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病態”的醫美行業,需要“猛藥去痾、刮骨療毒”

對“病態”的醫美行業,需要“猛藥去痾、刮骨療毒”

央視3·15晚會曝光醫美行業培訓機構速成班亂象,圖為某培訓機構招生海報。圖/央視財經

“不管我們是否專業,但我們得裝得專業一點”“千萬不能露怯,否則很容易露馬腳”……昨日,央視3·15晚會曝光醫美行業培訓機構速成班亂象,一些機構稱無門檻、零基礎的學員都有資格入學。在記者暗訪的培訓班上,培訓師並無相關培訓資質,卻不斷在課上給學員灌輸上述“毒雞湯”。

通過相關報道細節,不難發現這類培訓班是多麼不靠譜。醫美行業正規醫師的培養年限通常為5至8年。而在記者參與的課程中,僅需六天,原先沒有任何醫學背景的學員就能拿到微整形美容師高級證書,經查詢發現,這個認證中心的網站沒有任何備案信息。以微整形線雕課程為例,很多學員連“上手”的機會都沒有,僅觀摩一次就算“出師”。

經過如此“寬鬆”的培訓、考核後,大量不合格的醫美行醫者被批量“輸出”。值得注意的是,動輒數千元的學費,讓培訓機構賺得盆滿缽滿同時,給醫美行業埋下諸多安全隱患。此前,不乏消費者因一些不專業的操作導致毀容、感染、失明,甚至失去寶貴的生命。

對“病態”的醫美行業,需要“猛藥去痾、刮骨療毒”

某醫美行業培訓機構工作人員稱:“你有基礎沒基礎都保證你能學會”。圖/央視財經

事實上,3·15晚會曝光的醫美培訓亂象,只是醫美行業負面的冰山一角。醫美行業亂象還涉及醫美信息平台、醫美機構等多個主體,植髮、雙眼皮等多個醫美項目,以及醫美培訓、醫美貸款、醫美產業利益鏈條等多個方面。

近年來,隨着現代醫療與科技的進步,醫美行業高歌猛進。根據相關報告,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醫美第二大國。2015-2019年,中國醫美需求增速超過全球,年複合增長率達28.7%,預計2023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將達到3115億元。

而與日俱增的不只是市場規模,還有消費者維權事件以及媒體曝光的行業亂象。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官網投訴數據,2015年到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收到的醫美行業投訴從483件增長到7233件,5年間投訴量增長近14倍。

如此巨大體量下的醫美行業,絕不能再放任其“野蠻生長”,“黑醫美”機構如果得不到及時全面治理,還將有更多消費者被誤導傷害。一個行業要想持續、繁榮發展,首先離不開“規範”。因此,對當下亂象頻出的醫美行業,必須猛藥去痾,來一場“刮骨療毒”式治理。

據瞭解,我國現行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是由原衞生部制定並於2002年施行的,隨着近些年醫美行業的蓬勃發展,該部門規章已經逐漸不適應於現今醫美市場的管理。

當務之急,是針對醫美行業自身特點,完善相關立法或出台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形成醫美領域中的法律規範。監管部門引導醫美機構內部加強正規化管理,對人員從業資格進行嚴格審查,並強化過程監管。只有多措並舉、齊抓共管,在治理中完善監管手段,才能讓醫美行業逐步走向良性的市場化、規範化。

對“病態”的醫美行業,需要“猛藥去痾、刮骨療毒”

某醫美行業培訓機構“老師”向學院傳授“財富密碼”。圖/央視財經

當然,也要意識到,醫美“遊醫”頗受歡迎的現實,映射出了“顏值經濟”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很多消費者渴望通過便捷、性價比高的方式提升自我形象、增強自信。

對此,一方面要加強科學引導、宣傳,使消費者對機構選擇、手術效果、風險、可恢復性有充分認知,懂得分辨哪些是基於自願的合理需求,哪些是經過過度渲染、包裝的審美偽需求(比如在頭頂注入骨水泥以實現“顱頂增高”),而不是一經忽悠便頭腦一熱倉促決策。

另一方面,也要正視社會醫美需求快速增長的事實。如果去專業醫美機構總是門檻高、預約難,一些望而卻步的消費者便會轉而走向醫美“遊醫”,尋求更加便利、低廉的選擇。

因此,還需通過加大專業培訓力度、增加醫師數量,提供多層次醫美服務供給等方式,讓消費者有更多元、更實惠的靠譜選擇。如此一來,非法從業者自然也就沒有了市場生存空間。

無論如何,規範醫美行業發展已經刻不容緩。只有醫美行業真正做到規範發展,才能防止更多消費者掉入“美麗陷阱”。

新京報特約評論員 | 任冠青(媒體人)

編輯 | 徐秋穎 馬小龍

實習生 | 韋柳伊

校對 | 劉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9 字。

轉載請註明: 對“病態”的醫美行業,需要“猛藥去痾、刮骨療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