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華東交通大學:3萬師生共上“疫”堂思政大課

由 鍾離黎明 發佈於 經典

“這堂思政課不僅帶着我們一起回顧了華交人同心抗疫的擔當與堅守,更為我們戰勝疫情注入了強大信心與決心。”

華東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柳和生為全校師生上疫情防控主題思政課

4月14日,華東交通大學近3萬名師生在“雲端”相聚,共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課堂上,該校黨委書記柳和生用權威的數據和鮮活的案例,將全校師生“同心抗疫”的實踐化作思政課的“源泉活水”,通過“雲端思政課”引領學生在戰“疫”中成長。

用數據與對比一一回應師生關切

奧密克戎毒株是“大號流感”嗎?不是!柳和生以數據為依據,從國際、國內、省內及周邊等多重視角,綜合分析了當前疫情形勢,向同學們解答了為什麼奧密克戎毒株不是“大號流感”。他説,奧密克戎毒株流行的危害依然是嚴重的,我們決不能大意無感。

學生在宿舍收看疫情防控主題思政課

為什麼要封閉式管理?為什麼核酸檢測要“應檢盡檢”?為什麼倡導減少網購?……課上,面對師生重點關切的問題,柳和生一一進行了解答,並通過國內外、省內外、校內外對比,講清了“我們為什麼不能選擇‘躺平’”“為什麼當前的疫情防控對策是科學有效的”等問題,課後師生們紛紛表示贊同。

“之前我在疫情防控政策和生活學習等方面存在的疑惑都得到了很好的解答,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學校對我們的關心。”該校學生李毅説。

用鮮活案例生動講述抗疫實踐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華東交通大學黨委認真貫徹上級有關精神,第一時間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研究部署,高效建立起學校—學院/社區—班級/樓棟—宿舍的四級聯動防疫體系,出台了一系列防疫措施,築牢校園疫情防線。“疫情防控是‘校之大者’,呵護好近3萬名師生的生命健康,就是比天還大的事。”柳和生説。

教職工在辦公室收看疫情防控主題思政課

近一個月來,全校師生戮力同心、全力奮戰,展現了一幅幅令人動容的畫面,而這也是校園疫情防控現場最生動的“思政大課堂”。組織部充分發揮全國樣板支部輻射引領作用,築牢校園防線;教工部組織教師黨員先鋒隊,充分保障核酸檢測點工作;學工部實行學生宿舍包乾制,推行“1+4+24”工作法,落實全員核酸檢測調度、線上學習督導、困難學生幫扶等各項工作;團委組織青年志願者,維護校園秩序,推出系列線上校園文化活動;保衞處全體職工堅守門崗、嚴格值班,強化校園治安巡邏、消防巡查等安保工作;教務處啓動線上教學方案,全力保障教育教學順利進行;網信中心技術骨幹制定網絡應急保障方案,頂風冒雨第一時間奔赴現場解決網絡故障;後勤中心取消堂食、錯峯取餐,為近3萬名師生的餐飲、洗浴、供水、供電、消殺等提供保障;華交產業集團迅速組建校內外兩支工作隊伍,對所管理的超市、快遞、菜場等商户的防疫物資儲備情況進行了詳細摸底,保障物資供應;圖書館實行限流開放,滿足師生對圖書館的使用需求。

輔導員化身宿管員,“客串”宿管大叔,與學生同吃同住,定期排查,早晚查寢,為學生撐起一把保護傘;專業教師從身邊的故事切入,以專業的視角剖析,多措並舉、身體力行為學生呈現一堂堂精彩的抗疫思政課、線上課、實踐課;機關工作人員時刻待命、時刻接令,打通物資供給“生命線”,築成校內校外“運輸橋 ”;國旗護衞隊與退役士兵同學通宵駐守校園圍牆,維護校園秩序,始終堅守在保衞校園的“第一道防線”;黨員先鋒、團員青年火速動員,火速投入,保障每一輪核酸檢測工作、宿舍安全衞生工作高速運行,主動沉入食堂、圖書館、快遞點等全校各個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輪流值守,限流引導;後勤“叔叔”“阿姨”每日折返於數個樓棟之間,通風消殺、清理垃圾,給學生創建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

“守望相助是社會全體的責任,各項工作要周密細緻,用心用情、羣策羣力、攜手相助,這不僅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指南,同時也為學校發展描繪了一幅詳細而生動的圖景,特別是對於我們戰勝當下疫情及實現百年交大夢進一步激發了向上力量。”該校心理教育中心(心理素質研究院)舒曼教授分享了觀後感。

用鐵人鐵軍精神戰勝疫情“倒春寒”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很多華交鐵人鐵軍在防疫一線奮不顧身地為我們蹚平一切困難。”柳和生説道。

教職工集中收看疫情防控主題思政課

防疫期間,學校全員防疫、全域防疫,沒有局外人、沒有分外事、沒有方外地。危急關頭,全校師生同心戰疫情,以“‘疫’線必定有我”的自發自覺、無私無畏,迅速站出來、衝在前、頂上去,校園裏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願紅交相輝映,黨旗黨徽熠熠生輝,共赴這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他們鐵肩能擔事、鐵血不怕事、鐵手能成事,散是一個個鐵人,聚是一支支鐵軍。無論黑夜白天,華交鐵人鐵軍舍小家、為大家,用責任與温情守護校園安全,為每一名師生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特殊時期的這場抗疫思政課,對於學生來説猶如‘定海針’,讓我們既感受到了學校的關懷與温暖,也深知作為青年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該校學生韓笑説。(馬莉婭供圖)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記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