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大大小小的山峯上,基本上每座山上都有着規模或大或小的寺廟,其中不乏規模宏大,而且年代久遠的。國人也是比較信奉山上的寺廟比較靈驗,有的人會不遠萬里地跑來山上拜佛。不知道大家在拜佛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很多寺廟都建在了大山之上,甚至還有的被建造在了山頂甚至懸崖邊上,通常我們自己爬山都很費勁,古代的交通那麼不便利,古人又是如何跑到山上建造寺廟的呢?
其實古人直有古人的辦法,他們的辦法放到現在人的眼裏會有些難以想象。但凡古人想要建造寺廟的大山,絕大多都是可以能上得去人的,因為在建造之前要事先進行踩點規劃。既然人能夠上去,那自然建築材料也能通過靠人力運上去了,只不過要耗費很大的人力和時間。規模越大的寺廟,自然耗費的時間就越長,這也是為什麼段落開篇説現代人難以想象的原因了。
就好比現代人難以想象古埃及人是如何建造金字塔一樣,數量龐大的勞動力不説,歷時幾十年光陰才是最難得的,有的古人甚至耗費了大半輩子的光陰,才建成一座規模宏大建築羣。現在蓋樓都是有搭腳手架的,其實這也是沿襲了古人的建房的智慧。只不過古時候沒有鋼管,替而代之的是一種質地堅硬的毛竹。古時候山峯頂上的寺廟是怎麼建的幾千米高,材料是怎麼運上去的呢?
古代最不缺的資源就是各種竹子了,尤其是在山腳下,很多地方都有竹林。古人也是就地取材,用竹子替代鋼管,再用繩子綁牢固搭起腳手架。當然這種腳手架安全性是沒有辦法和鋼管腳手架相比的,但是也確實為建房帶來諸多便利。最難的還是固定這些竹子,需要在懸崖石塊上鑿出孔洞,其難度可想而知,很多人古代工匠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古人正是依靠這些“笨”方法,一點點的蓋起了一座座寺廟,可以説每座高山上的寺廟,都凝聚着古代人的心血,古代勞動人民的稱呼也由此而來。大家又是如何看待古人這種建造方法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