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安菲波利斯戰役:雅典和斯巴達,雙方統帥同歸於盡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經典

希臘波斯戰爭以後,雅典和斯巴達兩大城邦集團之間經濟和政治矛盾激化,導致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422年8~9月間,雙方在愛琴海北岸的安非波利城發生決戰,雙方統帥同歸於盡。這就是著名的安菲波利斯戰役。

一、希臘同盟之間的矛盾和紛爭
在希波戰爭時期,希臘各城邦為了共同保衞自己的獨立,組成了反波斯同盟,並推選斯巴達為盟主,而雅典實際上是這個同盟中力量最大,威望最高的成員,幾次重大戰役都發揮了巨大作用。波斯軍從希臘本土趕出去以後,希臘同盟之間的矛盾和紛爭就出現了。
一些手工業、商業生產和海上貿易發達的城邦,包括已經解放和還在波斯帝國統治下的色雷斯、赫勒斯蓮特海峽兩岸和小亞細亞沿岸的希臘城邦在內,都竭力主張繼續戰爭,把反對波斯的戰爭進行到底,恢復和黑海沿岸各地區正常的經濟交往。
斯巴達是農業國,沒有海上貿易,當軍事行動轉移到海上以後,他們對於同盟的支持就不那麼熱心了。在這種情況下,願意繼續作戰的國家,當然對斯巴達人有反感,進而開始聚集在雅典人的周圍。後來這些國家以雅典為中心成立了新的同盟,叫做雅典海上同盟。雅典海上同盟成立不久,就對駐紮在黑海、色雷斯沿岸和赫勒斯蓬特海蛺兩岸的波斯軍隊展開攻勢,並很快就肅清了這個地區的波斯軍隊。

公元前五世紀中期,雅典實行民主改革,使之變成了希臘最巨大最繁榮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而雅典海上同盟實際變成雅典海上霸權。伯羅奔尼撒半島上以斯巴達為中心的同盟對此大為反感,雙方的矛盾逐漸尖鋭起來。造成對立的原因一方面有經濟政治方面的,另一方面雙方都想爭奪希臘世界霸權,另外,兩大同盟的盟國之間各種矛盾也交相錯雜,日趨擴大和加深,最後終於發展到無法調和的地步。
二、戰爭的導火線是由雅典和斯巴達同盟國成員科林斯爭奪移民地引起的
科林斯的經濟實力、海上力量雖然也很強大,但是同雅典這樣一個強敵作鬥爭是難以匹敵的。科林斯感到自己力量不足,不得已只好求助於斯巴達同盟國的支授,斯巴達對雅典軍事力量的強大早感不安,不過眼下由於自己後方很不安寧,無暇參戰。科林斯和其他城邦卻竭力慫恿和壓迫,斯巴達害怕喪失科林斯這個最有勢力的成員之一,因而也就同意了他們的要求。
公元前432年,斯巴達同盟召開大會,向雅典人提出了許多明知不可能同意的強硬要求,雅典企圖反駁強加於雅典的非難沒有成功,斯巴達向雅典提出最後通牒,遭到雅典王伯里克利的拒絕,第二年,戰爭爆發了。

三、斯巴達的盟友科林斯首開戰局
公元前431年春,科林斯人夜襲雅典盟友玻俄提亞的普拉太亞城,可是沒有成功。兩月後,斯巴達王親自出馬率重裝步兵侵入阿提卡,在雅典附近的平原上互蹂蹦襲擊,農村居民無法安身,被迫逃到雅典城。
雅典人深感陸軍力量的不足,正面抗擊必然會遭到重大損失,因此採取以計算雙方實力對比為基礎的作戰計劃,發揮海上力量的優勢,以己之長擊敵之短。
就在斯巴達侵入阿提卡時,雅典人避免和敵人在陸上會戰,集中海軍襲擊伯羅奔尼撒沿岸、封鎖敵人的港口,切斷敵人的貿易往來,以迫使敵人疲敝乞和。斯巴達後方受到襲擊。被迫回兵。
公元前430年,斯巴達軍再次侵入阿提卡,燒殺掠搶,殘酷無比。農民逃避兵災,紛紛湧入城內。由於雅典控制着海洋,雖然城中人口過剩,也沒有感到糧食的恐慌。但是由於湧入城市的農村居民集中在狹小的地方,生活環境極其惡劣,因而潛藏着農民不滿情緒的危機。而雅典陸軍處於劣勢,雅典王伯里克利計難兩全,不得不如此。

事實上,這個戰略使雅典的有生力量得到保存,後來由於發生了瘟疫,才打亂了伯里克利的戰略。集中在雅典城內的居民遭到瘟疫的侵害,而大量死亡。雅典海軍中也發生瘟疫,數以百計的人死去,伯里克利也於公元前429年因疫而死。巨大的不幸使雅典人在精神和經濟方面都受到嚴重影響。
四、克里昂把雅典艦隊開進了伯羅奔尼撒,斯巴達的局勢發生變化
公元前428年,斯巴達同盟的重裝步兵再入阿提卡,雅典同盟、愛琴海東岸累斯博斯島上的米提利尼城邦又起而暴動。而雅典內部也分裂為和戰兩派。在這非常時刻,民主派領袖克里昂竭力主張抗戰。他就任雅典統帥後,把伯里克利的防禦戰略,迅速變成進攻和侵略性的戰爭。
公元前425年,克里昂把雅典艦隊開進了伯羅奔尼撒,佔領了皮洛斯港的門户斯法忒里亞島,還俘虜了一支斯巴達貴族陸軍。首戰告捷,使他十分得意,隨即又率領陸軍企圖再戰斯巴達軍。
斯法忒里亞島的陷落,使斯巴達的局勢發生變化。就在這時候,斯巴達採取伯拉西達將軍的主張,避開雅典的實力主體,由伯拉西達率領一支約二千人的精鋭部隊,橫過希臘半島向北挺進,經過強行軍到達馬其頓和色雷斯之間的卡爾西迪西半島。斯雲巴達統帥伯拉西達在這裏一面使用武力,襲擊雅典同盟和殖民地,其中最重要的是安非波利斯城:二面進行煽動和挑撥,對一些願意脱離雅典的城邦許下諾言,給予他們自由和保護。在斯巴達的策劃下,大部分雅典同盟倒戈於斯巴達。

伯拉西達的這些行動,使北部兩軍的局勢發生根本變化。雅典人看到自已的同盟開始解體,十分驚慌。迫使雅典把自己的主力派來援救。
五、克里昂不等援軍到達就向安菲波利斯開進
公元前422年,雅典統帥克里昂立即徵集一千二百名重裝步兵、三百名騎兵以及同盟軍,三十艘戰船直取卡爾西迪西半島。登陸後分水陸兩路出擊,順利攻取託倫城,接着取海道繞過阿託斯海角,直撲安非波利斯。雅典軍在愛昂登陸後,克里昂感到單憑這些力量恐怕難以取勝,就分別派使者到色雷斯及其他同盟國求援。
雅典人因等待援兵,駐紮在愛昂。克里昂的想法是,集中龐大的力量後,一下子把安菲波利斯城全部包圍起來,然後一舉奪取此城。這個計劃本來是不錯的,但後來士兵看他老是按兵不動,以為他是被敵人嚇壞了,對他表示不滿。土兵的煽動和催促使他的思想動搖了,不等援軍到達就率領部隊拔營出發,向安菲波利斯開進。
安菲波利斯城在斯特賴夢河的拐彎處,三面環河,是天然的護城河。城東修築了城牆,牆下有一條大道向南通往愛昂,再往東是一個小山,雅典軍到達後,佔領了城東面的小山。克里昂詳細偵察了城外地形,計劃萬一有什麼不測,就隨時撤退,其實安菲波利斯城裏這時沒有防守,雅典人也沒有發現敵人。如果雅典軍在這時能發起進攻,也許不難攻陷該城。但雅典人沒帶攻城器械,也沒有攻城的慾望。

六、斯巴達統帥伯拉西達的計策
斯巴達統帥伯拉西達正在愛昂西約十公里的阿吉拉斯。他得知雅典軍進攻安非波利斯的消息後,為進一步摸清情況,親自率領偵察兵進行偵察。斯巴達人這時兵力共有二千名希臘重裝步兵,三百名希臘騎兵,另有二千五百名同盟軍以及騎兵輕盾兵。伯拉西達根據偵察的情況,決定派一千五百名士兵據守阿吉拉斯,防止萬一,其餘兵力迅速開進安非波利斯。
伯拉西達對自己的軍隊也缺乏信心。他認為,就軍隊數量來説雖然和雅典軍不相上下,但質量上大不一樣。雅典軍是一支經過挑選的精鋭部隊;而斯巴達軍人員繁雜,裝備粗糙,軍容不齊。如果與雅典軍正面發生衝突,這些弱點勢必就會暴露在敵人面前。必須出奇制勝,爭取在雅典援軍沒有到達之前一舉將他們擊潰。
為此,他把兵力分為三部分:兩部分兵力分別隱蔽在安菲波利斯城東面城牆的南門和北門,另一部分軍容不正裝備不齊的兵力,由伯拉西達親自率領隱蔽在中門。他的計劃是以其中門的兵力首先出城誘敵,使雅典軍產生輕敵心理,進而出兵迎敵,當雙方交戰時,另外兩部分兵力就打開城門,繞到側後衝亂敵陣,然後三面出擊,亂中取勝。伯拉西達為此召集全軍發表演説,一面鼓舞士氣,一面命令部隊按計劃進行部署。

七、雙方統帥同時陣亡
雅典軍因為駐紮在小山上,居高臨下,對斯巴達軍的行動看得清清楚楚,城內雖然作了掩敲,也沒能逃脱雅典人的眼目。克里昂目睹斯巴達軍的一切,心中猶豫起來,想主動進攻但沒有帶攻城器械,等待敵人衝擊後再抵抗,又怕兵力不足而吃虧。思來想去,最後的結論還是不作冒險,耐心等待兵到來。於是,他命令部隊退回愛昂。左翼在前,右翼在後。
土兵們對此極為不滿。當他們調頭時,許多人意志消沉,動作遲緩,隊伍秩序紛亂,各種兵器彼此互相碰撞,叫罵聲不絕。斯巴達統帥伯拉西達一看戰機來到,便下令出擊。駐紮在南門的士兵們首先打開城門,沿大道快速向南攔截雅典左翼部隊。雅典左翼正沿山路南撤,隊伍秩序混亂。他們突然受到斯巴達軍意外的衝擊,隊伍很快散開,失去平衡。等候在北門的一部分兵力也從左翼衝過來,雅典軍遭到兩面攻擊,秩序更加混亂。走在前面的雅典軍左翼受到打擊後,立即潰亂逃跑。斯巴達統帥伯拉西達轉而又率軍集中攻擊右翼,包圍中的右翼瘋狂抵抗,拼命反擊。
他們集中在山上堅持反擊,打退斯巴達軍三次進攻,使斯巴達軍難以接近。衝擊中,斯巴達統帥伯拉西達一馬當先,率兵衝殺,結果在混戰中被雅典軍砍殺致死。
斯巴達軍前進受阻,不得不改用騎兵和輕盾步兵進行包圍,用標槍遠距離投射。雅典軍遭到標槍的射擊無法抵擋,傷亡慘重,被迫潰逃。斯巴達騎兵乘勝追擊,雅典軍一部分被殺死,一部分逃到山裏沿小徑跑回了愛昂。雅典統帥克里昂也在退卻途中被殺死。
此戰就雙方損失人數而言並不算多,雅典人共陣亡六百人左右,斯巴達方面損失幾十人,但是雙方統帥都同時陣亡,從而影響了整個戰局。

安菲波利斯戰役結束後,由於阻得和平的兩個主將同時死亡,雅典和斯巴達要求和平的空氣濃厚起來。他們不願為無為的戰爭犧牲自己,而十年艱難的戰爭,使雙方力量耗盡,膽氣消失。這時在雅典,温和派佔了上風。他們主動派使者前往斯巴達舉行會談,共同商討和平大計。
公元前421年,雙方結了一個五十年和約,依照和約,雅典把戰爭中征服的一切地區歸還斯巴達,斯巴達也放棄安菲波利斯等一些其他城市。但是,追隨斯巴達的一些重要成員,象科林斯、梅加脂、玻俄提亞等城邦,幾年奮戰一無所獲,所以對斯巴達的政策很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