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皇帝帶兩百親兵偵視敵情時,遭遇六千伏兵,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

很榮幸各位看官能夠瀏覽完這篇文章,小編給大家比心啦,你的評論和點贊就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哦,愛你們!
如果今天的內容沒有吸引到你,請在評論區狠狠地罵我。
努爾哈赤是清朝一位明君雄主,他一生戰功卓著,同時,他的兒子也眾多。下面,我們來看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子阿濟格。
此皇帝帶兩百親兵偵視敵情時,遭遇六千伏兵,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
阿濟格母親是大妃烏拉納喇氏,阿濟格的少年時代,正處於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進而與明朝爭奪遼東之際,自幼以馳馬射獵為樂事的阿濟格,十幾歲即參加實戰,成為汗父麾下一名戰將。天命六年,努爾哈赤進兵遼瀋與明軍作戰,阿濟格隨侍汗父左右,為其傳佈軍令,在戰鬥中表現得十分機智、勇敢。
天命十年,為增援被察哈爾部圍攻的蒙古科爾沁部落,阿濟格跟隨五兄莽古爾泰征討察哈爾,進兵至農安,迫使察哈爾部林丹汗逃遺。
此皇帝帶兩百親兵偵視敵情時,遭遇六千伏兵,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
第二年六月又隨父兄進攻蒙古喀爾喀巴林部,他親率六名箭卒,直入酋長囊努克牧所。蒙古合吉昂坤勸他等待援兵,阿濟格面無懼色地説:“爾來勸我,爾為何不前進遂令昂坤與之同進,射殺敵將,敗巴林部兵。阿濟格因功受封貝勒,專注一旗,地位僅次於四大貝勒。
是年,努爾哈赤病逝,皇太極繼位。他亦與眾貝勒對天發哲一定要“一心為國,不懷偏邪,恪盡忠誠”天聰元年正月,皇太極乘與明朝議和之機,派阿敏、嶽託、阿濟格等八大臣率重兵進攻與明朝結好的朝鮮,並襲擊駐於皮島的明將毛文龍。後金軍夜襲朝鮮義州,乘勢連克五座城池,攻佔了平壤,迫使朝鮮國王李倧屈服求和。按皇太極的意圖,此時應允和退兵。但領兵主帥阿敏心懷異志,打算留居朝鮮,主張深入內地。
此皇帝帶兩百親兵偵視敵情時,遭遇六千伏兵,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
阿濟格積極支持嶽託“朝廷重兵不可久留於外”的主張,力諫阿敏,使之同意遣使議和,與朝鮮簽訂《江都和約》,實現了此次出兵的目的後如期而歸。另外,在大軍襲擊義州之際,阿濟格等還分兵攻打毛文龍部所駐的鐵山,迫使他們適人海島,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其對後金的軍事襲擾。五月,皇太極統兵攻明,阿濟格從朝鮮歸來,又即刻趕赴錦州參戰。此時,後金軍連續攻打錦州城十四天未下,已移兵寧遠,明將袁崇煥坐鎮此城,指揮明兵出城迎戰。在城東二里排列槍炮,嚴陣以待,使後金騎兵無法縱擊。
於是,皇太極下令強攻,諸貝勒以距城太近易遭火器射擊為由“勸阻甚力”,唯阿濟格一人不附眾議,建言出擊,並緊跟皇太極馳馬殺人明軍陣中,“冒死衝突”,擊敗其前陣騎兵,在後觀望的諸貝勒見此情景甚為慚愧,顧不得穿戴甲冑,即縱馬殺嚮明步軍營。明將滿桂身中數箭,率兵撤入城內。這一戰雖是雙方傷亡相等,但對後金軍來説,是從上年寧遠之敗以後,由敗轉勝的開始。
阿濟格因此而獲得驍勇敢戰的讚譽,其忠篤侍上尤為皇太極稱道。
此皇帝帶兩百親兵偵視敵情時,遭遇六千伏兵,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
阿濟格久臨戰陣,獲得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天聰五年皇太極興兵徵明意取大淩河,阿濟格受命同貝勒德格類、嶽託率一路軍由義州以進,與皇太極會於大淩河。為了斷絕明軍增援,皇太極令阿濟格同碩託率兵往錦州、松山迎擊明兵。阿濟格等夜奔錦州,於城外安營。錦州副將率六千兵偷複營地,欲趁其疲而不備之際將其消滅。當夜大霧瀰漫,咫尺之外人不能辨,
營中士兵不知所措,但主將阿濟格卻極為鎮定,命令將士列陣自保,等侯時機,不準隨意出戰,明軍見無動靜,不敢輕易冒進,待天霽霧散,阿濟格即刻下令反擊,速敗明軍,將其追殺至錦州域下,生擒遊擊一員,獲軍械馬匹二百有餘。
此皇帝帶兩百親兵偵視敵情時,遭遇六千伏兵,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
皇太極聞訊很高興,親到阿濟格營中,以金後酌酒賜予阿濟格和碩託,以示慰勞鼓勵。幾日後,皇太極在小淩河岸偵視敵情時,遭到明勇將祖大弼所率六幹明兵的伏擊,當時御前親兵不滿兩百人,同行的正白旗貝勒多鐸又於陣前交鋒時墜馬受傷,皇太極處境十分危險。在這緊急關頭,見正奇蹟的時候到了,阿濟格率部趕到,力戰退敵,明軍以人多勢眾重新列陣來戰,阿濟格指揮反擊,殺退明兵,斬明將一員。皇太極贊其忠勇救駕之功,遂將所統領的親兵留付阿濟格指揮調度。
此皇帝帶兩百親兵偵視敵情時,遭遇六千伏兵,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
錦州明兵出師受挫後,明廷又派監軍張春,會同總兵吳襄、宋偉等率四萬大軍緩解大淩河之圍,阿濟格隨八旗大軍與之戰於大淩河十五里外的長山。後金鐵騎攻破敵營,截殺潰眾,活捉張春等明將三十三員,大獲全勝。此役消滅了明朝在關外的精鋭部隊,迫使祖大壽獻大淩河城而降。此後,阿濟格又參加了對明朝和察哈爾蒙古的歷次重大戰役,每戰必披堅執鋭,衝鋒陷陣,恪盡忠誠,戰績累著,在極重軍功的宗室貴族中脱穎而出,漸為皇太極信任和倚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7 字。

轉載請註明: 此皇帝帶兩百親兵偵視敵情時,遭遇六千伏兵,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