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5日電 (記者 應妮)為什麼“虎爸虎媽”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們照看得密不透風?為什麼這些孩子,雖能在考上精英大學的“軍備競賽”中脱穎而出,卻對焦慮和抑鬱毫無免疫力,在青春期時成為前所未見的脆弱一代?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我們始終被焦慮籠罩,付出了全部心血,卻換來脆弱的心靈、迷茫的巨嬰、沒有煉成的鋼鐵……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4日晚,“‘嬌慣的心靈’與當代教育問題——如何培養‘反脆弱’的孩子”論壇在線上舉行。
《嬌慣的心靈》書封 主辦方供圖
時刻競爭和焦慮不安的心理正在扼殺教育
新教育實驗發起人、中國教育學會第八屆學術委員會顧問朱永新指出,現在無論是學校也好,還是父母教師也好,乃至於整個教育管理者,大家都忘了教育到底要做什麼。父母親對孩子的要求就是拿高分、上好學校,找好工作,有好收入,然後你才幸福。
“幸福永遠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永遠比成才更重要,這是教育的一個基本主張。其實這是教育的常識,但是這個常識就是無法成為共識。”
他認為,當今時代隨着信息的泛在化,教育資源也已經泛在化。孩子們受網絡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從學校中受到的影響。從本質上來説,需要我們重新構造一個新的教育體系。他心目中理想的新型學校體系是,未來學校是學習中心而不是學校。一個人不是在學校學習,應該在不同的學習中心進行學習,而且是終生學習。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渠敬東直言,每時每刻的競爭和焦慮不安的心理正在扼殺教育。
他説,現在就是把大學完全變成了一個競爭場。大學本該是保有我們自身文化並涵養人才的地方,所以它某種意義上不完全順着潮流甚至有些地方是逆着社會潮流才對,否則就沒有創新性人才。
“我的一個本科學生,一個學期11門課,做了34篇作業,他能健康嗎?要是換成我,也會得拖延症的。在這種訓練的強度下,他會有持久的對一項事業的喜愛和熱愛嗎?長期在這樣的節奏裏,我們能培養出為了一項事業保持長久的興趣,並獻其終身的學生嗎?事實上,一個孩子的持久性、忍耐力,長久保持對一件事情的熱愛和忠貞,才是我們教育需要的。”
至於心理健康,他説任何真正的人才都是要敢於面對失敗的,要忍受失敗的考驗,要接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勇於承認自己的缺欠。憑什麼世界都是你的呢?你不可能以自己要求整個世界,所以心理健康尤為重要。“今天,孩子們是很孤單的,孤單疏離的人不能集聚周圍人的能量,無法從別人那裏獲得力量,如何會成就自己呢?”
美國學者新作《嬌慣的心靈》折射中國現實
新近出版的教育心理學著作《嬌慣的心靈——“鋼鐵”是怎麼沒有煉成的》也對文中開頭提出的問題給出了答案:在三大謬論的認知指導下,過度保護和過度教育導致一代人的衰弱,我們為孩子所做的一切可能都與美好的願景背道而馳。
這三大謬論是:脆弱人設——凡是傷害,只會讓你更脆弱;情感推理——永遠相信你的感覺;我們vs他們——生活是好人和惡人之間的戰鬥。這三大謬論既不符合基本的心理學原理,也不符合許多文化中的古老智慧;但它們卻在社會各方力量的推動下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貫徹落實,導致了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爆發式增長、自殺率的上升、成熟期推後、抗壓性減弱、難適應社會等等諸多問題。
美國大學生被過度保護和寵溺的問題,已經引起美國學者的重視,《嬌慣的心靈》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兩位作者——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和美國個人教育權利基金會(FIRE)主席格雷格·盧金諾夫——以大學生羣體為切入點,在討論揭發文化、抗議文化、心理焦慮、認知扭曲、政見分化、社交媒體出現等種種社會問題時,從父母的教養方式、學校的培養方式、社會的發展趨勢、科技的革命,甚至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整個成長期來進行田野調查,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使得本書極具現實意義,發人深省與共鳴。
作者們描述的這些情境,有部分是美國特有的,但更多的是無分西東的普遍。如書中的批判與近年來國內對某些“巨嬰”“腦殘”“精緻利己主義”以及各種各樣“焦慮”話語的批評有諸多相似之處。
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表示,“嬌慣的心靈”是對美國當前教育病症所下的診斷,作者抽絲剝繭,證明了大學生脆弱心態的根源在於全社會對青少年的過度保護,從家長、社羣到大學都難脱干係。書中所包含的歷史教訓,值得每一位關心教育的中國讀者細品和深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