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為什麼美國的主要税源是所得税中國則是增值税?

  簡單來説:1、增值税的徵收相對方便,企業很難逃税;2、增值税穩定性較高,旱澇保收;3、所得税對於目前的中國來説不夠穩定且追查逃税成本高。

  我們要明確一些前提:1、在之前很長的時間裏,中國政府是非常貧窮的,這意味着政府需要一種有足夠徵收效率和穩定性的税種作為主要税源,否則無法滿足發展和建設的需求;2、對於當前的中國來説,信用體系建設、法制規範、電子化都還不夠到位,這意味着美國那樣的依託誠信報税為主的所得税申報體系,條件還沒有完全成熟;3、增值税更平等,但所得税更公平,希望大家能想明白其中的區別。

  中國增值税是“以票控税”的,依託發票,增值税的徵收比起所得税要規範且容易得多。雖然小額商品買賣不開票很常見,但大額的機器設備或者商品是不可能不開專用發票的。而一旦開具專用發票,即便在税控系統不發達的年代也能夠做到有據可查。你要想逃税?哦那就不賣你發票了看你怎麼做生意。尤其發票系統升級後,不管專票還是普票,開票方和接收方的任何操作(是否抵扣、是否報税)都被系統監控,有任何疑點立刻就會發現。即便漏網,追查也很方便,一抓一個準。税收的管理是一定要考慮可操作性的,比如為什麼個體攤點採用的是定額徵收,因為對於個體攤主來説,他們不開票也不記賬,只能夠估算他們的規模徵收一個固定的數字。相對於所得税來説,增值税要好管理得多。

  而從税源角度,所得税是根據利潤交税的,增值税卻是根據銷售來交税的(無論你是否虧損都要交增值税)。只要市場在發展,增值税的税源就有保證;而所得税受大環境影響較大,波動性較大。因此,增值税相比所得税有“旱澇保收”的穩定特性,自然也更得到急需建設資金的中國政府的歡迎。由於中國以增值税為重,所得税相對來説就沒那麼高,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所得税的税率都是低於美國等很多發達國家的(特朗普降税後就難説了)。

  相比增值税來説,所得税的徵管就難多了。增值税主要就是銷項和進項,説白了就是買進賣出的事;但所得税涉及的收入確認、成本核算、費用列支、時間性差異等等因素就太複雜了。越是複雜,對於精明的會計來説也就越容易作假。早年企業都有三套賬,一套做成虧損給税務局,一套做成盈利找銀行貸款,一套真實的自己留着。增值税是根據流通環節徵税的,無論企業是否盈利,只要有商品銷售都要交税,這就杜絕了企業假裝虧損逃税的可能;但對於所得税來説,只要企業把利潤做少一點,把成本做高一點,逃税相對就容易一些,税務局查起來也很累。要是到國際税收領域,所得税的徵收就更是令人頭痛的大問題,跨國企業都會用各種手法把在中國人身上賺到的利潤轉移到國外,所得税的徵收就會很困難,本月初引爆網絡的某事件其實就是所得税的中外税權爭奪。

  美國等國家以所得税為主要税源,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的税收制度成熟、法律體系完善,更重要的是他們的電子化領先中國 20 年。對於美國税務局來説,政府面對企業或者個人偷逃所得税的壓力沒有中國這麼大,他們也有足夠能力管理,因此他們的財政收入更加依靠所的税等直接税。但也不一定,有些國家比如新加坡,本來也是以所得税為重的,但這幾年也存在税源壓力大的情況,未來可能也會轉向增值税為重。

  所以,主要以什麼税種為主要税源,其實是根據國家利益和國家需求來定的。所得税固然看起來比增值税合理,但徵收卻比增值税要複雜困難得多、徵收成本高,因此增值税為重對於發展期的中國是必然的選擇。當然還有一些別的原因,比如增值税對於納税人來説也相對更加簡單一些,所以比起所得税,增值税也更容易推廣。

  其實我們國家自己也知道如果能夠確保徵收到位的話,所得税是相對更合理的税種。因此 2014 年的時候,財政部和國家税務總局就提出過“要逐漸把間接税向直接税轉移”,意思就是以後要減少增值税的比重,提高所得税的比重。但目前來説,一來這麼多年增值税為重已經形成了習慣,二來條件還沒完全成熟,所以轉型還有待時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61 字。

轉載請註明: 知乎日報:為什麼美國的主要税源是所得税中國則是增值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