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有一種優秀叫“中專生”,27年前的中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經典

以此類比,筆者不禁想27年前的中專相當於現在怎樣的水平呢?80年代教育資源稀缺,雖然擴招之前有重點本科、普通本科、大學專修科、省重點中專、市重點中專共計五個層次。

但是對於廣大縣城或者農村的考生來説,他們不像大城市教育資源嚴重向其傾斜,能夠上中專的名額往往都非常有限,據瞭解,當年每個縣區前五十名之內的學霸才有資格考上中專。


1992年之前,雖然中專的含金度不比985、211,但是當時考取中專的難度卻與現在的985、211是同等的。

甚至有人做過統計,八九十年代1000多萬初中生只能考上20-30萬中專生,而根據最近幾年國家招收985高校學生比例大約在2%,招收211高校學生比例大約在5%的情況,2018年高考報名考生規模達到975萬,計算下來現在考985的難度和當時考中專生的難度差不多。

當時中專的專業主要集中在四大領域:工商財、農林水、醫衞、師範。而順利從中專畢業的學生國家包分配工作,並且屬於事業/幹部編制,同時户口還可以遷至事業單位所在的城市,從此跳出農村的原生家庭。

而一份穩定的工作和不錯的薪水,這意味着不必像現在年輕人為了生計四處奔波,待遇可説是相當優厚了。


因此27年前的中專雖然在教育程度上不比現在的985和211,但是在“性價比”上和現在的985、211可説是同等的。

一畢業就有“鐵飯碗”,能力優秀者還可在體制內混的風生水起,現在的學校可不敢拍着胸脯向學生保證畢業後100%包就業,這種待遇也只有當時那個年代可以給予了。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據説38年間培養出了近5000名支行行長以上的金融精英,包括新上任的工行行長。這所學院為浙江乃至全國的金融機構,輸送了近5萬名優秀人才,約佔全省金融從業人員的1/4,被譽為浙江金融界的“黃埔軍校”。

天津北洋水師學堂,100多年前中國第一所正規海軍學校,有不少與之相關的影視劇:《甲午風雲》《北洋水師》等。而翻譯著名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天演論)的嚴復先生可以説是天津的驕傲,他就畢業於該校。畢業後去了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是最早一批留歐的學生,該校專門培養海軍軍官。


80年代的中專生們可以説是特殊時期的年代產物,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改革開放不久,社會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時期,人才斷層,缺的不僅僅是高層知識分子,擁有專業技能和技術的中層技術人才也是奇缺。

各行各業包括基層幹部都急需人才補充,因此中專給了廣大農村學子們一個鯉魚躍龍門的平台。但也由於當時的教育資源稀缺,導致了競爭尤為的激烈。

然而隨着時代的發展,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會發生改變的。1992年之後,由於大學擴招,考取中專的難度急轉直下。

尤其90年代中後期之後,上中專的80%都是自費生,分數已不在考量範圍內,教材也改版了,基於生源問題,甚至有很多專科學校騙學生就讀。


尤其到了近幾年,本科畢業生的數量不斷創造歷史新高,導致很多人一畢業就面臨失業的問題。當然這其中也有畢業生不想從事某些工作的原因,讀書十六載好不容易一朝大學畢業,投入的財力物力和人力與得到的工作完全不成正比,內心不平衡也是可以理解的。

於是部分不滿足於現狀的生源要麼選擇去國外鍍金要麼留校考取碩士,甚至一些更優秀的學生會向博士文憑進發。

現在早已不比27年前,隨着經濟水平的提高,民眾意識水平和眼界的擴展,有各種渠道供百姓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學府,自然而然現在的中專已經淪落為等同於初高中學歷的存在了。


現在翻看一些幹部的履歷,如果是80年代畢業參加工作的話,第一學歷往往不是中專就是大專。而這批人才也是各行業的中流砥柱,因為本身就是優秀的人才,好學不倦,所以一般後續也會順應時代要求進修第二學歷;當然其中也有一小部分後續不再繼續學習提升自我的人,現在已經落伍了。

就拿教師行業舉例,80年代畢業後包分配到各大就近區域的鄉鎮中學任教,配備免費的教師宿舍,享受事業編制,若是教學能力優秀教齡足夠後可以往大城市更好的學校升遷。

但是隨着越來越多學歷更高的新鮮血液進入教育行業,更不用説在當下教師資格證愈加難考,許多重點高中對老師的學歷要求都是碩士或以上,進修第二學歷對於老教師而言就非常必要了,因為這決定了後期自己職稱等級的評定以及年底的獎金/分紅是否優厚。


80年代的中專或者大專生,有在基層當幹部的也有在國企當領導的,也有些是現在的碩士博士,有生意做到很大身價數億的,也有在體制內風生水起的。雖説80年代的中專是歷史產物,但是優秀的人不會被一紙文憑所束縛,就算生活很苦,強者總是要戰勝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戰勝的。

80年代,高考已經如常進行,成了中國大陸高中生一次人生的洗禮和重要考試。在八十年代初,高校沒有擴招,錄取率很低,基本沒有高收費的民辦高校,千萬考生的眼睛都盯着全國有限的大學資源和有限的學習名額。對經歷過那個時代“黑色七月”洗禮的每一名考生來説,高考都是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終生將難以忘懷。

我們爸媽那輩就屬於本文要探討的這代人,他們現在已經老了,並且很可能已成為子女口中那個思想被時代所侷限的“老土”之人。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代人有着更加單純的品格和更加堅強的品質,在我們嫌棄爸媽的同時也要學習他們樂於奉獻以及“千軍萬馬齊擠獨木橋”的奮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