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自己的學習房間,對中國家長來説,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為孩子可以不被打擾地安靜學習。然而,很多日本家庭卻沒有專門供孩子學習、讀書的書房,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是在日留學生木梅記錄的見聞。在日本留學期間,我常到一些日本朋友家裏做客,久而久之便發現很多日本家庭都沒有專門供孩子學習、讀書的書房,即便家裏有書房,也是給大人們專用的。孩子平時讀書學習都在客廳等公開空間裏進行。剛開始,我並不理解日本家庭這種“不以孩子為先”的做法,沒有書房,孩子學習多不方便呀!直到後來,我聽了導師安藤先生對此所做的解釋,才恍然大悟,並且非常贊同。安藤老師説,家裏不給孩子專門的書房,恰恰是為了孩子好。
1、首先
一家一般只有一個書房,給孩子了,父親下班後就只能在客廳裏度過。又因為客廳是公開空間,父親沒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間,因此很少能靜下來看書或從事其他工作上的事情。再看看妻子正在廚房裏忙碌着(日本妻子很多都是家庭主婦),完全沒工夫搭理自己,因此他們大都只能選擇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打發時間。長此以往便會形成一回到家裏就看電視的惡習,甚至一直看到深夜,因為他們實在是沒地方去,又不想太早睡覺。
老坐在電視機前,時間一長,人就會顯得很疲倦、沒精氣神,甚至不願多思考。這會讓孩子對父親的體諒和尊重感慢慢消失,孩子會覺得父親回到家裏,只知道看電視,父親的權威在孩子心中便會跟着下降。
2、其次
給孩子一個專門的書房,父母們本以為孩子會在裏面好好看書學習,但實際上,絕大多數情況都並非如此,很多孩子正好借用書房的庇護,關起門來以學習為幌子,躲在裏面偷偷玩電腦遊戲,或者用手機跟朋友聊天等等,而這些父母則無法監督。
3、再次
會助長孩子在家庭中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壞毛病。因為很多家長都會等飯菜上桌後,才叫書房裏的孩子出來吃飯,這樣孩子便無法見證父母準備飯菜時的辛苦,不珍惜來之不易的飯菜,反而覺得自己最重要——“如果我不出來,家裏就開不了飯,全家人都得等我”。
安藤還進一步解釋説,其實,以上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孩子一旦有了書房,則非常不便於他們與其他家庭成員,特別是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交流。因為很多孩子吃完飯後便會立即説,“我去書房看書了”,不會主動擔當起收拾餐桌、洗碗的勞動,與父母也不多説話,沉浸在自己的小屋裏,時間一長便造成與父母之間的嚴重代溝。而把書房讓給父母,情況則變得好很多!第一,父親回家後便可以到書房裏好好休息一會,調整好自我,這樣出來後,展現在孩子面前的精神面貌就會更好。而且在獨立的空間裏,父親可以閲讀自己想讀的書,或者完成尚未完成的工作,當孩子看到父親下班還在書房裏看書、忙碌時,自然就會產生“爸爸真辛苦、真不容易,我要好好努力,不能讓他失望”的感覺。同時,還給孩子做了一個要時時學習、終身學習的好榜樣。第二,孩子養成在客廳等公共空間裏讀書、學習的習慣,非常有助於他們今天走向社會,在任何公開的集體辦公環境裏高效地完成工作,不抱怨工作環境。
“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一上班就有一個獨立的辦公室。”最後則是非常利於彼此之間的交流溝通,及家庭和諧、温馨氣氛的建立。看似不以孩子為先,不替孩子着想,實則是處處在替孩子着想,日本孩子無書房的做法,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