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下半年元器件市場就有這種趨勢,並非 2017 年開始。
有人説物聯網和大數據極大拓展了芯片業的需求,導致了這輪芯片牛市,我覺得這麼説還為時過早。
最直接的理由是手機指紋識別。這從 2015 年開始就是最熱門的應用,從旗艦到千元機,目前已經開始進入 499 元機市場,保守估計市場上 5 成的智能機都已搭載指紋識別,這就是個每年接近 5 億片的市場,而且該產品對芯片產能的消耗非常驚人,每片指紋識別傳感器至少消耗 25 平方毫米的硅片,而且這種消耗無法隨製程升級而減少(即你用 0.5um 工藝要用 25 平方毫米,用 90nm 工藝還是要用 25 平方毫米)。所以手機指紋識別芯片大大消耗了 8 寸 0.18-0.35um 工藝的產能,我估計 2016 年大概消耗接近 200 萬片 8 寸晶圓,而這種產能正好是電源和微控制器等芯片主要使用的產能,從而大大擠壓了電源和微控制器的生產,逼迫這些廠家加大了下單和備貨規模,並且轉向一些不常用的工藝(例如 12 寸 90nm,和 6 寸的 0.6-0.8um),從而把產能緊張擴散到更廣的領域(更多的電源領域,NOR flash 等)。
所以呢,從 2016 年初甚至更早幾個月,產能的緊缺就以發生了,考慮到生產週期,大概 2016 年中傳導到產品市場,到年末傳導到終端市場。既然產能緊缺,自然會導致產品緊缺,從而帶來價格上漲,導致銷售額提高,又帶來某種漲價預期,導致整條產業鏈上各個成員加大庫存,從而放大需求,加大漲價幅度。
不過看起來這種緊缺會在 2017 年下半年得到緩解,SMIC 為首的中國 Fab2016 年在 8 寸市場進行了大量投資,SMIC 的新增 8 寸產能大約每月 20 萬片大概在 2017 年年底會完全釋放,由於指紋識別導致的產能緊張應該可以得到完全緩解。
倒是產業鏈上各個成員在此期間加大了庫存,在產能緊缺緩解後發生旱澇急轉的機會是很大的。我覺得在整個 2017 年各個企業不要光想着趁這波行情大撈一筆,把庫存降到合理水平才是當務之急。
希望物聯網的發展帶來的需求增加能緩解這波幾乎必將到來的寒潮。
PS: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人民幣貶值,去年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了多少。即時國內的 Fab 計價也是用美元進行的,這一點幾乎就產生了 10%的裸片成本上漲(人民幣計算,不過測試封裝是以人民幣計價,所以總的漲價幅度沒那麼大,但是近幾個月金屬和塑料也在漲價,封裝恐怕也挺不住了)
PS1:這次緊缺還真不是高端的 12 寸產能,起碼不是主要的,目前比較緊張的 12 寸產能只有 90nm 的 NOR flash,我覺得是原來利用 8 寸 0.13-0.18um 產能的 8 位控制器漲價,帶動了 NOR flash 市場,然後相關廠家調整不及時,導致的恐慌性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