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鮮肉的問題説到現在了,還是有很多人搞不清楚小鮮肉的本質。
知乎日報:片酬暴漲爛片橫行小鮮肉們該為影視行業亂象負責嗎?
影視作品的創作的主要三個作者,編劇,導演,演員。創作團體與資本之間的中介是製片人。作者進行勞動,製作作品之後進行銷售,回饋給資本的同時得到經濟回報。這是一個普通的影視作品的流程。
小鮮肉的流程不是這樣,簽約這一個行為就足以滿足其需求,他不需要去進行下一步的勞動(也就是表演)就已經得到了足夠的經濟回報。為什麼小鮮肉不需要勞動就能得到報酬?因為小鮮肉是脱離於演員團體的一個畸形團體,其本質不是具有勞動力性質的表演的作者,而是資本。小鮮肉是混進影視創作團隊的非作者,是凌駕於其他作者之上的資本代言人。小鮮肉的簽約行為不是作者的聯合,而是資本的聯合。
你只要看透小鮮肉的資本特性,一切看不懂的現象都迎刃而解。為什麼編劇導演,無法控制小鮮肉的工作,為什麼會有摳圖表演這種聞所未聞的怪相,等等等等問題。全都能到解釋。資本就是不想勞動,也不關心商品的質量,只想以最簡單的方式得到更多的資本。小鮮肉就是如此。
明白了小鮮肉的這個屬性,也就明白了表演這個行業式微的主要原因。演員這個團體,是影視業三個作者中,離資本最近,最受資本影響,也最容易得到回報的作者。所以在市場繁榮,熱錢湧入的情況下,誕生了小鮮肉其實是個歷史必然。小鮮肉的價值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
中國的當前影視業的亂象,從前也不是沒有過。當年美帝的鎳幣影院爆炸式發展的時候,資本瘋狂湧入,造出了一批粗製濫造的低劣影片,最後被觀眾拋棄,成立的公司紛紛破產。之後靠製作精良的長片和故事挽回了局面。五六十年代麥卡錫主義和電視的發展又給了電影業一記重擊,靠擺脱製片廠主義和強調作者屬性才再次復甦。
不破不立,中國的影視想要真正健康的發展,強調作者是唯一出路,尤其不能讓資本控制創作。目前影視作品的質量的低下,罪魁禍首不在廣電總局,廣電總局能給爛片加税嗎?資本才是始作俑者,給爛片贊助票房的觀眾更是在助紂為虐。為什麼郭敬明拍了那麼多爛片只有在爵跡的時候痛哭?還不是前面都賺了大錢。只有觀眾拒絕爛片,拒絕給爛片貢獻票房,讓拍爛片的公司入不敷出,中國的影視業才有希望破而後立。因為如果資本是作者的爸爸,那買票的觀眾就是資本的爺爺。
如果你非得要從體制,網絡劇公司,等等其他的角度來説這個問題,是找不到邏輯和答案的。比如最高贊,洋洋灑灑一大堆,只能翻來覆去説表象。網劇公司的鬥爭也好,拔苗助長也好,點擊數也好,都是資本之間的搏鬥。這些指標消失了不過就是再換另一批指標,沒有點擊數還有收視率,這些都是讓資本衡量其收益的。對影視業的作者有什麼本質的影響和作用呢?作者之間關於質量和藝術的競爭才是真正應該得到矚目的核心。什麼時候這個核心迴歸了核心的位置,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世界就和平了。
略微更新的分割線
多説兩點我的看法,望拋磚引玉。
中國影視業非常欠缺人才和物質基礎。我國一直“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總是給大家一種江湖之上很多高人的感覺。“不是沒有人才,只是沒有被挖掘出來。”這種想法大概每個人都有。但是事實上,高質量的人才是需要大量的學習和工作才能培養起來的。人才匱乏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另一方面影視業的物質基礎非常薄弱,很多時候沒有一個工業的定位。從公司到劇組,有很多還是一個手工作坊的形態。
這樣一個行業,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加上資本熱錢投入的過剩,造成了今天的種種怪相。小鮮肉只是其中一個表象。還有很多其他的,更深重的問題,還沒有得到相應的關注。
如何看待阿里影業徐遠翔提出的不再用專業編劇而請 IP 的貼吧吧主和同人小説作者做編劇?
我曾經在這個回答裏談到過“製片廠制度”的問題。
“製片廠制度”其本質如下: 1,資本主導一切。金融勢力控制製造過程,凌駕於導演,編劇,演員之上。資本中心化。 2,工廠化製造電影。集體創作,流水化分工。消融個人才能和創造。 3,與明星制相輔相成,創作不足用明星效應來彌補。 歷史上只要票房繁榮,資本湧入的時候,這種反作者,反創造的製片廠主義就要抬頭。
中國目前的影視業,最叫得響的,就是“製片廠制度”,也可以叫“資本中心制”。其他的導演中心制,編劇中心制,甚至“小鮮肉中心制”都幾乎不存在,或者只是一種假象。幾乎所有的權力都控制在資本手中。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
1,反對原創。從幾年前開始,IP 橫行,資本瘋狂購買。從小説,到漫畫,現在手伸到了日劇韓劇等等頭上,翻拍《秒速五釐米》《情書》的新聞等等等等。為什麼呢?因為原創是影視業中最大的風險。規避風險是資本天生的本能。資本和原創很多時候成了一對不可融合的矛盾。但是,雖然資本會花大錢去購買 IP,對買來的 IP 的製作質量是毫不關心的,比如粗製濫造的《盜墓筆記》。這並不是一個偶然現象。從資本的視角來看,一個粗製濫造的大 IP,其回報也會遠遠勝於製作精良的未知原創。所以《盜墓》之後我們又看到了各種摳圖大戲。
2,從影視“作者”中挖掘聯合。這也是規避風險的一種方式。風口浪尖上的小鮮肉,郭敬明,張嘉佳等等作家型的明星,全屬此類。這種聯合本質就是我原答案討論的資本的聯合,同樣是無視其水平的。其回報不以其勞動質量為基準,所以百分之百無法誕生優質的作品。
3,對作者、觀眾和影視藝術毫無尊重。比如阿里徐總,徐總只是一個説出了實話的資本代言人。飲鴆止渴,涸澤而漁,焚林而獵。壓迫作者,欺騙觀眾,粗製濫造。中國影視業某些團體,持續這個狀態已經好多年了。
該如何對待現在的現象呢?從業者好好工作,好好學習。觀眾們不要保留你們對爛片的批評,也不要吝嗇對好片的褒讚,讓審美迴歸理性。我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謝謝大家的閲讀和贊。
楊時暘,新書出版《並沒有如願以償的人生》
毀掉表演行當?這個鍋小鮮肉背不起
文 / 楊時暘
編劇宋方金在網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被冠以《“卧底”橫店帶回一線實錄:表演,一個正在被毀掉的行當》。這是一個雨露均霑的標題——宣示着這篇文章既具備了傳統媒體黃金時代的調查報道屬性,又透露着一股公號時代的聳人聽聞氣質。而同時也彌散着一股資深從業者對自己這個行當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鞭策感。
這篇閲讀量迅速超過十萬加的文章,實際上是一篇宋方金和某個演員的對話。他們在橫店的一間咖啡館偶遇,之後,展開了一場漫長的聊天。更重要的是,那個作為知情人的採訪對象被隱去了姓名和一切可以判斷身份的特徵。和一個匿名信源聊了聊天,就能被冠以“卧底”橫店的名頭,並且從個體的獨白中直接做出“表演正在被毀掉”的判斷,也是需要某些勇氣的。
這些技術性問題,先擱置一邊。宋方金和那個資深演員所談及的問題——“小鮮肉中心制”倒是一個更有趣的話題。很顯然,無論宋方金本人還是那個發出感慨和浸淫圈子多年的演員,都對於這種現象嗤之以鼻,至少也表達了不滿,擔憂和無奈。他們覺得正是這種狀況正在毀掉表演這個行當,甚至也會慢慢毀掉整個影視行業。
在那場對話中,他們屢次談及的其實是有關 IP 劇的問題。眾所周知,這是當下中國電視劇行業的商業保證。伴隨着大規模的生產,人們發現了其中的諸多問題,“摳像”產業鏈,只負責拍攝幾個面部特寫的“表情包小鮮肉演員”,大量使用替身,演員不背台詞,等等,這些看起來粗製濫造的電視劇,卻有着高企的收視率。這背後是中國影視行業深刻的變化。
無論宋方金還是那個被採訪的演員都在感慨曾經的老一輩演員如何敬業,又有怎樣的藝術素養,背台詞和參與全程表演的敬業自不必説,對於劇本和其他所有細節都有着嚴苛的自律和要求,而現在的小鮮肉演員連錄製同期聲都需要副導演一句一句在現場提詞,提一句,學一句。很有一種人心不古,一代不如一代的淒涼。但事實上,中國影視行業的深刻變化並不能簡單粗暴地用滑坡來概括。
其實,IP 劇和傳統意義上的電視劇,根本不是可以類比的東西,誇張一點講,它們甚至根本不在一個範疇內。傳統電視劇是表演藝術、編劇藝術、導演藝術的綜合體,從本質上講,它從被開發的源頭,就被當做一種“作品”對待,而 IP 劇不同,它從被開發的源頭上就被當做一種“商品”去對待。換句話説,無論是作為創作者本人,投資者,播出渠道還是受眾,對於 IP 劇的判斷、要求和期待都是完全迥異於傳統電視劇的。
傳統影視劇,在創作的時候,是被要求必須符合“藝術規律”的——無論表演還是劇作,而至於它是否符合“商業規律”,那是次要的事,商業屬性或許會被考慮——在為了得到投資和投入市場之後的短暫時刻,但那絕不是製作這部作品的初衷。他們的工作流程是製作一部作品,完成後,盡力將之變成產品,推入市場,希望能夠成為商品,但是商業回報如何,各憑天命。而與此相對的 IP 劇則有着幾乎完全逆反的態度。它在立項之初,就是被商品思維催生出來的,劇情的設定、演員的選擇都是一種經過市場調研、分析之後的精準投餵。它的任何一個環節都要符合“商業規律”,而至於是否滿足“藝術規律”,並不太重要。直白點講,傳統電視劇是“我有什麼,我就製作什麼”,製作者想表達的內容永遠是第一位的,而 IP 劇則是“你們想要什麼,我就提供什麼”。傳統電視劇是表達型的,而 IP 劇則完全是服務型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都習慣於説“創作”了一部電視劇,而説“開發”了一部 IP 劇——明白了吧?他們其實是涇渭分明的兩種東西,只不過恰巧,顏值經濟和偶像生意也只能通過演藝的形式才能將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這經常會讓老一輩的從業者感到困惑。覺得自己努力維繫多年的傳統和本分都被顛覆掉了。其實,根本沒有這回事,只是,鮮肉和演員恰巧有些交集罷了。鮮肉的熱鬧把一些演員襯托得有些寂寥而已。
傳統影視劇面對的是觀眾、影迷和劇迷,他們要的是表演的精到、編劇的巧妙、價值觀的共鳴,等等;而 IP 劇面對的其實是“粉絲”,那些被藝術家所重視的東西,粉絲是根本不屑的。粉絲只需要目擊偶像就夠了。那篇宋方金的文章當中,對談的那位演員一直憤慨又無奈的“皮子活”——靠臉吃飯,反而正是 IP 劇這個行當最重要的要義。如果説,藝術家靠的是裏子吃飯,那麼這些鮮肉靠的就是面子。粉絲們只要見到偶像的臉就已經足夠,更何況你還多多少少給他們的“愛豆”安排了那麼多催淚又虐心的情節,這已經足夠滿足那些心理年齡低幼的粉絲。本質上講,粉絲對於偶像的一切需求都是“見面會”,電視劇、電影、演唱會、唱片、寫真集,等等一切,不過都是“見面會”的各種變型罷了。至於見面會的內容和質量本身並不太重要。
而下一個問題出現了。既然如此,小鮮肉高昂的片酬到底有沒有合法性?這些人憑臉就能刷到數千萬甚至上億,這是市場決定的。他們依法納税,就沒什麼可批評的。顏值可以成為經濟,是一個時代進步的表徵。現在,越來越多的行內人開始有一種反市場的觀念,似乎覺得,影視劇製作得差,就是因為一個蛋糕被小鮮肉的片酬切掉了太多,製作經費的不足就會導致質量下降。這完全就是把問題本末倒置,市場只買小鮮肉,他們就是售賣主體,其他的一切不過是打包一起出售的連帶附件而已。市場願意接盤,他們就值得這個身價。有一天,市場用數據告訴投資人,他們對這幾個鮮肉失去興趣,自然就會有所調節。
其實,既然這些電視劇最終都會進入銷售終端,那麼哪些被歡迎,哪些被淘汰,哪些被忽略,其實是由受眾説了算的,從業者自己沾沾自喜或者捶胸頓足都不起什麼作用。IP 劇説到底就是一門快銷品生意,傳統的藝術創作是奢侈品生意,它們都可以成為生意,但完全是並行不悖的兩條線,這就像快銷品牌和經典品牌都屬於服裝業,也沒見到哪一個裁縫拿着 Gap 的帽衫抱怨,你看這不均勻的縫線怎麼和 Burberry 的風衣比?所以説,最重要的是,這些不同的生意,各有各的受眾,各自能支撐起各自的市場,最終可以各取所需。
現在,中國電視劇市場的問題是,消費者對於本土奢侈品的需求不足,而同時,生產者也沒有能力生產出真正能滿足那部分觀眾的產品。這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從而,電視劇市場變得愈發單一,從而演化出了現在這樣詭異的局面。而在這樣的機制下,你讓作為個體的小鮮肉有內在動力去提高台詞能力和演技,那是痴人説夢。至於表演這個行當,其實,小鮮肉們從未涉足,那些年輕人們一直安心做偶像,偶像是區別於表演的另外一個體系,他們從未染指,又談得上什麼毀掉呢?宋方金以及一些持同樣觀點的人認為,小鮮肉們不在乎演技就是不敬業。但這羣偶像的敬業方式其實是保護好那張臉,而不是磨練演技,這就相當於,真正意義上的演員的敬業是努力揣摩角色和表演,而不是努力整容一樣。中國電視劇質量是一個複雜的機制性問題,這個鍋,顯然不該小鮮肉們自己來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