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長掂量自身實力”:民辦學校豈能如此世俗功利
截圖。
“到華二初中讀書,你真的想好了嗎?”5月1日,上海民辦華二初級中學微信公眾號的一則推文刷屏網絡。涉事校方在文中提醒學生和家長在報名前,應通過家長素質、學業壓力、經濟承受力等多個維度,先自我“掂量”一下。文後甚至附上了一張“自測表”,用以讓家長自測適不適合到華二初中就讀。這被不少網友解讀為“勸退窮人”、 “不準名校掐尖他們急了”。
目前,涉事學校已經致歉,並刪除了該文章。當地教育部門表示,推送內容極不恰當,嚴重背離義務教育招生工作指導思想。區教育局已對該學校提出嚴肅批評,並將追責。
該校聲稱有一個“無比強大的家長團隊”,甚至明確提醒家長,華二的春秋遊一直是迪士尼這類地方,每學期要去大劇院看演出,去國際遊學也都是不菲的開支……文中一再提醒,“民辦教育是收費教育,你一定要想清楚”、“適合的都是最好的,勉強的都是煎熬的”。
截圖。
可以説,無論是行文中體現的傲慢情緒、優越感,還是該校招生政策“掐尖”的思想,這則推文的不妥之處顯而易見,由此而招致輿論的反感,也在情理之中。在引發輿論關注後,無論是要求其刪除文章、嚴肅批評還是將開展追責,當地教育部門的處理都十分及時。
事實上,針對涉事學校的這篇招生文章,網友爭議不斷。有網友感慨,這樣的推文充滿銅臭,和“有教無類”的基本教育價值理念是背離的。然而,也有部分家長和網友“力挺”,認為學校不過是説出了實話,只不過實話有些“扎心”而已。
網友的爭議,背後是對義務教育入學新政的不同理解,以及不同的利益訴求。進一步而言, “掐尖”招生需要治理,但是,家長差異化選擇的訴求也需要滿足,這才能提高民眾對教育的滿意度。
本來,在義務教育階段,合理的方式是“公辦不擇校,擇校到民辦”,即公辦學校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民辦學校提供差異化選擇。但在一些地區,優質初中、小學資源集中在民辦,少數優質民辦小學的擇校帶來整個地區的“擇校熱”,民辦小學、初中的提前招生、面試招生,被質疑為“掐尖”招生,不利於推進義務教育均衡。
因此,從今年開始實行的公辦民辦同招、電腦搖號錄取的政策,其用意之一就是治理部分優質民辦學校“掐尖”、搶生源的現象。實行電腦搖號錄取後,民辦學校不能再選生源,也不可能“挑家長”,學生(家長)報名之後,搖中誰就是誰。
但是,這一政策顯然也面臨現實的阻力。在公辦教育資源仍不均衡的語境下,一些家長仍有擇校的需求,這直接影響新政實施的效果。
對此,就有一些“新思路”冒出來。此前,在討論應對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新政時,就有一些民辦學校提出走“貴族學校”辦學模式,即通過提高學費標準,來提高報名門檻,減少搖號人羣,提高搖中比率,同時推進小班化教學等教學改革,讓學校成為高端學校。這和惹禍的這則民辦初中的招生推文,思路其實是差不多的。但是,這在現實中,並未得到政策的支持。
如今,在當地教育部門啓動問責後,相信涉事學校這則招生文章所引發的軒然大波將逐漸平息。但是,在實行招生新政後,如何滿足部分家長的差異化選擇;不走掐尖辦學之後,民辦教育如何促進教育多元化,這一系列問題都值得持續探討。
從本質上而言,要真正解決這則招生推文反映出來的問題,讓搖號入學的方式真正得到認可,必須持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縮小公辦學校的質量差距,如此才能真正解決“擇校熱”、“民辦名校掐尖辦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