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的繼位之路:英雄的背後,有常人缺乏的勇氣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經典

作為後金的第二位汗王,大清朝的開國皇帝,皇太極一直被後人所稱讚。他開創了大清帝國,完成了努爾哈赤未完成的事業,更是一代明君。

在歷史學家中流傳着這樣一種説法:沒有他,清朝不可能入主中原。

歷史給予了皇太極極高的評價,作為開國皇帝的他,取代了頹廢的明朝,即使明朝處於末期,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明朝仍有孫承宗、袁崇煥、孫承疇等名將存在的情況下,皇太極可以將明朝取而代之,足以説明皇太極確實是有充足的實力的。

對待歷史,我們必須辯證的去看待,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並不存在完美的皇帝。秦始皇統一六國,但也落下了暴虐的名聲,隋煬帝荒廢朝政導致隋朝二世而亡,但也有一定的政績。

而皇太極的繼位之路,也是一番血雨腥風,作為努爾哈赤的第八子,他卻繼承了汗位。努爾哈生前並未立嗣,皇太極的繼位其實是名不正言不順的,所以在皇太極繼位之時,首先是拜於兄長,並有和其他三大貝勒同坐朝堂的局面。

清朝的繼位之爭是很嚴重的,包括後來的九子奪嫡,很大原因是因為清朝並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雖然是明朝的繼承,但是作為女真族人,在生活習慣上和漢人是很不相同的,在朝政方面,也並沒有一套體系。

關於皇太極的繼位,歷史上也是眾説紛紜的。

努爾哈赤一共十六個兒子,皇太極繼承汗位背後的故事足夠精彩,最近看了一本關於皇太極的歷史小説,雖然會有一定的出入,但從故事的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出皇太極繼承汗位的優勢,今天在這裏分享給大家。


在每一個王朝裏,後宮的女人和兒子都是唇齒相依的,母憑子貴,但是母親有了身份,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兒子。

提到皇太極的繼位,首先就要提到皇太極的生母葉赫那拉氏,深得努爾哈赤的喜歡,在她死後被追封為皇后,她可以算的上是清朝的第一位皇后,所以清朝的第一代皇帝身上就有着葉赫那拉氏的血脈。這個女人,是皇太極繼位的有力助推者。

在努爾哈赤還未建功立業的時候,葉赫那拉氏的父親就已經看中了努爾哈赤,並拒絕了他迎娶自己大女兒的提議,反將更加優秀的小女兒嫁給了他。

她嫁給努爾哈赤以後,生育一子皇太極,因為自己受寵,所以皇太極也很受努爾哈赤喜歡。但是她們母子的命運卻很悲慘,在葉赫部成為努爾哈赤的敵對方以後,葉赫那拉氏並不受當時貴族的歡迎。

葉赫那拉氏去世的時候,年齡並不大,當時的皇太極也不過十一二歲,雖然得到努爾哈赤的喜歡,但卻並沒有戰功,所以説努爾哈赤並不會因為對葉赫那拉氏的偏愛而在汗位繼承上對皇太極有所偏愛。

但葉赫那拉氏臨死前的一番話,卻在還未成年的皇太極心中埋下了繼承汗位的種子。努爾哈赤時代,因為戰爭頻繁,急需擴張人口,所以每一個男人都會有妻妾和很多孩子,對於葉赫那拉氏來説,她知道自己將要不久於人世,兒子也受到努爾哈赤的恩寵,但這並不是長久的,只有繼承汗位才是真正的安穩。

所以,葉赫那拉氏的臨終遺願就是繼父代汗,也是她生前未完成的心願。

這讓或許還未考慮過繼承汗位的皇太極有了爭取汗位的意識,本身就能文能武的皇太極,和努爾哈赤有着共同的心願,那就是取代明朝。

對於優秀的皇太極來説,爭取汗位是早晚的事情,只是生母葉赫那拉氏的話讓她過早的開始籌謀這件事情,自此之後,他開始了繼位的第一步。


對於當時的皇太極來説,雖然深得努爾哈赤的喜歡,但是卻並沒有戰功,他並非長子,只有有了戰功,才有繼承汗位的實力。

但是努爾哈赤最初卻並沒有讓皇太極參與到戰爭中來,努爾哈赤深受漢族的影響,認為長子繼承汗位才是正統,所以當時的大貝勒褚英才是努爾哈赤心中的繼承汗位人選。

大貝勒褚英並沒有皇太極的才能,但卻愛爭強好勝,與皇太極一較高下。

褚英曾經最接近汗位的繼承人選的,努爾哈赤讓他主政就足以説明對他的看重,但是褚英這個人太注重權力的慾望,他急於將權力抓在手中。在努爾哈赤讓他主政以後,他得到了無限的滿足,他已經成為建州女真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儲君。加之最具競爭力的叔父速爾哈赤剛剛失寵,他像是站在了權力的頂端,洋洋得意。

當時的褚英犯了大忌,越是到這種關頭,越應該謹小慎微,不喜形於色,他的飄忽讓他失去了本來擁有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他壽辰之際,他要求皇太極和五大臣發誓以後只聽命他一人,所有的軍情政務不得私下告訴努爾哈赤。

褚英的這一行為無異於自尋死路,把把柄送到了皇太極手中,皇太極聯合五大臣一起將這件事告訴了努爾哈赤,結果可想而知。對於努爾哈赤來説,褚英的這一行為無異於要架空自己,這對一個上位者是絕不能接受的。

事情發展到這樣的地步,大貝勒褚英已經沒有了競爭汗位的資格,在之後他又自尋思路,扎小人詛咒皇太極和努爾哈赤,這也造就了他的悲慘結局。

在褚英落馬以後,派誰主政成了一個難題,在五大臣之首費英東的主張之下,形成了四大貝勒輪流主政的局面,這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四大和碩貝勒。在這四大貝勒之中,最具競爭力的還是二貝勒代善,按照長幼次序來説,代善是最有資格繼承汗位的。

關於代善這個人,我對他的評價是中庸。

他沒有皇太極同樣的優秀,但是卻也沒有褚英的無能,在前期的戰場上,他和皇太極都跟隨着努爾哈赤立下戰功,可以説知道努爾哈赤死前,代善都是最有資格與皇太極競爭汗位的人選。


但是代善這個人,卻有着和褚英一樣的急功近利。

在褚英被處置之時,努爾哈赤有意考驗代善和皇太極,在努爾哈赤心中是不忍心處置自己的兒子的,但是他卻故意説要處死褚英。

大貝勒褚英一死,作為二貝勒的代善理所當然的就成為努爾哈赤所有兒子年齡最長的人,這也可以成為他最大的優勢。在皇子繼承當中,早生一天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努爾哈赤所有的兒子當中,代善是最不喜歡褚英死灰復燃的,他理所當然的主張死罪。

再反觀皇太極,看了史書以後我們會發現皇太極這個人是很會揣摩心意的,他明白努爾哈赤的用意,更明白褚英對他來説已經不再是威脅,他力勸努爾哈赤留下褚英一條性命。只不過將權力看的太重的褚英被終身監禁以後,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在寧遠州一役中,努爾哈赤吃了少有的敗仗,更深受重傷,這成為已經60多歲的努爾哈赤的催命符。在努爾哈赤死前,只有他的大妃和代善在場,但卻並沒有指明由誰繼承汗位。

據説,代善和努爾哈赤的大妃糾纏不清,所以努爾哈赤在死前下旨要大妃殉葬,為了拯救大妃,代善主張皇太極繼位,要求是在他繼位以後拯救大妃,因此就有了代善對皇太極説“汝智勇勝於我,汝須代立”。

關於代善與大妃之間的關係,這是誰也説不清楚的,也有人認為這是皇太極故意散播的消息,但這都沒有真憑實據,不能成為歷史的真相,但是我們從當時的局勢來看,皇太極繼位對代善是最有好處的。

從皇太極繼位以後,其他三大和碩貝勒的待遇就可以看出來,代善雖沒有繼承汗位,但是也擁有着絕對的權力,手中也握着兩旗的兵力。相反,如果是多爾袞繼位,可能就沒有這樣的局面,況且多爾袞當時年幼,如果他繼承汗位,可能也沒有皇太極的成績,當然,對待歷史問題,是不存在如果這樣的假設的。

除卻兄弟擁立,皇太極本身就是一個有才能的人,在攻打瀋陽、遼寧的幾場戰役中,他都發揮了不小的作用。而在他繼位之後,開始了長達數年的征戰,反間計使得明皇帝解決袁崇煥,征服朝鮮,無一不證明皇太極的雄才偉略。

因此,皇太極的繼位對於當時的後金來説,也是最好的選擇。


皇太極的一生,是雄才大略的一生。

每一個英雄,都會有英雄造時勢和時勢造英雄的觀點之分,但對於皇太極,卻更多的是英雄造時勢,而這其中的勇氣,來自他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