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21智能教育發展藍皮書—智能技術賦能教育評價》正式發佈

由 納喇曉枝 發佈於 經典

2021年12月17日上午,在北京師範大學、中央電化教育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及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國電化教育雜誌社與科大訊飛教育技術研究院承辦的第四屆智能教育論壇上,正式發佈了由科大訊飛教育技術研究院/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智能教育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2021智能教育發展藍皮書——智能技術賦能教育評價》。

中央電化教育館領導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西北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等高校的20位知名教育信息化專家和百萬線上與會人員共同見證了藍皮書的發佈。

與會專家共同見證藍皮書發佈。

在發佈儀式上,訊飛教育技術研究院院長劉邦奇教授對《2021智能教育發展藍皮書》的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藍皮書從理念引領、技術賦能、典型案例以及行業發展四個方面構建了智能化教育評價新體系,為深入推進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藍皮書第一章對智能技術賦能教育評價的提出、創新思路和生態體系進行了系統的梳理;第二至五章分別對智能技術在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中的作用展開論述;第六章呈現了智能技術賦能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學校發展評價、在線課程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評價、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五種類型的綜合實踐案例;第七章對智能技術賦能下的教育評價產業生態體系、市場競爭格局、技術應用趨勢和行業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和展望。

訊飛教育技術研究院院長劉邦奇教授解讀藍皮書。

同時,在論壇上,科大訊飛智能教育專家委員會的專家們對藍皮書進行了精彩點評。

上海師範大學黎加厚教授分享了《2021智能教育發展藍皮書》讓其印象深刻的三點:一是聚焦“智能技術賦能教育評價”,接續了2019年藍皮書對智能教育整體發展和2020年對智能技術促進因材施教的關注,體現了科大訊飛持續關注中國智能教育的努力;二是敢於挑戰教育改革的高難度問題,直擊教育評價的痛點,體現了敢於擔當的精神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三是具有技術賦能,推動新時代教育評價創新的鮮明時代特點,充分體現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精神,對智能技術在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以及健全綜合評價方面的進展和未來趨勢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

上海師範大學黎加厚教授點評藍皮書。

清華大學鍾曉流教授認為《2021智能教育發展藍皮書》在內容上非常全面、詳實。同時他指出,雖然智慧評價模式相較於傳統的評價模式具有連續性、客觀性、完備性上的優勢,但是受到數據和技術的限制,只能作為一個輔助的支撐手段,不能完全依賴它。此外,鍾教授強調教育評價體系的範圍很寬泛,除學生的成長評價體系之外,還包括學科評價體系、教師發展體系等。最後,鍾教授呼籲大家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等方法,更深入地去研讀、評價藍皮書。

清華大學鍾曉流教授點評藍皮書。

華東師範大學顧小清教授認為《2021智能教育發展藍皮書》是對教育評價改革政策的一個積極響應。藍皮書提出了“5+1智能技術賦能的教育評價生態體系”,呈現了一個科學化、多元化、精確化的智能教育評價生態系統,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使用科學的評價方式提供了具體的指導框架和切實可行的原則和方法,同時也為研究者們提供了智能技術如何更有針對性地應用於教育評價領域的研究樣例。最後,顧小清教授強調,未來的研究還需要把智能技術賦能教育評價更進一步地精準聚焦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場景中,對學生的成長、學習以及教師的專業發展開展更為深入的研究和攻關。

華東師範大學顧小清教授點評藍皮書。

華南師範大學胡小勇教授則指出教育評價是指揮棒,如果教育評價改革沒有落實,一切方法層面的教學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都將失去事實上的依託。在此背景下,《2021智能教育發展藍皮書》聚焦“智能技術賦能教育評價”,是進一步發揮智能技術的賦能作用,促進教育教學改革,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意見的重要體現,對促進智能技術和教育教學的深度雙向融合起到重要作用,意義重大。此外,胡小勇教授表示,希望藉此機會能共同研討新時期下,如何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進一步賦能教育教學改革、賦能教育評價以及賦能十四五期間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華南師範大學胡小勇教授點評藍皮書。

隨着教育評價領域的深化改革與發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評價工具,創新教育評價新模式,是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與實踐的重要課題。《2021智能教育發展藍皮書》聚焦“智能技術賦能教育評價”這一主題,提出了智能技術賦能教育評價生態體系總體框架,在頂層設計方面做出了有益嘗試,同時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智能技術賦能“四個評價”的應用場景和具體的解決路徑,對全國各地的學校老師和教育管理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當然,教育評價改革與創新是一項世界性、歷史性、實踐性的難題,需要政、產、學、研、用多方持續協同攻關!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