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訪美 李鴻章後人

李鴻章訪美

李鴻章一生多與外國人打交道,但是引起國內外轟動的還是1896年8月底的那次訪美。當時的李鴻章已經是70多歲的老人,為了宣傳他的洋務運動,為了能使大清的國力昌盛,也為了保護中國人在國外的利益,他訪問了美國。

李鴻章畫像

當時李鴻章出訪美國舉國關注,國際上也很關注此事,美國朝野也把他當做一件大事,作為東方第一位高官來到美利堅,《紐約時報》跟蹤報道了李鴻章的活動全過程。

李鴻章此次出訪美國,行程緊湊,除了例行公事外會見外國使者,看完在美華人外,還發表了著名的演説,抗議美國的排華法案及美國歧視華工的做法,並接受了記着訪問,討論了清朝的對外政策,歡迎外國人在中國來進行友好的經商和投資,他説“我們必須保護國家主權,不允許任何人危及我們的神聖權力。我將牢記格蘭特將軍的遺訓,所有資本,無論是美國的還是歐洲的,都可以自由來華投資”。

為期十天的訪美活動結束後,李鴻章離開華人自發送行,在訪美的十天裏,這位古稀老人不卑不亢的展現了中國人的氣節,展現出了一個高官特有的風度,他雖然是一位老人,但是卻用自己的行動為這個國家儘自己可能的力量,也許對於他的功過歷史早有明説,但是在不同人的心裏,這位老人愛國這一點是沒有異議的,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愛國老人。

李鴻章外交

李鴻章是清朝中興時期的重要大臣,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在他的後半生,幾乎參與了清朝各方面的事物,但凡有重大事件發生,必然會有李鴻章的身影出現。

李鴻章照

李鴻章不但在國內有巨大的影響力,在國際上他也是頻頻亮相,是當時清政府最重要的外交大臣之一。李鴻章認為,當時的清政府比較落後,所以必須要利用列強之間的關係,為政府得到更多的和平時間,這樣就能充分發展,達到強國的目的。

所以李鴻章經常和外國人打交道,很多外國人也非常喜歡和李鴻章打交道。雖然李鴻章的形象很好,能給外國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但是在外交上李鴻章還是多數失敗的,這是因為當時的國家不富強,列強處於優勢地位,清政府只能退讓。

李鴻章一生中和外國人打交道很多,主要是和列強談判,而這些談判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簽訂不平等條約。在李鴻章的一生中,簽訂了三十多個條約,這其中多數還是不平等條約。

在這些條約中,除了有大量的賠款外,還有大量的割地,可以説當時的東南沿海地區多數重要港口幾乎都被割讓出去了。這些絕大多數都和李鴻章有關係。

李鴻章的外交是失敗的,實際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家太弱,沒有強大力量的支撐,外交就是任人宰割。再加上李鴻章也會為自己的利益考慮,外交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

李鴻章後人

李鴻章作為一個朝堂重臣,盡其所能地照拂着兄弟同族,這在當時無可厚非。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有限,而淮軍後勤或洋務重職也都有親族把握,保證李鴻章的嫡系生存。

李鴻章畫像

在李鴻章簽訂《辛丑條約》死後不久,長子李經述在守孝期間也逝世了,唯有李鴻章的幼子李經邁承擔起李家朝中的力量。李鴻章對於幼子極為喜愛,因此李經邁受到李鴻章餘蔭清政府做到駐奧匈帝國大臣、民政右侍郎等職。李經邁是最為理解父親的人,所以他曾一度為父親鳴不平,深悔看錯他人、錯信朝廷。

李鴻章在簽訂《馬關條約》極為頹唐,家中唯有長孫李國傑稍緩他的情緒。李國傑極為著名,和軍閥段祺瑞等人交好,在北洋時期和民國初期佔據高位,長期掌握輪船招商局。李國傑出手闊綽,與杜月笙、黃金榮等相交甚密,曾經救濟抗日誌士王亞樵。蔣介石上位後,李國傑因洋務運動和滿清遺產與蔣介石交惡,且並未看透政治大局,在日軍侵華後不久,被蔣介石指使軍統暗殺。

李鴻章的曾孫一代隨着李國傑的死亡和日軍侵華而逐漸沒落,或隱姓埋名,或專於學術,多數生活在上海或安徽合肥。在現代中國,李鴻章的後代多為道字輩和永字輩。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這句古人的諺語在李鴻章後人身上完全應驗,自李鴻章的從孫開始,他們不再擁有貴族的驕傲,依靠自己曾經受過的教育、知識素養,為自己而活。


李鴻章殺降

太平天國運動發生於晚清時期,這場運動是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規模之大幾乎要顛覆清政府的統治,可後來這場運動覆滅於清政府和列強軍隊的剿殺。參與這次剿殺的中方統領是李鴻章,李鴻章帶領淮軍和常勝軍對太平天國軍進行剿殺,叛亂平復後李鴻章在蘇州殺降的事曝光,清朝上下一片譁然對李鴻章進行批判。

李鴻章的照片

蘇州殺降發生在1863年,民間傳言殺降事件是李鴻章一手指導,當年李鴻章帶領軍隊在蘇州圍剿太平天國軍,由於太平天國軍無力抵抗李鴻章軍隊的進攻,所以當時的太平天國軍頭領郜永寬向李鴻章傳達願意投降,為了表達投降意志的堅定,郜永寬殺了譚紹光並將譚紹光的首級獻給李鴻章。受降工作準備好後,郜永寬打開城門讓李鴻章帶領的清軍入城,李鴻章入城後開始懷疑郜永寬投降的誠意,為了以絕後患他決定殺掉郜永寬,郜永寬是太平天國軍為首將領。之後還設宴邀請太平天國軍八大將領,在宴席上李鴻章設計殺害了這些受降將領,這就是晚清歷史上著名的蘇州殺降事件。

殺降事件曝光後,李鴻章受到了國內民眾和英國人的批判,同時因為他殺降的舉動導致他與戈登反目,因為當時是戈登將蘇州太平天國軍要投降的消息傳遞給李鴻章的,所以他對李鴻章背信棄義的做法很不贊同。至於李鴻章殺降是對是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評斷。

李鴻章是好人還是壞人

毫不誇張的講,很多人不知道咸豐帝,但是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李鴻章。不管是不是因為他代表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他都被世人記住了。李鴻章,清政府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人們喜歡叫他李中堂,關於他的爭議從清政府以來就沒有斷過,對於他是好人還是壞人的爭議也沒有斷過。

李鴻章本人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説李鴻章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慈禧太后更稱他為“再造玄黃之人”。

説李鴻章是好人的,認為他雖然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但是這不是他的錯,相反正是因為他據理力爭,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使得大清以最小代價來維護自身的和平與穩定,大清的衰弱和沒落都不是他一個人可以避免的,明明知道代表大清簽訂不平等條約會遺臭萬年,但是還是隻身前往,他用自己的勇氣與智慧在簽訂不平等條約時為人民爭取最大的條件,開辦洋務運動力圖使國家富強,這些都體現了他的愛國之心與為保護這個國家所做的努力。

説李鴻章是壞人,一是因為他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但是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做出的錯誤戰爭舉措。為了避免戰爭加強海防,他放棄了整個新疆的疆防,在甲午戰爭中指揮失誤導致失敗,在與法國戰爭勝利後反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這些他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李鴻章的過錯

李鴻章是清朝中興四大名臣之一,而關於他的話題非常之多,人們對於李鴻章的研究也非常多。現在提起這個人,他的名聲並不好,那麼李鴻章究竟犯過哪些錯誤?

李鴻章照片

從歷史來看李鴻章的錯誤主要有兩點,一個是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一個是代表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這兩件事情讓李鴻章的名譽大大受損,甚至説讓他留下了千古罵名。

甲午戰爭是中國和日本展開的一場戰爭,當時的日本非常強大,開始侵略中國,於是雙方開始了一場大規模海戰。當時清政府最先進的軍隊就是李鴻章一手組建的北洋艦隊,但是在初期李鴻章主張議和,不讓軍隊出戰。

但是日本沒有停止腳步,北洋艦隊奮起反抗,雖然整個北洋艦隊的官兵英勇抗戰,但是無奈裝備不如人,最後戰敗,整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這對李鴻章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其次就是他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這些條約都很相似,內容基本都是割地、賠款,完全是喪權辱國。這些是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的,所以他首當其衝,他背上這樣的罵名也無可厚非。

需要注意的是,李鴻章過確實是存在的,也是沒有任何異議的,但是他並不是一無是處的賣國賊,他在其他方面還是很有建樹的,同時對於這些條約他也只是代表簽字者,罪魁禍首還是當時清政府中的領導人物,這點我們要認識清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65 字。

轉載請註明: 李鴻章訪美 李鴻章後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