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節”也許沒那麼順風順水。但勇敢地告別過去,書寫新我,是成長的重要標誌之一。
9月過半,無數新生正在適應新環境和新的學段。在求學生涯中,“一年級”的日子總是格外難忘。初始年級各有其自身特點,需要面對的挑戰和壓力也各不相同。好的開始能給未來定個陽光向上的調子,如果積極適應,接下來的步子就越邁越穩。這個特殊的階段如何度過?父母可以做些什麼嗎?請聽天津市耀華中學心理教師、心航路中國大教育網創辦人張麗珊怎麼説。
小學一年級: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為規範——小學一年級是孩子人生中特別大的轉折點,家裏的小寶貝變成了學校裏的小學生,他們追求快樂的同時也要追求規範。此時對孩子的評價體系發生了重大變化,但家長很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這個階段孩子的支持力量主要來自家長。”張麗珊説,從上小學前的那個暑假開始,家長就應該做角色切換,幫助孩子培養學習習慣,養成規範意識,不隨意請假。“無論工作多忙,都要陪一陪孩子,幫助他確立良好的學生的自我形象”。
初一:從他律變為自律——初一的重點在於,要從他律變為自律。小學老師相對比較有耐心,對孩子的管理事無鉅細,手把手教孩子怎麼做。但到了初一,孩子陸續進入青春期,他們對成年人的精細管理就不那麼愛聽了,自我意識覺醒,與此同時,學業任務加重。
“這個時候,家長的支持力量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有的孩子會有逆反心理。如果孩子和家長間互動不夠好,出現矛盾衝突,孩子就特別容易叛逆,甚至‘跑偏’。”張麗珊説,“初一的孩子開始社會化,尤其在互聯網時代,他們開始認識一些校園外的人,甚至覺得誰認識社會上的人多,誰就厲害。這個時期,孩子的支持力量更多來自朋友。”
此時,家長要做的事情,就是告訴孩子世界的複雜性,更要意識到孩子們的不容易。“當你看到孩子有些沮喪或者莫名煩躁的時候,一定要多體諒,他可能在外邊遇到麻煩了”。
高一:學業和人際交往壓力的雙重侵襲——高一最重要的變化是升學壓力急劇上升。有的孩子可能在初中遙遙領先,不用特別努力,成績也還不錯,這種情況到了高中基本沒有可能了。經過中考的篩選,水平差不多的學生開始激烈競爭,3年後的高考又為競爭再添一把火。
另一個變化是,人際交往能力、情緒管理能力比較弱的孩子,會在高中進一步拉大和其他同學之間的距離。高一是個承上啓下的階段,初中3年的正向或負向積累,都會在此時顯現出來。當學業和情緒的壓力一起襲來,有的孩子就可能進入一種“人間沙漠”的感覺——熱鬧是他們的,我孤獨得就像P上去的。
“這個時候,有的孩子可能就真的失去了支持力量。他們拒絕成年人,又不知道如何與同齡人交往。”張麗珊説,“我一直鼓勵家長要意識到孩子在成長,放棄之前把他當小孩的主觀強加的方式,而是進行比較平等的互動,讓他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跟你説話。”
張麗珊在給家長做培訓的時候經常説,千萬不要因為中考而搞差親子關係,不然剛到高中,孩子沒有朋友,親子關係又不足以給他支撐,他會非常孤獨。
大一:進入社會前的緩衝——大學是進入社會前的一個緩衝期,此時的大一學生已經是一個準社會人或者説準職場人。也就是説,孩子升入大學後,也就基本能看出他的未來走向。
有的孩子擅長人際交往,積極進取,對大學非常有規劃有節奏,知道自己將來是要保研考研,還是一畢業就工作。這個時候,其實家長基本已經插不上手了,能給孩子提供幫助的是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師,“家長可以在大一就讓孩子和職業生涯規劃師見個面,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提前架構起對未來的規劃”。
那家長可以做什麼呢?一定要給孩子積極的力量!特別忌諱的一句話是,“像你這樣的以後怎麼進入社會?”
張麗珊做過不少關於“啃老族”的諮詢,有個學生考研7年還要繼續考下去,其實就是不想工作。原來,他的父母經常跟他説,你這麼內向,到哪個單位都會受欺負,怎麼適應社會……“其實社會沒有那麼險惡,要勇敢地去面對,創造實踐機會,在實踐中不斷地認識自己。家長對孩子的安撫鼓勵,就是讓他們有信心未來能在這個社會自食其力。”張麗珊説。
研一:考前應對自身科研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作評估——對於剛考上研究生的同學來説,首要面對的課題是自身科研能力和學術思想的建立。本科時都是跟着老師學,但一上研究生突然從“你告訴我怎麼做”變成“我該怎麼做”,這個坎是研究生需要跨越的。
對跨專業考研的同學來説,這一挑戰更為明顯。換到新專業後,會發現已學了4年的同學專業素養都很高,耳熟能詳和約定俗成的術語,自己根本聽不懂,對話都不在一個層面上。有些同學跨專業是因為原專業不理想,於是考研時看到哪個專業錄取率高就選哪個,結果上學後發現不適合,這其實屬於職業生涯規劃中缺了一課,需要及時補上。
所以,當你考慮讀研時,應當對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科研能力作好評估,並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向院系老師和學長們請教,身在學術圈,做深度瞭解有先天優勢。對即將面臨的挑戰有比較清晰的預判,並多問問自己:你準備好了嗎?必要時可請專業人士做生涯諮詢。
另外要注意的是,研究生階段已屬成人階段,此時已經沒人把你當小孩了,自己有責任做好情緒管理和人際關係管理。張麗珊説:“不要依然想以學生身份躲在‘舒適圈’中,把考研當作逃避求職就業的藉口,應轉變觀念,把研究生學習也看成一個社會化的過程。”
來源:中國青年報