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是晚清的一個傳奇人物,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原本李鴻章作為一個小小的編修,或許一生都不會有機會成為晚清第一重臣。
但正是晚清內憂外患的局勢,讓李鴻章成為“東方俾斯麥”,許多西方列強都對他充滿了敬意。
在李鴻章晚年出訪美國的時候,73歲的李鴻章第一次看到了高樓大廈,在震驚之餘李鴻章説了一句:“我想我們大清國,建不了這樣的高樓。”
這話既是李鴻章的辛酸淚,更是所有中國人的辛酸淚。
李鴻章説出這樣的話是有原因的,當時的西方列強已經通過兩次工業革命跨入了蒸汽時代與電氣時代,反觀當時的中國,還是傳統的小農經濟。
清王朝所採取的是重農抑商與海禁政策,這使得中國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儘管後來進行了洋務運動來追趕與西方國家的差距,但僅僅停留在軍事和商業,工業革命近百年的道路並不是幾年內就可以迎頭趕上的。
中國的閉關鎖國政策,至其落後於世界
早在18世紀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開始了工業革命,大家開始進入蒸汽時代,工業革命讓城市化的腳步開始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土地成為工廠,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城市成為工人。
城市的規模開始擴大,城市各方面的配套設施也跟着不斷完善,出現了許多高樓,通達的馬路,完善的地下排污系統等等。
在19世紀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加快了人們對於城市的建設,鋼鐵產量的大幅度提升,電力開始逐漸普及使用,以美國為首的國家躍入了電氣時代。
越來越多的大廈建造起來,那裏面許許多多的商業公司,律所,政府機構等等。
當時的紐約成為了世界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也就是李鴻章當時所見到的場景。
而在中國,明朝靖難之役以後,對於海外貿易實行了嚴格的控制,僅僅留下朝貢貿易的口岸,而且只能有官方政府來進行貿易,這讓中國開始與世界脱節。
滿清入關以後,延續了這個政策,在西方如火如荼得進行工業革命時,我們全然不知,還在重農抑商發展農業,這讓中國開始落後於世界各國的發展。
所以直到李鴻章出訪美國的時候,我們國家的城市建設還停留在封建時代,城牆內的小平房與美國的高樓大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中國自古以來的天朝上國觀念影響了判斷
自始皇帝一統中華以來,中國很自然的形成了天下中心的觀念,到了唐朝的時候,中華文明的繁盛領先於世界,這讓中國人又加深了自己引領世界的觀念。
到明清時代,中國自詡為天朝上國,對外交流只有朝貢貿易來展現國威,其他方面的交流被一概禁止,這不僅是統治階級內心的世界,這是中國千百萬人民當時共同的意識。
李鴻章也是這樣的想法,在他看來,天朝上國並不是西方一些蕞爾小國可以比較的,他們在軍事方面的進步只不過是奇技淫巧,如果談論制度和文化,西方國家全然不是對手。
在這樣的認識下,從未出洋考察的李鴻章自然認為西方國家沒有多麼的先進,中國應當還是引領世界之前,這也就造成了李鴻章在紐約的一番感慨。
只學器物的洋務運動:自強、求富
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讓清王朝岌岌可危,尋找出路成為了清王朝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在這兩次戰爭中,大清的官員們見識到了西方武器的先進,認為大清與西方的差距就在於器物之上。
於是在這樣的認識下,在中央以恭親王奕?為領導,地方上以地方實力派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為領導,大清王朝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發展軍用工業階段和發展民用工業階段,以自強求富為目標,力爭通過洋務運動來徹底改變中國的命運。
李鴻章作為地方實力派中的領導人物,他為洋務運動做了很大的貢獻。他先後創辦江南製造局、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天津電報局等洋產業,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清王朝近代工業的發展。
此外就是李鴻章主持組建的北洋艦隊,他將大量的資源用於購買先進艦艇、培養海軍人才上,建成了當時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中功不可沒。
但是在整個洋務運動中,並沒有涉及關於城市建設的星星點點,李鴻章他們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軍工發展當中,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方面的差距,所以從沒想過要進行城市建設這一個命題。
甲午一戰讓洋務運動全部努力付之東流
儘管李鴻章付出瞭如此大的努力,卻還是難以改變清王朝失敗的命運,1894年的甲午戰爭徹底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
北洋艦隊在與日軍交手過程中,展現出了近代中國軍人的氣概,但在因為清王朝骨子裏的腐敗,北洋艦隊沒能創造出任何奇蹟,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大清在甲午戰爭中慘敗。
洋務運動的失敗讓中國稍微起色的工業又墮入了黑暗,這讓李鴻章意識到中國與西方的差距也許不僅在軍工方面。
於是他決定在甲午戰爭善後事宜結束後前往美國訪問,去親眼見識一下西方國家的先進體現在什麼地方,這也就出現了文首的那個景象。
出訪美國,説出了千百萬中國人的心酸
洋務運動的失敗、馬關條約簽訂的罵名讓李鴻章十分難過,西方列強評價李鴻章為“東方俾斯麥”,説他是大清這個破房子的糊紙匠,憑藉着一己之力維持清王朝至今,這樣的評價不得不説是恰當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1986年李鴻章帶隊前往美國訪問,去探求中國落後的原因。
晚清第一名臣來到美國,很多人想一睹他的風采,李鴻章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他也在看到紐約高樓大廈的一瞬間,明白了中國與西方的差距。
他説:“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貴國竟然建立了很多高樓,我在這裏見到了二十層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樓,然而在我們大清國,從未見到這樣的高樓,我想我們大清國不能夠建造這樣的高樓。”
這是李鴻章為大清奔波半個世紀的無奈,也讓所有中國人感到無比的心酸。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