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馮琪)建議0-3歲幼兒禁用手機、電腦等視屏類電子產品,低年級段小學生每次連續讀寫不超過20分鐘……5月11日,教育部公佈《學前、小學、中學等不同學段近視防控指引》(以下簡稱《指引》)。該《指引》為教育部委託國家眼部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牽頭單位温州醫科大學研製,涵蓋0-18歲年齡段孩子防控近視的關鍵要點。
建議0-3歲幼兒禁用手機、電腦等視屏類電子產品
記者注意到,《指引》從加強户外活動、控制電子產品使用、遠離幼兒園小學化、保持睡眠和膳食營養、建立眼健康檔案等5方面,針對性指導0-6週歲學前幼兒和家長科學有效防控近視。
《指引》建議0-3歲幼兒禁用手機、電腦等視屏類電子產品;3-6歲幼兒也應儘量避免接觸和使用。托幼機構儘量避免使用電子屏教學。
根據《指引》,0-6歲幼兒近距離注視場景下,距離應保持50釐米以上。對於學習鋼琴等樂器的孩子,琴譜字體要儘量大,保證練習時環境光照亮度,每次連續練習時間不超過20分鐘。
“户外活動很重要,沐浴陽光防近視;電子視屏要嚴控,過早使用眼損傷;遠離幼兒小學化,注重體驗樂成長;睡眠確保十小時,膳食營養要多樣;密切關注眼健康,從小就要來建檔。”《指引》給出的提示便於傳播和普及。
户外活動能有效預防和控制近視。《指引》建議,幼兒園老師和家長應鼓勵並帶領孩子多參加以玩樂為主的户外活動或簡單的體育運動,保證每日户外活動時間兩小時以上。
《指引》指出,0-6週歲是早期近視防控的關鍵期。三歲後每3-6個月定期監測視力和屈光發育情況,發現異常應及時就診。
小學高年級段學生每次連續讀寫不超過30分鐘
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指引》從增加體育鍛煉、注意用眼環境和保持讀寫坐姿、減輕學業負擔、嚴選讀物材質和字體、控制用眼時間、均衡膳食和規律作息、定期監測視力、科學矯正近視等8方面,指導6-12週歲小學學生和家長科學有效防控近視。
《指引》提到,鼓勵孩子課間休息時間和體育課到室外活動。學校和家長應教導孩子不要躺在牀上或沙發上看書,不要在搖晃的車廂內看書。學校應謹慎開展線上課程學習,儘量不佈置線上作業。閲讀材料的圖畫和字體不宜過小,選擇啞光紙質讀物。
同時,《指引》強調,小學生應控制持續閲讀和書寫的時間。低年級段小學生每次連續讀寫不超過20分鐘,高年級段小學生每次連續讀寫不超過30分鐘。
此外,小學生每天保證充足睡眠時間10小時,每年應進行2-4次視力檢查。學校若發現視力出現異常現象的學生,應及時提醒家長帶孩子前往正規的醫療機構進一步檢查確認。
近視戴鏡矯正後儘量每半年複查一次
《指引》通過多條建議指導12-18週歲中學學生和家長防控近視。
《指引》提示稱,中學階段學生要每天保證8-9小時睡眠時間,牢記“20-20-20”原則,近距離用眼20分鐘,要注意看20英尺(6米)外的遠處物體20秒鐘放鬆眼睛。
光線不足時,可通過枱燈輔助照明,枱燈要擺放在寫字手的對側前方。中學生應控制持續閲讀和書寫的時間,每次連續讀寫儘量不超過40分鐘。使用視屏類電子產品時,儘量選擇大尺寸的屏幕,保持50釐米以上的注視距離。
《指引》提到,高中生近視發生率明顯增加,近視戴鏡矯正後應定期複查,儘量每半年複查一次,控制近視發展,避免成為高度近視。
《指引》提示稱,目前暫未出現證實有效的近視治療藥物或保健產品,一旦近視,應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進行科學矯正。不可病急亂投醫,迷信近視可治癒等虛假廣告。
新京報記者 馮琪 校對 李項玲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