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歷史上,如果要算比較短命的皇帝,那麼明惠帝朱允炆算得上是一個,他在位僅四年,即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後來竟落得國破家亡不知所向的結局。而關於他的下落,説法也是五花八門,各有側重。林林總總,歸納起來,主要有:隱居説、自焚説、削髮為僧説等,可謂是明朝歷史上的一大懸案。
説到明惠帝朱允炆,他的一生充滿傳奇,也包含辛酸。朱允炆,生於1377年12月5日,即洪武十年。這個年幼的皇孫,因早慧、孝順和正直,很得其祖父朱元璋鍾愛。若不是意外的變故,他不會走上歷史前台;若不是更意外的事變,他可能也會有一番作為。
1368年2月,洪武帝朱元璋開始為王朝定下傳統,也就是為皇位的合法繼承樹立一個正式的原則,希望以此杜絕將來在皇位繼承問題上的紛爭。故他確定了朱允炆的父親朱標為太子,因朱標在名義上是他的嫡妻馬皇后所生之子。
朱標在許多方面都不像他的父親:他是一個性情温和而有教養的人,但不很勇武。明太祖雖然對自己第四子朱棣的軍事才能有很深印象,但為了王朝利益,他仍把朱標看作自己恰當的繼任人選。
可惜,朱標在他盛年37歲(1392年5月17日)時死去。此刻,接班的次序很清楚:朱標的嫡妻所生的長子已在10年前死去。因此,皇帝朱元璋只好找朱標一系的次孫朱允炆----即朱標的活着的最年長合法兒子立為儲君。就這樣,朱允炆這位未經任何考驗、未加特殊培養的不足15歲男孩被立為皇嗣,若按能力水平業績,他都無法與他的叔輩相比肩,此時對他的指定只不過是長子繼承製原則的體現而已。
在他的祖父朱元璋死後幾天,朱允炆即於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時年才21歲。他下御旨,確定次年為建文元年,並尊封他母親二皇妃呂氏為皇太后。
年輕的建文皇帝書生氣十足而又温文爾雅,幾乎全部繼承了父親性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他靦腆又毫無國政經驗;且不説和他傑出的前皇祖考相比,就與他那些雄才大略的叔父們相比,他也缺乏那種果敢的自信和堅強的性格,甚至也沒有那種管理和領導能力。
但這位年輕的新皇帝,能真正關注他祖父實行的高壓行政措施對平民百姓的影響,他主張和嚮往的是實行理想的仁政。因而,他在政府的言論和行事上,實行了一些政治、經濟方面較大的變革,可惜的是這些變革卻招致了災難性的後果。
他執政後,對自己的幾位儒家師傅言聽計從,發起了一些政治制度的改革,有些意圖顯然大大背離了太祖皇帝所做的安排。1380年因裁撤中書省而使中央一些行政機關被取消,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恢復;許多制度也被修改,以加強文職行政功能和減輕政府的專制作風。
結果,因為削藩和權力重新分配,觸及了太多人的既得利益,造成了國內局勢不穩和內部危機出現。加上對明太祖所實行的嚴厲法律制度的改進,減輕前朝某些過重税收做法的實施,以及對佛、道二教寺觀所能擁有免税土地數量的限制等等,增加了打擊面,擴大了對立面,促使得他的政權基礎變得極其脆弱,經不起任何風浪。
燕王朱棣在自己的權力利益受到朱允炆的壓制打擊下,遂於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率眾發動靖難之役,到了建文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奪取皇位,並搖身一變成為了明朝第三位皇帝。次年改元永樂(1403~1424年),開始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我們想説,儘管明惠帝朱允炆執政只短短數年,但他的皇帝生涯畢竟是歷史的真實存在,不能讓人為因素起作用而被抹殺或掩蓋。然而,我們不能不承認,在不少朝代,確實是那些不尊重事實真相、故意歪曲歷史的大有人在。
許多愛好歷史、研究歷史的人,都無法迴避的殘酷現象,那就是有些朝代、有些時期,統治者為了統治集團利益的需要,為了皇帝個人好惡的因素,往往會命令或引導史官對前朝某些人物事件,或人為誇大拔高,或有意貶低歪曲,使得本該嚴肅嚴謹的歷史記載,演繹成了隨意的御用工具、隨心的統治手段,很是杯具。
據史料顯示,永樂時期的官方歷史,就有意掩蓋了建文的年號,並人為地把明太祖的統治時期延長了4年,即從洪武32年延長到洪武35年(1399—1402年):這個時期曾經被歷史學家稱之為“革除”時期。建文的年號也遲至1595年10月才被萬曆皇帝恢復,而那僅是作為編纂明王朝歷史的流產了的計劃一部分提出來的。
直到二百四十二年以後的1644年7月,南明君主福王朱由崧確定建文帝的廟號為“惠宗”,諡號為“讓皇帝”。這後一個尊號之所以被選用,顯然是為了適應民間傳説,即建文帝並未死於宮中大火,是為了解除內戰的普遍苦難而自願讓位給他的叔父的。可惜,福王的統治不過一年,所以這個統治及其敕令均未被清政權所承認。
還是到了1736年9月,乾隆(1736—1796年在位)封建文帝為“恭愍惠帝”時,朱允炆的皇帝地位才完全恢復。鑑於這種種情況,他在明王朝的正史(《明史》,1736年)中被稱為“恭愍惠帝”,但在由王鴻緒(1645—1723年)在1723年完成的更早一些的《明史稿》中還是直截了當地被稱為“建文帝”。所以説,朱允炆這位皇帝也太可憐了,自家的明朝皇帝都不承認他的帝號,反而是亡了明朝社稷的清朝承認了他的帝號,正式恢復了朱允炆作為皇帝的身後待遇,真是讓人感慨。
筆者認為,明惠帝朱允炆雖然執政“短命”、經歷“傳奇”,但他的執政理念與管理方法等,並非毫無可取之處,僅就其政治經濟改革的一些打算與做法看,就頗有借鑑意義。綜上所述,無論從歷史真相的角度,還是歷史作用的方面,惠帝朱允炆都屬於不應當忘記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