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最直觀的目的是灌輸知識,這沒有錯,但在這個越來越功利的社會,老師也好,學生也好,教育他人,接受教育,就是為了找一份好工作。
學生忽略了接受這些知識不僅是要學以致用,還是為了填充自己的心靈,讓自己的心靈不那麼空虛。老師忽略了教育若帶着愛,就像帶着春風一樣讓人舒暢。
大多數人帶着功利的目的行走於世間各處,但總有人一直保持着一顆為他人奉獻的心。
盧安克出生於德國漢堡,是一對雙胞胎中的弟弟。從小到大,盧安克都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孩子。他在中學畢業後到帆船廠當過學徒,當過帆船上的教練,入伍當過兵,參加過國際帆船設計比賽。
正是因為他過人的創造力,讓他即使沒有通過正常的考核,也順利進入了德國的漢堡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學院的教授對他設計的作品很是欣賞,認為他是個前途無量的人。
1990年,年輕的盧安克來到中國旅行,與中國的學生同住。這段旅行的經歷,讓他做出了留在中國的決定。
1997年,盧安克來到中國廣西,他發現這個地方的農村十分落後,青壯年外出打工,孩子們跟着爺爺奶奶留在大山裏,盼望着將來能走出大山。
他認為,教育能真正改變這些地方的面貌,於是在廣西農村開辦了青年學習班,但未能成功。
夏天,盧安克在廣西南寧一個殘疾人職業學校當德文老師,但不到一個月,他就因為就業證的問題被帶到了警察局。
彼時人們對外國人的態度還不那麼友好,外國人常被當作間諜看待。盧安克直到德國大使館到警察局交了保證金後,才被遣送回德國。
兩年後,不甘心的盧安克又再次踏上了華夏大地,在南寧的一所初中裏教英文。
盧安克認為,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教授知識,而是讓學生們愛上知識,提高他們的創造力。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盧安克鼓勵學生們自由想象,不拘泥於標準答案。
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期末考中,盧安克教的班級的英語成績在年級墊底,全班只有寥寥幾個學生及格。家長們因此十分不滿,接連向學校投訴盧安克,而學校本身更看重升學率。無奈之下,盧安克只好辭職。
盧安克在廣西許多鄉村當青年志願者,義務教授當地的孩子們,充當一個教育研究者,把自己的教育心得寫成書。
村裏的孩子們跟盧安克抱怨,説因為普通話不流利,到鎮上辦事時總是困難重重,去賣水果時因為不會算術而上當受騙,所以,他們很感激盧安克能免費為他們教書,教他們説普通話。
後來,盧安克輾轉來到板烈村,就在這個地方與山區的孩子相伴十年。
廣西的板烈村離南寧有很遠的一段距離,所處的位置也十分偏僻,交通不便。盧安克來到這裏,就發現這個地方基本上只有老人和孩子,住的房子上層住人,下層養牲畜。
孩子們生性狂野,但又十分孤獨。盧安克的到來,像是一縷陽光照進了他們的心田。
他在村裏支教,不收一分錢,每個月還拿出自己的一百多塊錢給孩子們完善教室的設施,給村裏的閲覽室買書等等。作為一個老師,在教書育人之外,盧安克更多的是給予孩子們陪伴。
他上美術、音樂、科學、綜合實踐,在課堂上,他重視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循循善誘。生活中,他會到孩子們的家中陪伴他們,和他們一起聊天、玩遊戲,跟他們一起做飯。
那裏的人喜歡喝酒,醉酒後,孩子們就常常成為被打的對象,而他們對此也習以為常。
小孩子看見高大的盧安克,好奇地問他:“你為什麼不打人?”
盧安克只是無奈地笑笑,説:“不,我不喜歡打人。”
村裏的閲覽室中,被翻閲得最多的是武俠小説。盧安克説,這裏的孩子看起來很暴力,但實際上深受武俠小説精神的影響。
盧安克於是自己寫了一個武俠題材的劇本《和平劍》,跟學生們一同拍攝短劇,旨在教化他們,告訴他們和平的意義。
平日裏,盧安克也會用心地帶着學生們拍各種短劇,再放映給學生們看。在盧安克看來,這不僅讓孩子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讓他們得到進步。
在盧安克這樣用心陪伴的教育下,板烈村小學課堂的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之前,孩子們在課堂上一言不合就打架,而如今孩子們都能安靜地聽講。
有一個孩子説:“我願意為盧老師做出任何改變。”對於這裏的孩子們而言,盧安克不僅是一個老師,更是一個時時給予他們關愛的父親。
縣裏知道盧安克的付出後,打算把他列入教師隊伍,打造成一個正面形象進行宣傳。但盧安克知道後立刻拒絕了——付出只是為了付出,只是想改變一些東西,他並不想火。
2006年,《感動中國》欄目組找到了盧安克,想把他列為感動中國人物的候選人,他聽到後嚇壞了,連忙拒絕。他説:“我不是想感動中國,是中國在感動我。”
他承認,一開始在中國鄉村從事教育事業,是有遠大的志向,但後來發現自己沒辦法做那麼多事,他就覺得,不能改變整體的面貌,那就改變板烈的孩子。
板烈當地的鄉親都很尊敬他,稱他為盧老師,待他也十分熱情,在那裏,他雖然有某些方面的不適,但總體來講能感受到很多温暖。
孩子們更是喜愛他,看着這些孩子們如小鹿一般清澈的眼睛,他都覺得有一股温柔的清泉在他心間流淌着。這都是他想一直留在板烈支教的原因。
若説現實殘酷,歲月比現實更殘酷。盧安克也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懷着一腔熱血的小夥子,時間在他臉上刻上皺紋,在他眼裏裝進滄桑。
2012年,盧安克因生活狀況和身體狀態不穩定,不得不結束他的支教生涯,返回德國。
要説盧安克成功了,他最終還是被現實打敗,正如他自己所言,留守兒童是根刺,是他無法解決的問題。
板烈村裏他曾經的學生們,大多數還是無法繼續上學,有的被父母逼去結婚,有的外出打工,有的進入黑社會,盧安克並沒有改變大多數孩子的結局。
要説他失敗了,在某種意義上也並非如此,只要有一個孩子在他的教導下改變了命運,那他就是成功的;孩子們能在他的陪伴下感受很少有過的暖意,那他也是成功的;喚醒了更多的志願者奔赴農村,他就留下了不可忽視的價值。
柴靜説:“盧安克給人的不是眼淚,而是深邃的感動,他會讓你反思自己的生活以及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向這樣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