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渡口”鄖西上津:漢唐時期國道上的咽喉之地

“天子渡口”鄖西上津:漢唐時期國道上的咽喉之地

夜晚,走進上津古城,青石板鋪就的街道,兩側分佈着古色古香的民宅古建,宛如回到了數百年前。

上津古城,位於鄖西縣上津鎮,與陝西商洛漫川關鎮毗鄰。在數千年曆史中,這個邊界古鎮曾23次建縣,7次設郡,4次置州。如今,上津古城是湖北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縣級古城,被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關於“上津”這個名字,有人理解為“天子渡口”,也有人習慣稱它為“柳州城”。但無可爭議的是,在秦、漢、唐600多年的璀璨歷史中,這裏曾是南方及襄荊地區人、財、物進入國都咸陽及長安的重要交通中轉站。

600年老城古色古香,一街九巷黛瓦粉壁

“上乃天子,津即渡口。上津,即天子之渡口。”這句話被現今很多人認為是“上津”這個名字的最合理解釋。查閲現存史料可知,在我國封建王朝中,地名中含有“天子”之意的,除了“天之渡津”的天津外,就只有上津了。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百官勸進和擁戴下,即位稱帝,定都南京。同一年,數千裏之外的上津,建起一座古城。數百年後,大明王朝消亡在歷史洪流之中,而上津古城的城牆依然完好地屹立着。它像一位無言的老者,在晨風雨露中凝望着歷史。

據十堰文物局編撰的《十堰文物魁寶》一書記載:上津古城南北門之間長300米,東西寬305米,城周長1236米,城牆高6.8米;環城有護城河,寬4.6米,深1.2米,河內無水。整個古城牆仿照長城建造,城牆上面有四五米寬,有垛子、射口、瞭望口。

從十堰城區出發,驅車一個多小時便可抵達上津古城。穿過古城門樓,統一的青磚黛瓦,琉璃屋檐,街道兩邊商鋪林立,一片繁榮。從臨街的西門進入古城,眼前的景象就像是回到了數百年前。青石板鋪就的悠長街道,兩側分佈着古色古香的民宅古建。

古城內,設有一街九巷,街道彎曲,青石鋪地,形制對稱。由於保存較好,可以看見不少明清時期的平房。巷道內,黛瓦、粉壁、馬頭牆,頗像徽派建築風格。古老的院落中,內置天井,飛檐斗拱,一進數重。行走在古城內,銘文牆上“上津公修”“嘉慶七年”等文字清晰可辨。這座積澱了無數榮辱與滄桑的古城牆,四方各開一門,東門“通鄖”、南門“達楚”、西門“通漢”、北門“接秦”,顯示了其通達四海的屬性。

古老的城鎮內,如今融入了現代社會的氣息。無人機飛上高空,偌大的古城看上去並不規整,像一隻碩大的靴子。在靴子口的方向,集中了大批古老建築,而在靴底位置,紅色的塑膠跑道勾畫出一所學校的輪廓。古城歷史文物眾多,但受戰亂和水患影響,目前僅有部分會館、寺廟道觀、老街和城牆保存完整。

水運陸運交匯,這裏是進出長安的咽喉之地

“天子渡口”鄖西上津:漢唐時期國道上的咽喉之地

古城牆歷經600多年風雨,依然保存完好,可以看到垛子、射口、瞭望口。

上津古鎮位於我國中西部結合地帶、秦嶺商州之南、漢水較大支流的金錢河畔(古為甲河),和陝西省山陽縣漫川古城毗鄰,處於古代荊襄入陝的交通要道之上。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定都咸陽始,秦、漢、唐等600餘年間的國家都城,都設在與上津一山(秦嶺)之隔的咸陽、長安之地。

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水路運輸是最為經濟的運輸方式。南方及襄荊之地的人財物入陝的重要水路,就是由長江入漢水,再入金錢河,由上津接陸路,從此越秦嶺,進入長安、咸陽等地。因此,上津成為這條黃金運輸線上重要的一處中轉站。

追溯上津設縣的歷史,最早在三國魏文帝黃初四年(公元223年),“上津縣”這一名稱則是在南朝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出現。從魏文帝黃初四年到唐代末期,上津的設置在縣、郡、州間徘徊,時而歸北方,時而歸南方。上津的歷史地位因時局的改變而變化,鼎盛時期出現在唐朝後期,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商山路”形成期。

商山路是唐代對起自長安,中經藍田、商州,東至河南內鄉、淅川之間道路的統稱。它是唐代通往都城的交通要道之一。

《新唐書·馮行襲傳》稱,商山路為“貢道”。它發揮着與絲綢之路一樣的重要作用,是國家的命脈。此時,上津路只是商山路中的一條輔路,並未發揮“國脈”的作用。真正凸顯上津路的重要作用,是在著名的“安史之亂”時期。唐肅宗至德初年(公元756年),安史叛軍據守洛陽,汴水運輸受阻,江淮物資只能全部改道漢水進行運輸。

“請以江淮租庸市輕貨,溯江漢而上,至洋州(今漢中)”(《資治通鑑》卷219)。具體路線是:物資屯集襄陽,行漢水,再漕運至鄖鄉(今為鄖陽區)後,陸路運至商州上津縣,西南陸行至旬陽,再入漢江船運至漢中。上津成了在商山路中的重要一環。

天寶八年,李光弼、郭子儀率兵奪回長安,江淮、襄荊的租貢物資不再西運至漢中,改由上津向北至商州,再經商山路轉運至長安。上津一時成為唐朝水陸物資運輸的重要集散地,成為國都物資供應的重要咽喉,由此形成歷史上著名的上津道。

唐朝乾元年間,朝廷任命李淑明為商州刺史,兼上津轉運使。唐代宗廣德初年,又任鄭某為上津縣令,兼商州錄事參軍,專營漕運。唐德宗貞元二年(公元786年)十二月明令規定:“從上都至汴州為大路驛;從上都至荊南為次路驛。”將包含上津道的商山路確定為全國的第二條國道,其地位僅次於唐代陸上交通軸心的“洛陽道”。

憑藉楚塞秦關,上津為兵家必爭之地

“天子渡口”鄖西上津:漢唐時期國道上的咽喉之地

金錢河為上津帶來了水運便利,這裏成為古代的重要水運碼頭和驛站。

市圖書館研究員康安宇長期研究上津的歷史文化。他的研究結果顯示,上津在秦嶺東端餘脈之南,正處於我國中西部的分界帶上。由於區位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許多歷史時期,上津還是不同政權的分界線,是彼此爭奪的焦點。

上津古城歷經多次戰事,屢毀屢建。歷史上,這裏曾23次建縣,7次設郡,4次置州。史料記載,上津古城全盛時期曾擁有13省(地)會館、24所貨運碼頭、72座寺廟道觀和10條明清風格建築老街。街上戲樓林立,秦腔、豫劇、楚劇和本地山二黃“你方唱罷我登台”,到上世紀六十年代仍存有古戲台5座。

三國、南北朝、宋遼等時期無不如此,例如東漢末至三國時期,上津就頻繁易主。東漢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張魯割據漢中,改漢中郡稱漢寧郡,上津屬其勢力範圍。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入南鄭,張魯投降,上津一帶屬曹魏的西城郡。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劉備取襄陽後,上津為劉備所佔。同年冬天,關羽兵敗身死,因鎮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的孟達、劉封、申儀等人不救之故,他們(劉封除外)畏罪挾屬地降曹魏。上津又歸曹魏所得。

此外,憑藉險峻的楚塞秦關,上津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宋太祖趙匡胤、黃巢、李自成、張獻中等都在這裏留下過足跡。

從嚴格意義上説,上津歷史地位的衰落也起於唐末。公元904年,朱温搗毀長安,殺人數萬,挾持唐昭宗和長安百姓遷都洛陽,使中國古代長達600餘年的西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消失。上津也由一個國道上重要的驛站而淪落為邊關偏僻小鎮。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裁上津縣併入鄖西縣。

山陝會館為證各路商幫曾雲集上津

“天子渡口”鄖西上津:漢唐時期國道上的咽喉之地

西門城牆像一位無言的老者,在晨風雨露中凝望着歷史。

關於上津昔日的繁華,人們多半隻能通過史料記載來推理分析。在上津古城東北位置一里多地的山腰上,一座建於200多年前的山陝會館,從側面證實了上津曾經的繁榮景象。

山陝會館是古代駐上津會館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它是一座集吃住、遊玩、倉儲、集會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旅館、驛站。

跨進山陝會館,映入眼簾的是會館主體。它沿中軸線有前殿、迴廊、正殿三進,前低後高,佈局合理。登五級青石台階,前檐走廊有兩根木柱,上書楹聯:“生蒲州長解州戰徐州鎮荊州萬古神州有赫;兄玄德弟翼德擒龐德釋孟德千秋至德無雙。”柱後是萬字方格雕花大門,硃紅油漆,色彩鮮豔。

走進大門正中殿牆,是楷書硃紅大寫“義”字,南面山牆為彩繪“三界”壁畫;北面山牆是“二十四孝”故事彩繪壁畫。中部迴廊是南北長方形天井,迴廊間畫有“關雲長千里走單騎”和“刮骨療毒”壁畫。南門上方寫有“山陝館”三個大字,蒼勁渾厚,四周彩繪圍襯,相映成輝。

最引人注目的是,後方正殿的關公塑像。只見關老爺端坐虎皮椅上,一手託須,一手拿《春秋》,左邊關平照燈,右邊周倉手持青龍偃月刀,立於下手。正殿兩邊4位武將塑像神態威武,栩栩如生,使大殿神威莊嚴,令人敬仰。

整個山陝會館是四合院式佈局,佔地面積207平方米,磚木結構,單檐硬山灰瓦頂,設有火山牆。走出正殿,在殿外的一面土牆上,有密密麻麻的銘文磚——磚石上寫着“山陝館”的字樣。

當地老人告訴記者,以前每年農曆五月十三,祖籍山西、陝西的普通百姓和從山西、陝西到上津做生意的商人,都會到山陝會館敬香,趕廟會。

清康熙、乾隆時期,上津商貿經濟再度興盛,南北會館相繼建立。古城內有武昌會館、河南會館,城外有山陝會館。其中武昌會館、河南會館廢於解放初期,獨有山陝會館至今保存完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27 字。

轉載請註明: “天子渡口”鄖西上津:漢唐時期國道上的咽喉之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