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中考、高考的時候,最讓學生感到頭疼的事,可能就是數學,特別是對那些數學偏科的學生來説,更是感到枯燥、感到力不從心。
針對這些數學偏科的學生,家長該怎麼做呢?希望藉助此文,給你帶來一些啓發,給學生帶來一些收穫。
葛軍是南京師範大學教授、是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也是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
他曾經參與過“新課標高中數學(蘇教版)教材”編寫,有着“數學帝”之名號。
葛軍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為他是奧數的教練,出題的思維十分巧妙,能把大部分學生難倒,因此他就成了出題的“背鍋俠”!
對此他説到:“哪有什麼超綱,其實是你的綱還不夠大。”葛軍認為:數學差的孩子,基本上都有以下3個特徵。
一、缺乏自信心
葛軍説:“所謂難題、複雜的題,都是假的,只不過是要學會用所學的最基本的知識來處理它,不要老是想着怎麼沒見過這題”。
葛軍認為,在學習數學過程中,自信心對學生非常重要。
數學是個連貫性十分強的科目,若學生在某個環節沒跟上,就會導致下節課聽不懂,時間久了,學生就會對它缺乏自信心。
要想學好數學,孩子就要保證自己不被沒見過的題嚇到,要讓他學會冷靜地去思考,家長也要鼓勵他,樹立他的自信心。
二、 不愛動腦子
數學差的學生的共性,就是不愛動腦子,老師説什麼他就記什麼,從不考慮為什麼、對不對,根本上就是對知識一知半解。
這樣的孩子通常會把大量的精力用來刷題而不是思考題目之間的聯繫,但葛軍則認為“題海戰術不可取”,想要學好數學應該要先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勤于思考。
如果孩子能把一道題做透了、做熟了,其效果遠超過不動腦子做很多的題。
三、缺乏條理
葛軍説:題目“搖身一變”,無非是讓你多一份感受,幫助你更深刻地認識它的本質。
數學也是一門考驗邏輯思維的科目,需要孩子有透過表象看到本質的能力,更需要孩子有清晰的條理。
葛軍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一道題做三遍”,在做題時,不要馬虎,必須要嚴格規範,從而培養學生此項能力。
家長可以在孩子做數學題時,給學生舉一些例子,讓學生結合生活進行思考,因此讓學生在做數學題時,有條有理地思考問題、解答問題。
針對數學偏差的學生,父母首先要擺好心態,其次要找到原因,最後要找到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的能力,為初中、高中打下基礎,從而使他更好地學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