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正不記人過胸襟大 呂蒙正不受鏡為官清廉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呂蒙正,北宋初期的宰相,為人仁厚善良,敢於進言,對部下百姓寬容有德,是歷史上著名的以賢良著稱的官員。且呂蒙正為人一身正氣,不受賄賂,對此他還有一個著名的鏡子典故。

呂蒙正不記人過胸襟大 呂蒙正不受鏡為官清廉

呂蒙正 畫像

當時呂蒙正作為一國宰相,位高權重,又極其受到宋太宗的賞識與關照,因此在朝中十分有名望,很多人想要須溜拍馬,欲與其搞好關係。

朝廷中一位收集珍貴古鏡子的官員,他家中藏有一面古鏡,聲稱這面鏡子可以照到兩百里以外的事物,他想將這面古鏡作為禮物送給呂蒙正,可是又擔心他不收,就想通過呂蒙正弟弟的關係,將禮物送給宰相。

有一次,呂蒙正的弟弟登門拜訪,特意找了一個機會假裝閒聊談及呂蒙正是否對這面鏡子感興趣。誰知呂蒙正笑稱:“我的臉不過也就一個碟子那麼大,我要一面照兩百里以外的鏡子幹什麼,哪裏用得着呢?”他弟弟聽到這樣的回答,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再説什麼了。

聽説過這件事的人都十分佩服,對呂蒙正的品行連連稱讚,將他與唐代以嚴拒請託著稱的宰相李德裕相比,可見呂蒙正的品行之端正,他極少有什麼嗜好,也不容易為外物所動,這對於過去封建社會的官員來説是十分難得的。

呂蒙正為官不受賄,心繫國家、百姓,重實事輕財物,淡泊名利,秉公廉政,敢於清貧,實在是少有的清官賢相。

呂蒙正不記人過

呂蒙正,北宋初期的宰相,為人仁厚善良、正直敢言,對部下百姓寬容有德,且清廉拒賄,是歷史上著名的以賢良著稱的官員。歷史上流傳着關於他的典故不少,其中“不計人過”就是十分著名的一個。

呂蒙正不記人過胸襟大 呂蒙正不受鏡為官清廉

呂蒙正畫像

呂蒙正為官時,雖然受到皇帝賞識,但他卻不記仇,不去惦記着別人的過錯。

在呂蒙正剛剛擔任副宰相的職位時,有一次進入朝堂上朝,此時朝中有一名官員在朝堂的簾子裏面説:“連這小子也能進朝參政啊?”呂蒙正好經過,知道那人是説給自己聽的,於是裝作什麼都沒有聽見就自顧自走了過去。和呂蒙正一同為官的其他官員們聽到這樣的言語感到十分氣憤,紛紛去責問那個官員的姓名以及是什麼官職,呂蒙正見狀趕忙去制止他們,由於那個大臣在簾幕後面被遮擋因此看不清是誰。

退朝以後,與之同行的幾個官員仍舊憤憤不平,問呂蒙正為何阻攔他們,十分懊悔當時沒有將對方的底細探個究竟。而此時,呂蒙正卻説:“如果知道了那個人的姓名和官職,想必定會在心上牢記終生,一輩子念其過錯不能忘記,因此還是不知道對方是誰為好。不去追究那個人到底是誰,大家各為各的官,互不干涉,對我來説又有什麼損害呢?”大家聽聞都深受感觸,自愧不如。

可見呂蒙正是個心胸寬廣,度量博大的人,不喜歡記着別人的過錯而捆綁自己,能夠放下心中的不愉快,十分具有容忍度。

呂蒙正故事

呂蒙正是北宋時期著名的賢才兼備的宰相,他為人寬厚仁德,對上敢於直言進諫,對下和善清廉正直,十分受到皇上的賞識與重用,度量寬大,此外他還獨具一雙識人慧眼,能夠知人善用。

呂蒙正不記人過胸襟大 呂蒙正不受鏡為官清廉

呂蒙正

有一天,宋太宗與呂蒙正商議派誰出訪遼國,呂蒙正向皇帝推舉了一名姓陳的大臣,皇上認為此人不合適,就沒有同意。次日,皇上又以此事問他,呂蒙正還是推薦了昨天那位陳姓官員,皇上依舊否決了。第三次,當皇上又問起此事時,呂蒙正再次提議此人,氣得皇上大拍桌子,十分生氣,問他:“卿為何如此固執?”呂蒙正回答説:“陛下,不是臣固執,而是您未能查明諒解啊。這個人可以出任遼國,別的人都不如他。為臣不願意像其他人那樣順着您的意思去發表意見,這樣只會耽誤國政。”呂蒙正的話氣得其它大臣都敢怒不敢言,反而使皇上深受感觸,自愧不如。

呂蒙正有一位客人叫做富言,有一天他對呂蒙正説:“我的兒子十幾歲了,能否讓他進書院呢?”呂蒙正應允之後見了他的兒子,十分震驚地表示:“你的兒子將來一定會功成名就的,他的官職能做到我的位置,他的功績定能遠遠超過我!”呂蒙正令他與自己的兒子做同學,十分厚待他。果然那個人就是富弼,長大以後成了宰相。

此外呂蒙正還多次推薦常説他壞話的老同學,可見他心胸開闊,唯才是用,且獨具識人的眼光。


 

北宋呂蒙正

呂蒙正,出生寒門,高中狀元得以入仕,十分受到宋太宗的賞識,三登相位,是北宋時期以德才賢良兼備而著稱的宰相。他為人寬厚仁德,對上敢於直言進諫,對下和善清廉正直,深受百姓的愛戴與官員的敬重。

呂蒙正畫像

呂蒙正為官期間,遇到事情敢於出來説話,能夠發表自己的意見,每次討論時政事務,有自己不認同的,一定會堅持反對意見,他這種無所隱瞞的性格特點十分受到皇上的賞識,也因此在朝中有很高的名望,令人尊敬。

有一次適逢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宋太宗宴請朝臣,酒過三杯喝到盡興時,皇上便開始得意洋洋地自誇:“五代年間,周太祖自鄴南歸時,這裏社會動亂沒有紀法,官員和百姓屢遭盜劫,天上出現掃把星,地上水災頻發,引得人心惶惶,四下流竄,還以為天下將要大亂,此處再也不會有太平日子了。朕登基以後,所有事務都親自查閲處理,民間的各種狀況都得到了治理。此後,每次一想到老天的恩賜,能夠給我這樣繁榮昌盛的時局,我就能體會國家的管理與發展都是事在人為啊。”

聽到皇上這樣的話,在座的大臣們人人鼓掌表示認同,唯獨呂蒙正起身離坐,來到太宗面前説:“有皇上的地方,就能聚集百姓,所以此處才會作為都城得以繁榮發展。皇上可能不知道,城外很多飢寒交迫的屍骨,並不是都如您所見的那樣,希望陛下不僅僅只看眼前近處,能真正為百姓謀幸福。”此話令宋太宗大為掃興,但也無以反駁。

呂蒙正心繫國家、百姓,絕不謀私,他的剛正不阿與賢良廉潔都是歷史上難得的。

呂蒙正命運賦

北宋初期金榜題名入仕的宰相呂蒙正留有一則流傳一千三百多年的奇文《命運賦》,這篇文章甚至被刊登在多處日曆上被人們拿來警戒、解讀人生,每個人都能在其中讀到不同的味道並得到自己獨有的感觸。

呂蒙正畫像

此文講的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世事難料,因此萬萬不可恃寵而驕,比如蜈蚣固有千足卻不如蛇行動快,雞徒有翅膀卻不能像鳥一樣飛,馬雖然能行千里但失去人的駕馭也無法到達目的地,一個人就算有遠大的抱負,但是如果沒有適當的機遇也無從實現。

此外呂蒙正還列舉了許多比如孔子、堯舜、韓信、諸葛亮、馮唐、屈原等多個人的生平事例,來講述每個人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有起起伏伏迂迴反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命運與機遇。他還敍述了天時地理等自然環境的規律變化,草木生長,日月變遷都遵循其固有的法則。

最後,呂蒙正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年輕時生活貧寒,在破窯中寒窗苦讀,人人都瞧不起他;如今功成名就做了丞相,出門前呼後擁,吃穿寬裕。他也在這樣反差中看盡了人情冷暖,因而寵辱不驚,他表示他如今的成就是因為機遇垂青於他,而不是自己命貴,以此講述了萬事萬物週而復始的規律。

在此文中,呂蒙正表達了他遵循天地變化、富貴不可盡享、貧賤切莫自欺的人生大智慧,無論身處何種境況,都須坦然相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49 字。

轉載請註明: 呂蒙正不記人過胸襟大 呂蒙正不受鏡為官清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