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中國父母總喜歡打擊式教育?注意這3點,“打擊”才到位!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經典

褚一斌在專訪中提到,自己的父親褚時健這一輩子就誇過自己一次。在中國上一代的教育環境下,有太多的父母奉行這般“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打壓式教育,故意漠視孩子的努力和進步,卻將孩子的短處時不時地拎出來談論一番。

我堅決反對打罵孩子,但偶爾給孩子點“打擊”,未必是壞事。作為家長,你要知道勞逸結合的道理,老繃着不行,老松着也不行。鬆弛有度,才能將孩子“玩弄”於股掌之中(大人果然很壞哈哈)。

不過,要注意三點。

第一,在孩子出現驕傲苗頭的時候使用。過於一帆風順,他會得意忘形,家長念念緊箍咒,讓孫猴子現出原形、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很有必要。

第二,要能對孩子起到鍛鍊作用,要有價值,不是不分南拳北腿、一通胖揍。

第三,打擊不是諷刺、批評、挖苦,不是貶低,方式多種多樣。故意給孩子製造難題,讓他“左右為難”,也是一種“打擊”方式。

比如,在商店裏,孩子看到一個玩具,非要買。

這個時候,你可以對他説:“你喜歡這個玩具,很正常(接納孩子的情緒),我小時候也喜歡新鮮玩具(和孩子共情)。”

“家裏玩具太多了,而且這次出來,沒準備買這個玩具的錢(説明客觀事實)。”

“你非要買,也可以,但只能用自己的零花錢(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媽媽先給你墊上,然後從你零花錢里扣(和孩子談判,提出條件)。”

孩子都是典型的“朝三暮四猴”,先拿到眼前的玩具再説。你可以開始第二步:

“媽媽有必要提醒你一下,如果買了這個玩具,那你週六看電影的錢就不夠了。這是額外支出,所以爸爸媽媽不會再對你進行經濟支援。”

不管結果如何,這種刻意製造的“兩難選擇”,對培養孩子的理性思維,大有裨益。

前提是家長的和善而堅定。該堅持的時候你不堅持,防線就會崩潰,那時受打擊的就不是他,而是你了。

“打擊孩子”,要理性,要客觀,要具體,要避免誇大,尤其避免定性。孩子一不小心説了個謊,你就定性為人品問題,顯然不對。

胡亂的、盲目的、定性的打擊,有兩大危害。

其一,嚴重損害孩子的自信。孩子對世界的認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對自己的認識,更加漫長,甚至茫然。他很難通過自己的判斷給自己定位,往往藉助他人的評價,來定位自己。

換句話説,別人怎麼評價自己,孩子會很在乎。家長、老師等關係密切者的評價,更為重要。

家長如果屢屢打擊孩子,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我很差勁”“我很笨”“我很懶”的定性,從而失去自信。自信心的喪失,短時間內無法扭轉。

我現在十分懷疑,中國孩子在國際舞台上,普遍缺乏自信,是否與中國家長的“打擊式教育”有關?

其二,會讓孩子陷入惡性循環,成績更差。遭到打擊、責難,孩子因為“理性腦”發育不成熟,在“原始腦”(杏仁核)的作用下,會產生天然的本能反應。

這種反應,和原始人在野外遇到猛獸的情況,是一樣的。危險時刻,理性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本能:要麼戰鬥,要麼逃跑,不加思考。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叫“僵硬”,人體變得僵硬,無法動彈。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運氣好的話,猛獸會誤以為你已經死去,饒你一命。

現代人很少遇到這種情況,但原始本能依然存在。遭到的打擊、責難太厲害,孩子一般不會和你戰鬥,逃跑還是有可能的;但最可能的選擇,是“僵硬”。

身體和大腦都僵在那裏,你説什麼,隨便,因為他根本聽不進去;你要打就打,他就直挺挺地躺在那裏。

這時候,任何道理對他都無效,他只會越來越焦慮,表現越來越差。

所以,打擊教育,不是不可以用,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則適得其反。


高金國,筆名高了高,教育學者,研究員,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專欄作者,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人生是一場修行》《喬布斯告訴中國》《唐朝那層窗户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2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