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driving Cars(自動駕駛汽車)”、“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Rivers(河流與文明)”、“How Long Can Social Media Influencer Stay Popular(網紅還能紅多久)?”11月28日,11名E PLUS北外壹佳英語小學員們站上TALK!E PLUS全英文學術演講活動(以下簡稱“TEP”)的舞台,分享自己對於社會議題的觀點和認知。
這已是E PLUS北外壹佳英語(原北外青少英語)第三次舉辦該活動,為的是鼓勵孩子用英語去學習學科知識、探索興趣愛好,讓英語成為孩子開拓視野、拓寬知識面的基石。
“北外壹佳搭建這樣一個平台,讓孩子們被看見,也讓老師的素養、北外壹佳的理念被看見。”E PLUS北外壹佳英語教學總監李茁説,北外壹佳從來都不是隻教英語,而是更重視把孩子培養成豐滿立體的人。
孩子的獨到見解讓大人刮目相看
“I used to be less confident about myself, wondering why I wasn’t born to be much prettier……”11月28日,來自北京的14歲女孩高熙雯站在TEP的舞台上,侃侃而談、落落大方。
TEP活動學員高熙雯作全英文學術演講。
台下坐着她的媽媽,還有指導老師蔣詩。蔣詩注意到,這位媽媽給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主權,活動前期對接和整個溝通過程,都由高熙雯獨立完成;講的話題也比較有深度,從她自己生活中的點滴引發思考、並通過調查和分析得出結論——“你不用過度關注自己的外在,自信和努力會讓你更有個人魅力。”
今年,共有11個孩子站上了TEP的舞台,選題多種多樣:“Self-driving Cars(自動駕駛汽車)”、“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Rivers(河流與文明)”、“How Long Can Social Media Influencers Stay Popular(網紅還能紅多久)?”、“A War Between the Immune System and the Virus(免疫系統和病毒之間的戰爭)……話題涵蓋環保、生物、科技、文化、藝術等等,分享過程為全英文。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選題並非由學校和老師設定,而是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關注點自主選擇。要知道,這羣孩子中,大的14歲,小的只有10歲。
“從選題、講稿準備到PPT製作,孩子全程自己操刀。之前孩子沒有寫過演講稿,特別是篇幅這麼長的稿子,開始是有畏難情緒的,經過老師的鼓勵和幫助,發現自己能夠做到。同時,學習英語最終是要用來表達觀點、分享想法的,這對孩子來説意義重大。”活動結束後,學員黃子清的家長如此感嘆道。
的確如這位家長所言。記者得知,確定自己的選題後,孩子們需要自己查詢學術文獻資料、準備講稿和PPT,隨後在北外壹佳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會繼續打磨演講稿的內容、架構和語言的精準度,為了最終的完美呈現,指導老師會在錄製現場對學生的語音語調、情緒、肢體動作等進行指導。
“孩子們的表現讓我們刮目相看。沒想到這麼小的孩子會有如此獨到的見解,他們思考的深度、認知的廣度是很多成年人都難以企及的。”李茁説,北外壹佳不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簡單的知識容器,而是希望他們人格健全、內心豐滿。
李茁指出,學語言的目的並不只是為了應用,而是掌握語言工具之後,拓展知識視野,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為更高深的學術研究打下基礎。
培養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國際素養
談到創辦TEP活動的初衷,李茁的思緒被拉回到三年前。“當時我帶課班的孩子們身上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求知慾特別強,不止侷限於書本,而是對社會公共話題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認知。”為此,李茁在每次上課前留出一段時間讓孩子們輪流將自己感興趣的現象或觀點分享給班級其他同學。
慢慢地,孩子們越來越踴躍。每次,他們都會認真準備題目,積極分享給同學們。因事前沒有透露分享的主題,每次上課大家都會好奇同學們將分享什麼主題,有種“拆盲盒”的驚喜。孩子們會從青少年的視角去看很多社會問題,譬如當年有孩子分享關於“小豬佩奇的社會現象”、校園欺凌事件、對宇宙黑洞的認識等。
從中獲得靈感的李茁想,能否搭建一個平台,幫助孩子們提升語言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習成果外化?她與E PLUS北外壹佳英語品牌營銷總監楊羊商量,兩人一拍即合,決定把這一做法從一個班級推廣到整個10—15歲攻堅提升階段的學生羣體。同時,他們借鑑了國外TED演講的形式,將活動取名為“TALK!E PLUS”。
楊羊告訴記者,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合的方式是不一樣的。遵循“E PLUS北外壹佳英語K12國際素養成長路線圖”,綜合考慮語言素養、人文素養和學術素養,北外壹佳為每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都設計了不同的展示活動。
在”TALK! E PLUS” 活動創意的啓發下,北外壹佳針對7-9歲在讀學員創辦“閲讀是金,READ! E PLUS”活動(以下簡稱“REP”),即孩子們針對原版英文繪本進行個人演繹,通過這個活動,展現學員在長期堅持繪本閲讀後,對於繪本內容的理解和演繹能力,從而提升孩子們的英文口語表達,培養孩子對於英語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今年的REP活動中,8歲的閲讀者張子驍表演了繪本故事Mimi the Superhero《超級英雄咪咪》;劉沐倫表演了Be Quiet《噓,安靜!》;李紫璇表演了Little Dragon's Dream《火龍的大餐》……
REP活動學員劉沐倫和爸爸一起表演繪本故事
這些故事都是他們根據自己喜歡的繪本選擇的。前期,孩子們自己進行角色設計和準備,他們還會拉上自己的家長一起參與到表演中,在活動錄製現場,會有總部的教學老師對學員的語音語調、肢體動作等進行指導。
楊羊告訴記者,6歲到9歲這個啓蒙環節,需要加強閲讀習慣培養,繪本表演是一種很好的形式,讀完繪本之後用孩子自己的方式演出來,既加深了對繪本的理解了,同時也是一個特別好的親子互動過程。
“我們的初衷是讓教學效果外化,所以這個舞台儘量給孩子們展示的機會。”楊羊表示,“我們不喜歡拿成績去評價這個孩子學得好不好,孩子是不是能成長為一個‘全人’才是我們最看重的。”
孩子“反哺”教師
在活動中,受益的不僅僅是孩子。
“活動不僅僅是簡單的展示,更多是一種反哺。”孩子現在到底在想什麼?他們的觀點是什麼?楊羊認為,這些需要展示出來給家長看、給機構老師看、給社會看。
“每個人也會去反思,我們是不是低估了孩子?或者説在一些問題的認知和處理上,我們是不是沒有達到作為一個成人應該承擔的高度?同時我們也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到底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內容?”楊羊説道。
在北外壹佳教師們的眼裏,教學從來不只是單方面的輸出,“並不是我把語法、知識點、學習方法教給你,我的工作就做完了。”李茁認為,從各個年齡段的孩子身上,老師們也能學到很多東西。例如,在指導孩子過程中,孩子會和老師辯論,為人師長者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進步,所以,“不能讓家長或老師自身限制了孩子”。
實際上,孩子們在舞台上自信展示風采,得益於北外壹佳在教學中一直貫徹的“CLIL教學”——把現實生活中的情景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李茁認為,語言學習必須依託實際場景,如果孩子在課堂上學完之後在實際的交流場景沒法用,“那是特別失敗的教學。”
在這種理念下,北外壹佳在教學上非常注重和現實場景和社會現象結合,啓發學生去思考,而不是簡單告訴孩子,單詞怎麼拼寫、語法怎麼用、固定搭配是什麼。
記者瞭解到,北外壹佳每次上課都有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和生活息息相關。李茁舉例道,比如中西方文化、科技、自然知識等等,再在此基礎上拓寬延展——“怎麼看待動物,怎麼對待自然,怎麼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等。而這些內容不拘泥於教材,更多體現在教授和互動的環節中。楊羊認為,強大的教研才是北外壹佳的靈魂。
據悉,今年6月,北外壹佳完成產品升級,新的課程體系中加入了一系列“賦能課”, 包括英語能力、傳統文化以及營地研學三大類課程,以滿足孩子們的不同需求。通過引進了國外先進的職業技能測試,北外壹佳幫助孩子們瞭解個人資深的素質優勢,為未來的職業選擇提供參考依據。這些課程都是短期的,像是一個個“加油包”,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隨意選擇。“其實也是想拓展孩子視野,給他們更多元的空間”楊羊説。
新京報記者 馮琪 校對 陳荻雁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