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掉城區兩套房,改造林中閒置小學,留法碩士建起村灣裏的“文藝部落”
“211大學”本科畢業後赴法留學取得碩士學位;辭去世界500強企業外貿工作學習制琴;與一羣志同道合的匠人一起在村灣安家……
這段在普通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人生,發生在這個名叫張哲的年輕人身上。
在武漢市蔡甸區大集街黃虎村,一座廢棄了12年的小學,3年前被張哲和匠人朋友們改造成一座名叫“悠悠山房”的“文藝部落”,他們也從城市的各個角落舉家搬至村灣中成為“新村民”。大家在此品茶藝、制古琴、做陶藝、練武術、學中醫,聊音律。
悠悠山房。 記者何曉剛 攝
這羣植根於村灣“文藝部落”的青年,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讓來黃虎村的人們感受到“慢”節奏、“韻”情調、“雅”氛圍,平衡接待與創作的時間,儘可能地分享文化藝術給人帶來的快樂。把周邊的村民也請進山房,讓村民們多一門豐富生活的手藝。
步入庭院,可以看到由幾座平房圍成的獨立院落。 記者何曉剛 攝
為“逐夢”賣掉城區兩套房
36歲的張哲中等身材,短髮,膚黑,穿着一件藍色速乾衣,黑色運動褲,戴着一副黑框眼鏡,聊起天來邏輯清晰縝密。
回憶十餘年的學琴、制琴經歷,以及創辦悠悠山房的過往,張哲感觸頗深:“留學期間,不少法國朋友問我是否熟悉中國傳統樂器和中醫。那時,由於缺乏傳統文化知識的積累,我無法回答,對方卻能點評一二。問的人中,有的是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有的意圖卻並非友好。”
2011年張哲碩士畢業後回國,曾短暫就職於北京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從事葡萄酒外貿工作。
張哲説,在北京的那段時間,他曾主動接觸北京的文藝圈子,被中國傳統技藝深深吸引。他決定重新開啓屬於自己的人生,踏上拜師學藝製作古琴的道路。
來黃虎村之前,張哲踏遍了國內的名山大川,接觸到古琴、音律、木藝,認識了一羣志同道合亦師亦友的夥伴。其間,他結識了妻子代玲麗。代玲麗大學學習的是園藝專業,後專修傳統文化五年。
代玲麗在彈奏古琴。 記者何曉剛 攝
2017年,在武漢城區開工作室的張哲無意間闖入剛剛完成美麗鄉村建設不久的黃虎村。
張哲説,村子裏一棟棟灰瓦白牆的農房,山林中不時傳來的陣陣鳥鳴,村子臨近城區和後官湖濕地公園卻少有遊人的踏足,“這種寧靜,不正是我的理想之所嗎?”
2018年,黃虎村在街道及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成立鄉村旅遊合作社,制定文創企業落户貼租、貸款貼息等優惠政策,推行“空閒農房+文化創意+經濟發展”等模式,將農户空閒的52間農房對外招商,提高農民收入,實現可持續發展。
“那時,我們這羣好朋友普遍面臨城區房屋租金上漲、租期不長及市場壓力。”張哲説,當聽聞這個村子出台扶持政策,他於是和朋友們合計租下佔地面積14000平方米的閒置校舍作為創作的場所,空置農房用於日常生活起居。
當年年底,“悠悠山房”正式對外營業。房屋租金、房屋改造及日常維護費用,僅張哲個人就先後投入了400餘萬元。匠人們在此品茶藝、制古琴、做陶藝、練武術、學中醫、聊音律,過起閒適的田園生活。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張哲認識到詩意和現實的矛盾。2020年為維護“悠悠山房”的運營,緩解資金壓力,張哲賣掉了他在中心城區僅有的兩套房和一輛車。一家人在黃虎村紮下根來。
資金壓力暫時消除,山房是閉門謝客,還是打開大門,張哲夫妻與朋友們商討後重新對項目進行定位:“安居、樂業、家園”。他們希望通過開展各項傳統文化相關項目,讓來黃虎村的人們感受一種“慢”節奏、“韻”情調、“雅”氛圍,也讓這裏的原著村民多一份手藝,多一份收入。
閒置村校再續“文藝新生”
後官湖畔的蔡甸區大集街黃虎村三面環湖,一面靠山,植被茂密,環境清幽。
順着導航的引導駛離主路天鵝湖大道,記者駕車拐進一條蜿蜒曲折的村灣小道,行駛約500米看到一座處於山林之中白牆紅瓦的院落。院落灰色木門半閉,門沿上豎着一塊不大的招牌,上面寫有“悠悠山房藝術簡單生活”字樣。
步入庭院,由幾排平房合圍而成的獨立院落,依稀可以看出曾經作為村辦小學的影子。院落中央的操場被改造成綠地,一間間教室被改造成各種獨立的工作室。
琅琅的讀書聲早已消去,閒置村校的使命換了另一種方式延續。
南廂房,漆器匠人段立峯正在他的漆器工作室內埋頭打磨古琴漆面。這張琴在段立峯看來格外特殊,他製作起來也分外細心。
段立峯正在他的漆器工作室內埋頭打磨古琴漆面。 記者何曉剛 攝
段立峯説,預定這張琴的是一名小學生,“買琴的錢是孩子從小積攢下的壓歲錢,他希望以這張古琴作為自己讀初中的禮物”。
手工製作一張古琴至少一年時間,有百餘道工序,僅打磨上漆這一道工序就要做50餘遍。段立峯説,制琴過程能領略到古人智慧,琴的好壞關乎着古琴斫制者的匠人品格。現在可以圓孩子一個古琴夢,對他而言格外珍貴。
80後畫家林一蓓正指導七名女學員在扇子上作畫。 記者張衡 攝
相較南廂房的寧靜,東廂房要熱鬧許多。“80後”畫家林一蓓正指導7名女學員在扇子上作畫。學員們穿着旗袍,畫得認真,林一蓓教得仔細,不一會兒,栩栩如生的畫面躍然於一幅幅扇面上。
林一蓓説,這些學員年齡在30歲至50歲之間,借週末休息從城區來這裏學習。他們有的是一家人前來,會在藝術中心設在灣子裏的民宿內度過假日,有的人也會在上完課吃過午飯後就離開。
今年31歲的徐蔓是女學員中的一員,兩年前她經朋友介紹瞭解到這個地方,從此喜歡上這裏。她説,每逢節假日她都會前來,在這裏她接觸到古琴、插花、繪畫。“我在這裏不僅可以體味傳統文化的魅力,還可以釋放平常工作的壓力。”徐蔓説。
臨近中午,匠人劉希採花歸來,她要趁着新鮮趕緊把這些花草佈置好。武漢大學古琴文化研究所張佑堃老師在這裏開辦了一間音樂課堂,講授古琴律學,為音樂愛好者及附近村民普及音樂知識……
“悠悠山房”——村灣裏的這個“文藝部落”,成了藝術大師、匠人們聚集的一個平台。20餘位藝術家在此設立工作室,他們也成為黃虎村的“新村民”。當地還吸引了40餘家文創企業落户村灣。
文藝“新村民”融入小山村
33歲的段立峯畢業於湖北美院漆藝專業,是首批入駐“悠悠山房”的匠人之一。段立峯説,他很享受獨自一人關在工作室裏製作古琴、修復漆器的過程,不希望被遊客打擾。但他也樂於和村灣裏的小朋友交流,向孩子講述中國漆藝文化的歷史和故事。
經過段立峯打磨拋光的古琴漆面猶如鏡面。 記者何曉剛 攝
武漢一家知名傳媒文化公司創始人汪芳是這個“文藝部落”的新成員,去年5月,她成為“悠悠山房”的一員,租賃了村灣內的一棟1500平方米的閒置房,將其改造為中醫文化的傳播體驗中心。
如今,房屋裝修已接近尾聲,數月後即將迎來開業。在她看來,第一次創業是為了改變生活,二次創業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在這裏不僅可以向更多人傳遞健康的生活理念,還可以為當地村民提供一批就業崗位,帶領村民走向富裕。”汪芳説。
張哲説,村灣附近一所小學曾請他去教授過一次古琴公益課。張哲回憶:“當我拿出古琴的木胎和製作工具放到台上時,孩子們都投來渴望的目光,想體驗製作古琴的過程。我才知道這種手工的體驗,原來能夠讓大家這麼開心。”
這些年,張哲的女兒也從襁褓中的嬰兒成長到蹣跚學步,段立峯也喜添丁,這為“悠悠山房”增添了許多生趣。張哲開始思考如何將“悠悠山房”匠人的生活與村灣發展融合,儘快實現收支平衡。
“剛剛有個旅行社主動聯繫我,想週末帶一批遊客前來學習插花。”代玲麗説,他們還計劃改造音樂教室和體育教室,徵集十户或更多有小朋友的家庭,開展家庭研學項目。
在“悠悠山房”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匠人來到這裏,讓原本以老人、小孩為主的空心村熱鬧了起來,還提供了就業崗位。
33歲的阮航過去曾在江夏藏龍島開小餐館,去年回到村灣,利用自家民房開設了一間餐廳。阮航説,之前在外做生意,孩子留在村灣裏由老人照顧。回村後餐廳生意不錯,週末生意好時家裏8個桌子會坐滿。“現在收入與之前相當,不僅照顧到家裏老小,我還和不少‘悠悠山房’的藝術家、匠人結成朋友。”
黃虎村書記楊博介紹,“新村民”也給村灣的面貌和環境帶來了變化,他們時常會就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獻計獻策,比如擴寬村灣道路,加大村灣人居環境整治,讓村民自覺維護村裏運動器材、牆繪、景觀植物,他們還會主動搞好房前屋後的環境衞生。“現在鄉風民風極大改善,村灣面貌也煥然一新,這也為村灣發展文創產業奠定了基礎,提供了黃虎村村灣發展的新動能。”楊博説。
目前,黃虎村村民每户年收入從前年的3.2萬元提升到去年的3.57萬元,村民閒置農房年租金可達1萬多元,文創產業帶動周邊農民150餘人就近就業。
最近,張哲和他的匠人朋友們打算把周邊的村民也請進“悠悠山房”,讓村民多一門手藝,“一來豐富他們的生活,二來增加他們的收入”。(應採訪對象要求,張哲為化名)
(長江日報記者張衡 通訊員孫克亮 張遠)
【編輯:商佩】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