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戰後短短20年,德國軍隊是如何崛起發動二戰的?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經典

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都以慘敗告終。那麼,夾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德國,對二戰的影響如何?一言以蔽之:這個時期的德國,在為洗刷一戰戰敗的恥辱而努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於1918年,而希特勒上台是在1933年,這15年的德國,有一個名詞——魏瑪共和國。
德國皇帝成了歷史,但魏瑪共和國並沒有丟掉日耳曼人的傳統——堅韌。
一戰後,戰勝國處置德國的《凡爾賽條約》,被德國人視為奇恥大辱。復仇的種子,在很多德國人心中生根發芽。這次瓜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清零,本土13%的面積被割走,工業損失極為慘重。不過,被瓜分後的德國,依然保持(在歐洲)了大國骨架。類似於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實力遠不如蘇聯,但也繼承了蘇聯的大國骨架。

有了大國骨架,至少的德國工業體系沒有被摧毀,只要有合適的時機,德國就可以開動這些機器。6千多萬德國人,並沒有因為帝國的倒掉,就失去了東山再起的希望。
德國進入魏瑪過渡期後,打着產業合作化的旗號,對之前就比較完善的軍事工業體系進行更新換代。
這裏要提及一個關鍵人物——瓦爾特-拉特瑙。
拉特瑙在1919年出任德國的建設部長。他還有三個身份:一,德國著名的工業家,德國通用電氣總公司的創始人;二,政治家(擔任過外長);三,猶太人。

第三個身份暫時可以忽略。拉特瑙在一戰後就説:要不惜代價把德國的軍事工業至少恢復到戰前的水平。
自此後,德國不管是建立新廠,或舊廠翻新,會突顯其軍事產業功能。尤其是被用於軍事上的機牀,德國非常可疑地進行大規模生產,截止於1929年,德國生產的軍用機牀,可以大規模出口歐洲和東亞國家。
當時的東亞國家還沒有什麼像樣的工業,引用德國貨在情理之中。可進口德國精密軍事機牀的,竟還有法國——德國的世仇,一戰的勝利者。
法國在《凡爾賽條約》佔了德國大便宜,比如佔領洛林和阿爾薩斯,還能開採德國的薩爾煤礦15年。之後呢?法國就枕着一戰的勝利呼呼大睡,軍事工業發展遠不如德國,擁有的都是舊式武器。自己生產不出精密軍用機牀,法國只能放下戰勝國的面子,向德國購買軍用機牀。
法國就不擔心德國會報一戰的戰敗之仇嗎?法國相信德國沒這個能力。何之?《凡爾賽條約》對戰後德國的軍隊人數有嚴格限制:不允許超過10萬人。對超過6000萬人口的德國來説,10萬人的軍隊能幹什麼呢?
法國認為可以高枕無憂矣!

而德國也為只能有10萬人規模的軍隊而苦惱,這點子兵力維護國防都極其勉強,還怎麼對外開戰?
德國人聰明,有的是辦法。
德國並沒有違反《凡爾賽條約》,軍隊人數確實沒超過10萬人。但是,德國卻把這10萬人的小規模軍隊,打造成一個現代化的工業企業。只要需要,德國可以在短時間內將部隊人數擴充到100萬人以上。如果把德國軍隊比喻成一台軍用機牀,每一名德國士兵就是一個零部件。生產一個零部件,都能帶動下游相關產業。
德國名義上的軍隊只有10萬,可用以訓練士兵的軍官多達數千人。這些人打着文化部的旗號,混跡於柏林各個目的可疑的研究所……
還有德國的海軍。戰前德國海軍規模就不大,戰後只允許德國擁有1.5萬名海軍。德國深知海軍的重要性,1.5萬人根本不夠用。德國還是那一套,讓更多的海軍軍官,不以海軍軍官的身份,進入各軍事機構。
與德國軍隊實力不斷增強相對應的是,德國的軍費每年都在大幅度的增長。1925年,德國軍費已達4.9億馬克。4年後的1929年,這個數據已刷新到8.27億馬克。

德國人對一戰後遭到的奇恥大辱不能釋懷。上至部長,下至普通士兵,都憋着一口氣,意圖向戰勝國進行報復。加上德國缺乏所謂的民主土壤,魏瑪共和國和之前的德意志帝國沒有任何區別,不過換了塊招牌而已。相比於民主,復仇的口號更能煽動德國人,最終導致了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的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