一片春色,他有感而發,寫了一首春日,裏面的一句用萬紫千紅來描寫春恰到好處,語言簡潔還易記。他的一首泛舟意在説理,講的是可以通過漲潮來推船減少了很多人力。他的觀書有感描寫的田園的水源,開始是問水源從哪裏來以自問,而後自答水從源頭來。
朱熹的詩如下:他的一首好事近,敍述的是好事要來了,萬物先後有序,頗有大家風範。他的一首浣溪沙,寫的是冬天馬上會過去,春天的到來也近在眼前,特別是末句的蝴蝶的到來,更顯春天馬上就要到來。他的一首九曲棹歌描述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從前的一切恍如一夢,遠方的朋友一去就再也沒有你的消息了。
他的一首南鄉子有別離愁的情感,君要離開了,我卻有意想要留住你。你的離開,這離別的愁緒馬上就湧上心頭。他的一首念奴嬌也寫的別有風味,直接指問誰是念奴嬌,然後答道肌膚潔白的人就是。他説道縱然絕世芳華又怎麼樣,最好的方法還是學會自我保護自己。接着還是用各種物來比喻美人的美,頗有憐香惜玉的感覺。
菩薩蠻是朱熹的眾多詩歌裏面非常有名的一首,前一句和後一句的字是一樣的,只不過順序顛倒了而已,這種寫法有鬼斧神工之感。朱熹的詩還有很多,諸如水調歌頭等也非常出名、風格獨特!
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解是什麼
格物致知四字源自《禮記•大學》,原句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初次在《大學》裏提到這幾字,卻沒有任何解釋,所以這個詞自產生就成為儒家理論中一個説不清道不明的謎。直到今天,這個詞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這個詞的意思也只是運用南宋朱熹的解釋,至於詞的原始含義,我們還不得而知。
朱熹授課壁雕
朱熹對於格物致知的理解繼承於程顥和程頤,二程的對格物致知的解釋大致是”格、至也。窮理而至於物,則物理盡”,“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由曰窮齊理而已也”,“物,猶事也。凡事上窮其理,則無不通”。朱熹根據二程的説法,系統的解釋了格物致知,並提出自己的根本觀點和看法。
朱熹認為格物致知包括幾個方面的內容,即“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事故”,意思是完全做到仁、義、禮、智,明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遵循聖人的言行,通曉人情世故。總之格物致知是一個非常高的境界,格,就是滅,殺死;物,就是物慾,朱熹認為只有聖人才能做到如此,凡人很難到達那個領域。朱熹根據自己對理學的認識,進一步提出“存天理,滅人慾”,就是要消除對外界的一切慾望,遵循天理,才能夠致知,才能豁然通暢。根據這些解釋,朱熹還提出“物而窮其理,窮理以故其知”、“反躬以踐其實”的觀點,用來加強對格物致知的理解。
絕句朱熹寫的是什麼
朱熹,世稱朱文公,亦稱朱子,南宋時人,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所編著的《四書章句集註》是古代科舉考試的官方指定教材,主業是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副業詩人,書法家,音樂家,政治家等,是一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大學問家,對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影響深遠。
朱熹絕句《偶成》
朱熹絕句傳世的有很多,最出名的有《春日》《偶成》《活水亭觀後有感》等,在中國的語文課本里經常能見到,“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首七言絕句,是朱熹絕句的代表作,借景抒懷的典範,這首詩作於朱熹在泗水之濱春遊時尋芳時,表面一派春日燦爛景象,萬花爭豔,可是朱熹卻不是是一般的詩人,他是一個思想家,哲學家,寫點詩怎麼能不隱含什麼了,這首春遊詩就是如此,詩人追求萬紫千紅的春景,其實是追求孔聖先道,泗水這個地方是代指孔門的,這樣就好理解了。
朱熹絕句的最大特點,就是詞句樸實平凡,即無辭藻華麗,也並不攻於韻律婉轉,但是詩句往往內涵哲理,寓理於趣,充滿了一個哲學家,思想家的文人氣息。比如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出自《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 其一》,就十分具有哲理性,要想保持渠水清澈,就必須要引用活水,這道理放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