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CNT古道|秦皇古道:太行深谷中的征戰之路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經典

位列“太行八陘”中第五陘的井陘古驛道是一條擁有兩千多年曆史的古代交通要道。它穿過太行腹地,曾起到連接北中國各區域的重要作用,史稱“冀晉通衢”。因其曾是秦始皇出行天下的道路,所以近年當地將其重要段落命名為“秦皇古道”,彰顯了這條古道特殊的歷史意義。

古道歷史

秦皇古道位於井陘縣城東5公里的景區內,距石家莊市35公里。而這條古道實際上是穿越太行山、連通冀晉兩省的井陘古驛道的一部分。因此如果要真正全面地瞭解秦皇古道,就要從井陘和整條古驛道的歷史講起。

“陘”字本意是山脈中斷之處。南北走向的太行山脈被河流切穿而形成了多條東西向的深谷,這也就是“太行八陘”的由來。根據宋代《太平寰宇記》記載,周穆王東巡狩獵來到河北與山西結合部,在一處看到“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陘”的地形,因而將其命名為“井陘”。此名歷經幾千年沿用至今,在全國亦屬罕見。

井陘地勢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在史書記載中從秦漢到明清,僅發生在井陘關的戰爭就達17次,這些戰事大多產生過深遠的歷史影響。

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進攻中山國時曾控制井陘。公元前232年秦軍伐趙,攻取井陘,受到了趙國名將李牧的反擊;秦將王翦採用離間計,讓趙國君主褫奪李牧兵權,趙國實力由此大損,被秦軍攻破邯鄲而亡國。

歷史上發生在井陘的最重大戰役,可能要算漢將韓信著名的“背水一戰”:公元前204年,韓信率比敵軍人數少得多的漢軍在井陘進攻聽命於項羽的趙王歇所部;他利用趙軍的輕敵心理,擺下貌似犯兵家大忌的背水陣,令本軍將士奮勇作戰以求逆境求生,並另調兩千輕騎趁隙奪取趙軍軍營,終於大敗趙軍。韓信當年佈陣之處,正是今天井陘微水鎮的綿河(古稱綿蔓水),而“背水一戰”也成為置之死地而後生策略的代名詞。

公元756年,唐朝名將郭子儀派李光弼攻佔井陘關,最後殲滅叛將史思明所部,平定了安史之亂。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北京,慈禧太后挾光緒帝逃往西安,清將劉光才在井陘修築關卡、長牆、炮台等設施抵禦法、德軍隊,遏止了侵略軍向西進犯的企圖。

在戰場的烽煙之外,井陘古驛道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它已經是燕趙與秦晉之間的要道。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咸陽為中心在全國範圍內修築道路,井陘驛道是當時所建的“馳道”主幹線上非常重要的一段。據聯合國專家考證,這條道路的建成比著名的羅馬古道還要早一百多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東巡途中病死在沙丘平台(今河北邢台一帶),其遺體正是經井陘抵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一帶),再由馳道回到咸陽的。

井陘古驛道是冀晉兩地之間的通行要道,因其具有重要作用,從上古到清末的歷朝歷代都對它進行過修繕維護。隨着正太鐵路通車和現代化交通工具的興起,古道的交通意義逐漸淡化,而其豐富的文化旅遊價值正待當代人發掘。

古道線路

井陘古驛道歷史悠久,它的線路不僅複雜,在史上還曾發生過多次變遷。

秦代的古驛道東起今鹿泉市的土門關,經井陘東天門,出山西的固關,全長約100公里。而自西漢至明萬曆年間,古驛道北遷,由今天的鹿泉市白鹿泉鄉西行,經井陘的平望、威州兩鎮,渡綿河後通往山西。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井陘知縣羅懋湯認為這條路線從鹿泉到井陘的行程比秦古驛道遠20裏,因此另闢了一條南線,由今鹿泉郄莊入井陘,經過東天門、天長古城等處後進入山西。一直到清末正太鐵路開通,這條南線都是冀晉之間通行的要道。

如今大家所熟悉的古道是從土門關至固關的線路,基本吻合於秦代古驛道原址。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